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5_18_M7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95924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X5_18_M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BX5_18_M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BX5_18_M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BX5_18_M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BX5_18_M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X5_18_M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X5_18_M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教育出版社1 郑伯克段于鄢【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的出处以及关于左传的基本文学常识;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分析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3鉴赏本文在戏剧性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研讨、合作探究,鉴赏本文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2以反复诵读课文、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解决部分易产生错误的地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的研讨,认识儒家一贯提倡的伦理道德在春秋时代贵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斗争中的尴尬地位,认识到它的虚伪性。2培养学生团结友善、坦诚相待的品质。【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

2、特殊句式和文言词语的用法;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分析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文中文言词语较多,句式复杂,需要重点掌握。2郑庄公性格颇多争议,学生可以根据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熟悉课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理清课文思路;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研习第一部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广东教育出版社2 上课前我先提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会遵循一定的原则吗?有同学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原则是什么吗?点拨:归纳了一下大概有对人要真诚、守信、谦虚、团结、顾全大局等。现在我们在处理各种关系时都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这样相

3、互间才会少一分尔虞我诈,多一些和睦与融洽。那如果在封建制度异常严格的春秋时期不按原则办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今天我们将从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中了解有关的史实,以对我们有所警戒。二、背景介绍1文体知识: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历史文献。作者善于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绘纷繁复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课文背景: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郑国邻近东周

4、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弟公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范读。2学生分段朗读。3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弄懂全文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意图。4理清的层次结构。点拨:全文共9段,分 4 个部分:(一)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公叔段。从而交待了庄公母子不合,兄弟争斗的原因。( 矛盾的开端 ) (二)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虚伪应对,实怀杀机。( 矛盾的激化 ) 1公叔段得到京

5、地作封邑。2公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3公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己有。(三)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 矛盾的解决 ) (四)庄共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 矛盾的解决 ) 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广东教育出版社3 2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3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情节结构:先总的这篇文章记叙了郑庄公击败其弟共叔段在母亲的支持下阴谋夺权前后的故事。从“初”武姜生庄公起,到庄公与武姜和谐“如初”止。作者以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五、研习第一部分。读教师示范读,学生自己读结合。析 ( 用幻灯把题目显示出来):学生讨论之后回答。(1) “惊姜氏”中“惊”的用法是怎样的?(2)

6、“遂恶之”、“亟请于武公”中的“恶”“亟”的读音是怎样的?(3) “郑武公娶于申”“亟请于武公”中的“于”的用法点拨:( 1)使动用法,“惊姜氏”意思是使姜氏受惊。(2)w q (3)从 / 向介词译文: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小结:本部分叙述 “郑伯克段于鄢” 的背景, 着重写姜氏对两个儿子的爱恶之偏。正是母亲的偏宠偏爱,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遂恶之”的“遂”,把姜氏的任性偏执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六、布

7、置作业:分析郑庄公的形象,写一篇约200 字的评论文章,要求自抒己见,自圆其说。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习第二四部分;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主题;分析写作特色。【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将这篇课文的内容梳理了一遍,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研讨剩下的各个部分的内容。二、研习第二部分。1分析第二、三段:教师提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解答。(1) “虢叔死焉”“焉辟害”中的两个“焉”的用法一样吗?(2)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参三;辟避;无毋。(3) “姜氏何厌之有”是什么句式?广东教育出版社4 (4) “早为之所”的翻译。(5)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的翻译。点拨: (1) “虢叔死焉

8、”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作用,译为“在那里”。“焉辟害”焉:疑问词,怎么能。辟:通“避”,躲避。译“怎么能避开这祸害呢”。(2) 大太;参三;辟避;无毋。(3) “姜氏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译文: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

9、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思考:你看到的庄公是“忍让”,还是有意“养成其恶”?学生自由发言。2分析第四、五段: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后解答。( 1)“君将若之何”“不义不暱,厚将崩”翻译。( 2)解释“与”“事”“及”“厚”( 3)指出通假字:点拨:见译文。与:让给。事:侍奉。及:到。厚:土地广大。庸:通“用”。译文: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祸及自

10、己。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说: “可以动手了。 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地方再大也会崩溃。”三、研习第三部分。1提问:文章哪段写了“郑伯克段于鄢”具体事件?明确:第六段。2分析第六段:广东教育出版社5 教师提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解答。( 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2)指出下列文言现象:A、两个“乘”字的意义区别。 B、“以伐京”中“以”的用法C、“段入于鄢”“子封帅车二百乘”有无特殊句式? D、“公伐诸鄢”的用法。译文:共叔段修葺城郭,聚集民众,修整作战用的甲衣和兵器,

11、准备步兵和兵车,将要偷袭新郑。武姜打算为他开城门(即作内应)。庄公得到叔段袭郑的确切时间后,说:“可以出击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3共叔段从一开始到“将袭郑”之间有哪些举动?你如何评价共叔段?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点拨:一系列的举动:请求岩邑居于京地修京超度鄙贰于己收为己邑修治城郭聚集百姓修缮甲兵具备卒乘将要袭郑整体评价:共叔段可谓野心颇大,且得寸进尺。【权欲熏心,狂妄愚蠢】共叔段是个贪婪狂妄,愚昧无知的人物,他依仗姜氏对他的偏爱,自以为有恃无恐,野心勃勃,不断扩张,他所居京地的城墙违反当时制度的规定,又命西边,北边地区归自己管辖。庄公心怀杀机,但表面不动

12、声色, 让他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愚昧狂妄的共叔段却以为庄公可欺,最后发动叛乱,很快被庄公击败。4思考:联系前文,结合庄公的言行,谈谈这是怎样的一个君王?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害?”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公曰: “无庸,将自及。 ”公曰: “不义不暱,厚将崩。 ”公闻其期,曰: “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学生思考,与同学互相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点拨:【老谋深算、阴险狡诈】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封给制这一地方,庄公因制是险要之地而不给,可见其精明

13、,深知其利害关系,“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据说虢叔恃险不修德政,被郑武公所灭,话中所含杀机,姜氏未必可知。求制不得而求京,这也在庄公意料之中,可见其老谋深算。共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之下,违反国家制度,肆意扩张,臣下再三劝他约束共叔段,及A、完,完全;B、缮,修理; C、具,准备; D 、启:给(共叔段)打开(城门)广东教育出版社6 早消除隐患,庄公光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决不是宽容,而是故意纵养其恶,后又说:“不义不昵,厚将崩。”对于共叔段自取灭亡的结局显得胸有成竹。当共叔段与姜密谋袭郑,完全暴露其叛乱行径时,庄公才认为“火候”已到,下令出兵伐京,一举击败共叙段。庄公设下陷

14、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可见其深藏不露,工于心计。四、研习第四部分。(一)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后解答。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2解释重点实词:为颍谷封人请以遗之公语之故公赐之食食舍肉3指出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请以遗之其谁曰不然君何患焉4指出活用现象:誓之悔之隧而相见5指出特殊句式:敢问何谓也君何患焉译文: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不久他又后悔这么说。 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请

15、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我有个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拿回去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颖考叔说:“请允许我大胆地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公把心里后悔的事告诉了他。颖考叔说:“君王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隧道去见面,那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庄公听从了颖考叔的话去做。庄公进入隧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里和乐自得!”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自在!”于是,母子关系又与从前一样了。(二)提问:“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至此已经结束,可是文章又加了一个第八段,思考一下它的目的

16、,并思考体现了郑庄公什么性格?从这段的内容你能看出郑庄公的性格特征的另一面吗?【伪善伪孝】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庄公幽禁姜氏, 并发誓 “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 可不久就后悔了,这是因为其害怕蒙上不孝的名声,后听从颍考叔之见,在燧道中与姜氏相见,并赋诗说:“大隧到中,其乐也融融!”实足表现了其虚伪。(三)文中出现的武姜、颖考叔又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再发言。点拨:武姜:偏爱少子,助子为虐。广东教育出版社7 姜氏偏狭昏愦,以和情于政。立长立嫡是西周以来继承问题上的根本制度。姜氏不懂政治,却偏要干涉政治。甚至要充当共叔段袭郑内应。结果导致共叔段失败,自己也被幽禁起来。颖考叔:聪明机敏(故意食舍肉以引起庄公的问话)颍考叔聪慧机智,当她听说庄公幽禁姜氏,不久又后悔这件事后,特地以进献的名义见庄公。在庄公赐食时乘机献策,使庄公在遂道中与姜氏相见,摆脱了两难的尴尬处境。五、探究主题(学生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