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10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96023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学·第10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基础会计学·第10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基础会计学·第10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基础会计学·第10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基础会计学·第10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学·第10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第10章(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财 产 清 查财产清查的种类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一、财产清查的意义(一)财产清查的定义财产清查,就是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各项 财产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的实 存数,确定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并据以调整 会计账簿,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账面结存数 实际结存数账 簿债权债务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核 对一、财产清查的意义(二)账实不符的原因(1)财产物资在收发时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的品种、 数量和质量上的差错。 (2)在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 (3)发生的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4)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造成的财产损坏、

2、变质或短缺。(5)由于不法分子的贪污盗窃、营私舞弊而发生的财产损失。 (6)在凭证和账簿中,出现漏记、错记和计算上的错误。 (7)因未达账项引起的银行存款账实不符。隐性账实不符。例如:财产物资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 变化,而产生了价值的贬值。应收账款长期未经清偿而成 为事实上的坏账,等等。通过财产清查,健全财产物资保管制度,保护 财产物资安全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挖掘库存潜力,改善库存 结构。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通过财产清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三)财产清查的意义1.为会计信息系统有效地运行提供一定的保证2.为内部管理制度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二 、财产清查的种类财产清查按清查范围按清查执行

3、单位按清查时间全面 清查局部 清查定期 清查不定期 清查内部 清查外部 清查在本单位的行政领导下,组织成立由会计、业 务、仓库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财产清查的专门班子 (如财产清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清查的组织和领 导工作,主要工作有: (一)组织准备制订财产清查的计划 清查时具体组织清查工作 清查后及时对清查结果进行处理 清查前三、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1.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在财产清查前,进行对 账结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2.财产物资部门和保管人员,应对所保管的 各种财产物资,归类整理,排列清楚,挂上标签 ,标明品种、规格和结存数量。3.准备好各种必要的、精确的度衡量器具和 有关清查的登记表册。4

4、.银行存款和结算款项的清查,还应取得对 账单。三、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 (二)业务准备第二节 存货的盘存制度存货盘存制度是确定财产物资期末账面结存数 量,进而计算出存货结存成本的方法。包括:永续 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一、永续盘存制(一)永续盘存制的概念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 账,逐笔登记其收入数和发出数,并能随时计算出结存数 的一种存货盘存制度。2004 年凭 证证摘要借贷贷余额额月日字号数 量单单 价金额额数 量单单 价金额额数 量单单 价金额额61期初余额额10100100021购进购进20100200030153领领用51005002530本月合计计20100200

5、05100500251002500原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A材料单位:千克平时既登记增 加又登记减少期末账面数量=期初数量+本期增加 数量本期减少数量一、永续盘存制v(二)永续盘存制下的账簿组织v 就库存商品而言,其一般的账簿组织如下:v 第一,会计部门应设置“库存商品”总分类 账。其下按商品大类设置二级账;在二级账户下 按每种商品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数量、金额双 重计量。v 第二,仓储部门应按各种财产物资分户设置 保管账和保管卡,由记账员和保管员分别进行金 额和数量的核算。(三)期末存货的计价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一、永续盘存制存货的计价 方法先进先出法 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

6、价法 后进先出法1.先进先出法含义:假设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发出存货单 价按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依存货入库时间顺序 类推。优点:将发出存货的计价工作分散在月内进行 ,减轻了月末的计算工作量;期末存货的价值比较 接近当前市价。缺点:在物价上涨时,使本期利润偏高,需多交 所得税2005 年凭 证证摘要借方(收入)贷贷方(发发出)余额额月日字号数量单单 价金额额数量单单 价金额额数量单单 价金额额61期初余 额额库存商品明细账品名:W商品单位:元/件100 62 620040 62 2480150 60 9 000180 68 12 24080 60 300 19800 270 16560100

7、6215 转7购进2 0 转 12销售30本月合计70 60 4200 8 转 3 80 60 4 80011 000销售50 60 300030 60 100 628 00024 转 15销售60 62 372030 60 1800 40 62 2 480 200 68 1360028 转21 购进40 62200 6816 08030 转 30销售20 68 1360180 68 12 240(1)一次加权平均法在会计期末一次计算出各种存货的加权平均单 价;以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本月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 的成本。2.加权平均法期末存货结存成本= 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月末结存存货数量或=月初结存额+

8、本月增加额发出存货成本一次加权 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增加存货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增加存货数量一次加权平均单价9 000+6200+13600 150+100+200发出存货成本 = 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发出存货数量发出商品成本 = 64270=17280=64(元/件 )期末结存商品成本 = 64180=11520或 = 9000+6200+13600-17280 =11520(1)一次加权平均法在会计期末一次计算出各种存货的加权平均 单价;以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本月发出存货和期末存 货的成本。2.加权平均法期末存货结存成本= 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月末结存存货数量或=月初结存额+ 本月增

9、加额发出存货成本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增加存货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增加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 = 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发出存货数量2005 年凭 证证摘要借方(收入)贷贷方(发发出)余额额月日字号数量单单价金额额数量单单价金额额数量单单价金额额61期初余 额额库存商品明细账品名:W商品单位:元/件100 62 620060150 60 9 000180300 19800 270 18015 转 7购进2 0 转 12销售30本月合计70 8 转 3 80销售 50 13024 转 15销售 9040200 68 1360028 转 21 购进24030 转 30销售180 一

10、次加权平均单价9 000+6200+13600 150+100+200=64(元/件 )64 17280 64 11520发出商品成本 = 64270=17280 期末结存商品成本 = 9000+6200+13600-17280 =11520 或= 64180=11520特点:在存货明细账中,对于发出的存货和结存的存 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优点:计算比较简单,计算出的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 存货成本都比较平稳. 缺点:由于平时不能从账簿中看到存货发出和结存 的金额,因而不便于加强存货资金的日常管理。2.加权平均法 一次加权平均法的特点及优缺点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入库存货单位成本与结

11、存单位成本不同时,就需要要重新计算一次存货的 加权平均单价,并据此计算下次入库前的发出存货 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的方法。(2)移动加权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 平均单价本次入库前结存存货成本+本次入库存货成本 本次入库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入库存货数量=优点:可以随时提供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 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缺点:核算工作量较大。2005 年凭 证证摘要借方(收入)贷贷方(发发出)余额额月日字号数 量单单价金额额数 量单单价金额额数 量单单价金额额61期初余 额额库存商品明细账品名:W商品单位:元/件100 62 620060150 60 9 000180300 1

12、9800 27018015 转7购进2 0 转 12销售30本月合计70 60 4200 8 转 3 80 60 4 800销售50 13024 转 15销售 9040200 68 1360028 转21 购进 24030 转 30销售180 66.85 12033.661.1111 00061.113055.507944.561.1161.115499.92444.661.1166.85 16044.666.85 401166.85 12033.616766.4又叫个别认定法,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 成本按其购入或生产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 方法。3.个别计价法优点: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缺

13、点:发出存货成本分辨的工作量繁重。适用于:容易辨认,品种数量不多,且单位 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四)永续盘存制的优点与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1.可对存货进行数量和金额的双重控制;2.便于与实际盘存数进行核对.3.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的占用情况及其动态,有利于加强 财产管理,有利于实施会计监督。缺点:存货的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较大,需要较 多的人力和费用。适用范围:由于永续盘存制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实施 会计监督,因而大多数的单位在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中采 用永续盘存制的盘存制度。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一、永续盘存制(一)实地盘存制及其一般程序1、实地盘存制的含义在期末时通过实地盘点实物,来确定存货 的数量

14、,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 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盘存制度。采用这种方 法,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平时只登记增加 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根据实地盘点数量 倒挤本期减少数量的一种方法。二、实地盘存制(一)实地盘存制及其一般程序二、实地盘存制2、实地盘存制的一般程序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存货结存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3)计算可供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即: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 (4)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 存货成本=+-期初结存 存货成本 本期入库 存货成本 期末结存 存货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 加权平均等计价 方法确定。(2)计算期末存货成本;(1)确定期末存货数量;(二)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二、实地盘存制1.进行实地盘点,确定盘存数; 2. 调整盘存数,确定存货结存数.存货结 存数量=存货盘 点数量在途商 品数量已提未 销数量已销未 提数量+-(三)期末存货的计价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实地盘存制下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先进 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认定法。(四)实地盘存制的优点与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核算工作简单,工作量小。 缺点:财产的减少数缺乏严密手续;倒轧出 的各项财产的减少数中可能存在一些非正常因 素,不便于实行会计监督。 适用范围:只对那些品种多、价值低、收发 交易比较频繁,数量不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