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95814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温超导体基本特性测量一、实验目的及课时安排(6 课时)利用动态法测量高临界温度氧化物超导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实验掌握利用液氮容器内的低温空间改变氧化物超导材料温度、测温及控温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利用四端子法测量超导材料电阻和热电势的消除等基本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4选用稳态法测量临界温度氧化物超导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动态进行比较。二、实验原理介绍1临界温度c 的定义及其规定超导体具有零电阻效应,通常把外部条件(磁场、电流、应力等)维持在足够低值时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温度称为超导临界温度。实验表明, 超导材料发生正常超导转变时,电阻的变化是在一定的温度间隔

2、中发生,而不是突然变为零的,如图44-1 所示。起始温度() 为曲线开始偏离线性所对应的温度;中点温度 m (m) 为电阻下降至起始温度电阻的一半时的温度;零电阻温度为电阻降至零时的温度。而转变宽度定义为下降到及1所对应的温度间隔。高c 材料发现之前,对于金属、合金及化合物等超导体,长期以来在测试工作中,一般将中点温度定义为c,即 c m 。对于高 c 氧化物超导体,由于其转变宽度较宽,有些新试制的样品 可达十几, 再沿用传统规定容易引起混乱。因此, 为了说明样品的性能,目前发表的文章中一般均给出零电阻温度() 的数值,有时甚至同时给出上述的起始温度、 中点温度及零电阻温度。而所谓零电阻在测量

3、中总是与测量仪表的精度、样品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电极间的距离以及流过样品的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因而零电阻温度也与上述诸因素有关、这是测量时应予注意的。2.样品电极的制作目前所研制的高c 氧化物超导材料多为质地松脆的陶瓷材料,即使是精心制作的电极,电极与材料间的接触电阻也常达零点几欧姆,这与零电阻的测量要求显然是不符合的。为消除接触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常采用图 (二) 所示的四端子法。两根电流引线与直流恒流电源相连,两根电压引线连至数字电压表或经数据放大器放大后接至-记录仪,用来检2 测样品的电压。 按此接法,电流引线电阻及电极1、4 与样品的接触电阻与2、3 端的电压测量无关。 2、3 两电极与样

4、品间存在接触电阻,通向电压表的引线也存在电阻,但是由于电压测量回路的高输入阻抗特性,吸收电流极小, 因此能避免引线和接触电阻给测量带来的影响。按此法测得电极2、 3 端的电压除以流过样品的电流,即为样品电极2、3 端间的电阻。本实验所用超导样品为商品化的银包套铋锶钙铜氧高Tc 超导样品,四个电极直接用焊锡焊接。3温度控制及测量临界温度 c 的测量工作取决于合理的温度控制及正确的温度测量。目前高c 氧化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大多在以上,因而冷源多用液氮。纯净液氮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为 34,三相点为314,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液氮的不纯,沸点稍高而三相点稍低(严格地说,不纯净的液氮不存在三相点)。对

5、三相点和沸点之间的温度,只要把样品直接浸入液氮,并对密封的液氮容器抽气降温,一定的蒸汽压就对应于一定的温度。在以上直至3,常采用如下两种基本方法。 (1)普通恒温器控温法。低温恒温器通常是指这样的实验装置。它利用低温流体或其他方法, 使样品处在恒定的或按所需方式变化的低温温度下,并能对样品进行一种或多种物理量的测量。 这里所称的普通恒温器控温法,指的是利用一般绝热的恒温器内的锰铜线或镍铬线等绕制的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来平衡液池冷量,从而控制恒温器的温度稳定在某个所需的中间温度上。 改变加热功率, 可使平衡温度升高或降低。由于样品及温度计都安置在恒温器内并保持良好的热接触,因而样品的温度可以严格控

6、制并被测量(参见图4 2-) 。这样控温方式的优点是控温精度较高,温度的均匀性较好,温度的稳定时间长。用于电阻法测量时, 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样品。由于这种控温法是点控制的,因此普通恒温器控温法应用于测量时又称定点测量法。(2)温度梯度法。这是指利用贮存液氮的杜瓦容器内液面以上空间存在的温度梯度来自然获取中间温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控温方法。样品在液面以上不同位置获得不同温度。为正确反映样品的温度,通常要设计一个紫铜均温块,将温度计和样品与紫铜均温块进行良好的热接触。紫铜块连结至一根不锈钢管,借助于不锈钢管进行提拉以改变温度。本实验的恒温器设计综合上述两种基本方法,既能进行动态测量,也能进行定点的稳态

7、测量,以便进行两种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比较。4热电势及热电势的消除用四端子法测量样品在低温下的电阻时常会发现,即使没有电流流过样品,电压端也常能测量到几微伏至几十微伏的电压降。而对于高 c 超导样品, 能检测到的电阻常在1511之间,测量电流通常取1 至 10mA 左右,取更大的电流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据此换算,由于电流流过样品而在电压引线端产生的电压降只在12 13之间,因而热电势对测量的影响很大,若不采取有效的测量方法予以消除,有时会将良好的超导样品误作非超导材料,造成错误的判断。测量中出现的热电势主要来源于样品上的温度梯度。为什么放在恒温器上的样品会出现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呢?这取决于样品与

8、均温块热接触的状况。若样品简单地压在均温块上,样品与均温块之间的接触热阻较大。同时样品本身有一定的热阻也有一定的热容。当均温块温度变化时, 样品温度的弛豫时间与上述热阻及热容有关,热阻及热容的乘积越大,弛豫时间越长。 特别在动态测量情形,样品各处的温度弛豫造成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不能忽略。即使在稳态的情形, 若样品与均温块之间只是局部热接触(如不平坦的样品面与平坦的均温块接触) ,由引线的漏热等因素将造成样品内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样品上的温差会引起载3 流子的扩散,产生热电势。 (1)是样品的微分热电势,其单位是 1。对高 c 超导样品热电势的讨论比较复杂,它与载流子的性质以及电导率在费密面上的分

9、布有关,利用热电势的测量可以获知载流子性质的信息。对于同时存在两种载流子的情况,它们对热电势的贡献要乘一权重,满足所谓m-法则。BB AASSS(2)式中 A、 B是 A、B两种载流子本身的热电势,A、B分别为 A、B两种载流子相应的电导率。 A B。材料处在超导态时,。为消除热电势对测量电阻率的影响,通常采取下列措施:(1)对于动态测量。 应将样品制得薄而平坦。样品的电极引线尽量采用直径较细的导线,例如直径小于1mm 的铜线。电极引线与均温块之间要建立较好的热接触,以避免外界热量经电极引线流向样品。同时样品与均温块之间用导热良好的导电银浆粘接,以减少热弛豫带来的误差。 另一方面,温度计的响应

10、时间要尽可能小,与均温块的热接触要良好,测量中温度变化应该相对地较缓慢。对于动态测量中电阻不能下降到零的样品,不能轻易得出该样品不超导的结论,而应该在液氮温度附近,通过后面所述的电流换向法或通断法检查。(2)对于稳态测量。当恒温器上的温度计达到平衡值时,应观察样品两侧电压电极间的电压降及叠加的热电势值是否趋向稳定,稳定后可以采用如下方法。电流换向法:将恒流电源的电流反向,分别得到电压测量值A、B,则超导材料测电压电极间的电阻为I2|UU|RBA(44-3) 电流通断法: 切断恒流电源的电流,此时测电压电极间量到的电压即是样品及引线的积分热电势, 通电流后得到新的测量值,减去热电势即是真正的电压

11、降。若通断电流时测量值无变化,表明样品已经进入超导态。三、基本操作与仪器介绍低温恒温器实验用的恒温器如图(三)所示,均温块是一块经过加工的紫铜块,利用其良好的导热性能来取得较好的温度均匀区,使固定在均温块上的样品和温度计的温度趋于一致。铜套的作用是使样品与外部环境隔离,减小样品温度波动。提拉杆采用低热导的不锈钢管以减少对均温块的漏热, 经过定标的铂电阻温度计及加热器与均温块之间既保持良好的热接触又保持可靠的电绝缘。测试用的液氮杜瓦瓶宜采用漏热小,损耗率低的产品,其温度梯度场的稳定性较好, 有利于样品温度的稳定。为便于样品在液氮容器内的上下移动,附设相应的提拉装置。4 测量仪器它由安装了样品的低

12、温恒温器,测温、控温仪器,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以及电脑组成, 既可进行动态法实时测量,也可进行稳态法测量。动态法测量时可分别进行不同电流方向的升温和降温测量,以观察和检测因样品和温度计之间的动态温差造成的测量误差以及样品及测量回路热电势给测量带来的影响。动态测量数据经测量仪器处理后直接进入电脑-记录仪显示、处理或打印输出。稳态法测量结果经由键盘输入计算机(如Excel 软件)作出 -特性供分析处理或打印输出。实验内容:利用动态法在电脑-记录仪上分别画出样品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电阻温度曲线。利用稳态法,在样品的零电阻温度与之间测出样品的-分布。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5

13、 四、实验重要步骤1、打开仪器和超导测量软件。2、仪器面板上测量方式选择“动态”,样品电流换向方式选择“自动”,分别测出正温度设定逆时针旋到底。3、 面启动“数据采集”。4、调节“样品电流”至80mA 。5、将恒温器放入装有液氮的杜瓦瓶内,降温速率由恒温器的位置决定。直至泡在液氮中。6、器自动采集数据,画出正反向电流所测电压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最低温度到77K。7、点击“停止采集”,点击“保存数据”,给出文件名保存,降温方式测量结束。8、新点击“数据采集”将样品杆拿出杜瓦瓶,作升温测量,测出升温曲线。9、根据软件界面进行数据处理。五、实验中应注意事项动态法测量时, 热弛豫对测量的影响很大。它对热电势的影响随升降温速度变化以及相变点的出现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应善于利用实验条件、观察热电势的影响。动态法测量中样品温度与温度计温度难以一致,应观察不同的升降温速度对这种不一致的影响。进行稳态法测量时可以选择样品在液面以上的合适高度作为温度的粗调,而以电脑给定值作为温度的细调。六、实验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