高考古典诗歌鉴赏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096507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0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典诗歌鉴赏(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扬州市甘泉中学邱龙涛为高考精心制作1, 考大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 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 第一 讲: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常识,年全国套试题诗歌鉴赏题分析 统计: 来源:唐代首,五代首,宋代首。 体裁:诗首,词首。 内容:写景首,思乡怀人首,怀古首, 咏物首,叙事首,边塞首。 可以看出,集中在唐宋诗词,涉及各种内 容的诗歌。 ,诗歌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把握整体,鉴赏局部。 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鉴赏表达 技巧。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 文者,披文以入情。” 联系背景进行

2、鉴赏。 知人论诗。 4,鉴赏诗歌须具备的知识积累: 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 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 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 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 常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 、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 言志。 意象、意境 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如人、物、景等。 意境指的是: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 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 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 淡泊、清新飘

3、逸、沉郁顿挫 常见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 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通常指的“作用” 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 、升华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7)常见的内容: 离情别绪、怀古伤今、思乡怀远、 个人情志与 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 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入世的庙堂之志 常见的创作风格: 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 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清丽婉约 5,完成古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 诵读全诗,抓意象,悟情感: 古人云:“诗言志。”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 总是

4、为了表达某一方面的情感或思想。而诗又是最 凝练的语言艺术,所以,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和要表 达的思想,往往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或所叙的事中 。 如:2004全国卷(山西)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 说,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会产生 时间飞快,一年将尽,而自己离家已久,何时是归 期,故油然而生思乡怀人之情;一种会因秋风落木 叶,气候转凉,引起心中的无限愁绪。此诗属第一 种,用“秋风”点出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 “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的写出诗人

5、对家人的 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审题 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 术技巧的鉴赏。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就诗的整体要求呢 ,还是就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要求的呢。但是 ,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 础之上。 如上例题目的要求是这样的: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是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 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此题虽然涉及到艺术技巧-“细节描写”, 但并未要求对此进行鉴赏评价,而只是要 求判断,其难度较低。其次要求对这个细 节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分析,这就要 求以理解全

6、诗为前提进行分析。 第一问只要能判断出“行人临发又开封”属 典型的细节描写即可。 第二问只要整体知道此诗是一首思乡怀人 之作就容易设置答案了。 组织答案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 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案必须简洁,点到为止, 切忌罗里罗嗦。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尽量以诗化 的语言答诗歌鉴赏题。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 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 洛阳见秋风 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 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鉴赏示例 2004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

7、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 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 ,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 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鉴赏要求: 对杜甫的生平思想我们比较熟悉,故完全可以“ 知人论诗” 杜甫晚年漂泊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一生忧国 忧民,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希图能为国建功立业,“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生在仕途上很不 得志。 此诗既有自我的评价(或者说是自嘲),如“乾 坤一腐儒”;有心志的抒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

8、 病欲苏”。 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意象中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 又有喻义。 就此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审题。 第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答案为:“第二联 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 ,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 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 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 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第二题涉及对诗歌思想的评价,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都 必须有理有据,必须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案:同意第一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

9、“病欲苏”“ 存老马”等,从中可以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 力。 同意第二种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 ”“孤月”“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 一匹老马都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医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 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第二讲 咏物诗的鉴赏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 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 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 征。寄托什么志。 鉴赏示例 2004年北京卷12-13题 12、读下面的诗,完成-题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

10、冰融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的表达了不愿趋时的 情感。 C,“尚余”句啊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c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 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 而未能及早开

11、放。 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 洁,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 持自己的节操。 A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 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 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 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 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是而批评石曼 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答案:第一问的要点是,写红梅、白莲的 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 在特点;而红梅诗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的要点是,“疏影

12、横斜水清浅,暗香 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 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 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 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 梅的特征,未见其精神品格。) 练习。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 云 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 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 答案: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 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 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 ,自由流淌,从容自

13、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 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 ,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第三讲 思乡怀人类诗歌的鉴赏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 ,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 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 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 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 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 ;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 术特点。 鉴赏示例 1,

14、20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 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 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 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鉴赏提示:“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 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 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故抓住这一意 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 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 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15、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 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 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2,2004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 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 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 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 的关系。 答案.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 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 ,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 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 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 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 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 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 分。 3,2004年浙江省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 归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 ”字在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