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95984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O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CO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CO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O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的毒性、可燃性、 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设计一、改进实验的目的初中化学介绍了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另外还介绍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 还原性实验由于在加热氧化铜时变色慢、耗时长,不便于演示,教师基本上都不做。另外对于一氧化碳的毒性,由于没有直观实验,学生只能在头脑中打一个问号- 是真的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特设计了一套即可检验一氧化碳的毒性,又可检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的联合实验装置。整个反应只需一套装置,易于操作,耗时少,并且实验效果很好。由于对一氧化碳的毒性

2、实验使学生感受深刻, 提高了学社的安全意识, 在冬季取暖时能自觉地预防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二、实验仪器及试剂大试管一个,双孔塞3 个,单孔塞 2 个,锥形瓶 1 个,玻璃导管若干,酒精灯、铁架台、硬质玻璃管、小烧杯、试剂瓶各一个。氧化铜、新鲜鸡血、小动物。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制取氧化铜膜:用纸槽将氧化铜粉末送到玻璃管的中央,然后用胶头滴管伸入到管中给氧化铜滴水,等氧化铜成糊状后, 转动玻璃管, 使管内壁中央处形成一薄层氧化铜膜。多余的氧化铜用力甩去,然后平持玻璃管,在酒精灯上将氧化铜烘干,备用。(2)、在 A 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鸡血,B 装置锥形瓶中装入小动物,D装置

3、的试剂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将尾气导管伸到酒精灯火焰处,如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四、实验操作部分(1)、毒性试验:打开K1,关闭 K2,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新鲜鸡血由鲜红色变为暗紫色并凝结成块状,B装置中的小动物死亡,说明一氧化碳有剧毒。(2)、可燃性实验:关闭K2,打开 K1,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后,在E处点燃,并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一氧化碳能燃烧并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关闭K1,打开 K2,用酒精灯在氧化铜膜的下方加热, 观察到涂有氧化铜膜的玻璃管形成光亮的铜镜。并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4、浊, 该实验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并且生成二氧化碳。五、装置改进的意义(1)、这套装置把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和还原性三个实验综合到一起,节约了实验时间。(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往往耗时多,现象不明显,学生不容易观察 , 有时候氧化铜的量过多,实验时一不小心未还原的氧化铜与已还原的铜混合,致使现象不明显,说明不了问题。而将氧化铜制成铜膜后,加热极短的时间,就可以看到被加热处变红,加热到一分钟以上就可以看到光亮的铜镜。(3)、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如果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环境,这里将尾气通入到氧化铜膜的下方点燃,既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来加热氧化铜膜,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4)、将一氧化碳有剧毒这一摸不着,看不见的性质通过该装置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具说服力。(5)、将该装置稍作改动,给玻璃管和T 形管之间加一个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就可以做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实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反应生成的水后变为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