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96066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日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抗日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抗日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抗日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抗日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日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日战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谋篇布局-史学论文构思与结构一、分析资料,提炼观点 1.分析每条材料,形成小论点 例如: 明代河北大名府有一巨商,人称董太公,其子董汉儒由 科第入仕途,董太公死后,其家人请李维桢写了一篇董 太公家传,其中云: 久之,观察(即地方司道官的古称)以高第应征, 当授台省(即都察院官)。太公私念:台省者与天子执政 相可否,脱不当,责四面至矣。已而除计户部(即户部郎 中),乃大喜。既榷税吴关,太公敕以蠲苛政宽商。商更 辐辏,所入浮故额。 ( 明李维桢撰 大泌山房集卷八七,齐鲁书社 1997.7) 还有一条材料与之类似,明张瀚云: 余兼摄(南京)上、下关抽分,余 谓征商非盛世之政,弛十之二。商贩悦

2、趋 ,税额较前反增十之五。”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元明史料笔.(明)张 瀚 松窗梦语卷一,宦游记记,中 华书局 1985.5,P67) 张瀚和董汉儒一样都出身于商人家庭 商人的墓志铭很多,如唐荆川(1507 1561年,明代常州人,荆川集)讥讽 说:“屠诂细人,有一碗饭喫,其死后则必有 一篇墓誌。” 说明明代对下层民众政治禁限的松弛,侧 面证明商子入仕的原因与社会风尚的改变 2.总括小论点的共性,提炼分论点 商人家庭的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说 明明代对商人等下层社会政治限制的解禁。 有商人家庭背景的官员在对商业经济的管理方面 能够实行宽商政策,促进商业经济发展,增加财 税收入。 3.综

3、合分论点的共性,形成论述层面 明代商人子弟的仕途 明代商人子弟的执政特点 明代商人子弟能够进入仕途和执政特点形成的原 因 1“生民之业无问崇卑,无必清浊,介在义利 之间耳。庠序之中,诵习之际,宁无义利之分耶 ?非法无言也,非法无行也,隐于干禄,藉以沽 名,是诵习之际,利在其中矣。非其义也,非其 是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人,是货殖之 际,义在其中矣。利义之别,亦心而已矣。” (韩邦奇.苑洛集.国子生西河赵子墓表. 四库影印本.卷7 P6) 2“文显(按名“现”1469-1523)尝训诸子曰:夫商 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 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汙。善士者引先王之经, 而绝货

4、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 名以清修,各守其业。” ( 李梦阳空同集 .明故王文显墓志铭 四库影印本.卷46 P4) 3“以义诎利,以利诎义,离而相倾,抗为两 敌。以义主利,以利佐义,合而相成,通 为一脉。人睹其离,翁(倪公)睹其合。 此上士之所不能訾,而下士之所不能测也 。” (顾宪成泾皋藏稿. 明故处士景南倪 公墓志铭 四库影印本卷17 ) 从上述三条材料可以看出,十六世纪以后,义利 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第1条材料说明义利之辩不是士所能独占的,对于 商人也同样适用,商人于“货殖之际”,也照样“义 在其中”,承认“孳孳为利”的商人也同样可以合乎“ 义”,这显然是对传统的义利观念予以新的诠释。 第2条材料的“利以义制”,“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虽利而不汙”,更是反映了对传统义利观的突破。 第3条材料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传统 义利观和明代新义利观之间的区别:前者是“义利离 ”,后者是“义利合”。 二、升华主题 1、提炼总论点 前面第一步是将若干个小论点综合成一个 个分论点,形成论述层次,这一步就是将 若干个论述层次综合成一个总论点,这就 是主题。主题就是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样 的中心思想。 明代下层民众社会地位的提高 2、设立题目 多角度思考 多方位拟题: 浅析明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浅析明代商人子弟的仕途特点 浅析明代商人子弟的行政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