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和农业保险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957167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和农业保险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保险和农业保险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保险和农业保险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保险和农业保险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保险和农业保险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和农业保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和农业保险(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l一、保险1.概念2.特征3.分类4.职能5.功能6.作用l二、农村保险1.农业保险 概念分类2.农村养老保险(主要是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农村医疗保险(主要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保险 (一)、概念: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 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 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承担赔龄、期限等条件是承担给付保险金 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解释:1、从经济角度看。2、从法律角度看。经济角度 保险是一种损失分摊方法,以多数 单位和个人缴纳保费建立保险基金 ,使少数成员的损失由全体被保险 人分担。保险属于经济范畴,它所 揭示的是保险的属性,是保险的本 质

2、性的东西。 从本质上讲,保险体现的是一 种经济关系,表现在: (1)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商品交 换关系。 (2)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收 入再分配关系。 法律角度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即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明 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被保险人以缴纳保 费获取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赔偿,保险人则有 收受保费的权利和提供赔偿的义务 。 由此可见,保险乃是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的 统一。保险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 法律关系。 (二)、特征1.互助性。通过保险人用多数 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建立的保 险基金对少数受到损失的被保 险人提供补偿或给付得以体现 。 2契约性。从法律的角度看 ,保险是一种契约行为

3、。 3经济性。保险是通过保险 补偿或给付而实现的一种经济 保障活动 。 4商品性。保险体现了一种 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 。 5 科学性。保险是一种科学 处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三)、分类u1.按实施方式的可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 险。u2.按保险标的保障范围可分为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和保证保险。u3.按保险的政策的分类可分为社会保险和 商业保险。u4.按保险转嫁方式可分为原保险和再保险 。(四)、职能l1.基本职能 分摊保险补偿损失给付保险金l2.派生职能 投资职能防灾防损职能(五)、功能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 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 经济补偿功能

4、是基本的功能,也是保险区 别于其他行业的最鲜明的特征。 资金融通功能是在经济补偿功能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社会管理功能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 深入到社会生活诸多层面之后产生的一项 重要功能,它只有在经济补偿功能和资金 融通功能实现以后才能发挥作用。 经济补偿功能 经济补偿功能是保险 的立业之基 ,最能 体现保险业的特色和 核心竞争力。具体体 现为两个方面: 1财产保险的补偿 2人身保险的给付 资金融通的功能 资金融通的功能是 指将形成的保险资金 中的闲置的部分重新 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 程中。保险资金融通要坚 持:合法性、流动性 、安全性、效益性的 原则。社会管理的功能 社会管理是指对整个社

5、 会及其各个环节进行调 节和控制的过程。目的 在于实现社会关系和谐 、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 有效管理。包括社会保 障 、社会风险、社会 关系、社会信用的四种 管理。(六)、作用u一、积极作用 (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地恢复生 产。 2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3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 4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5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 3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 化。 4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 顺利实现。 5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 付能力。 6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6、。 u二、消极作用 1产生道德风险,出现保险欺诈 2增大费用支出 一、农业保险 (一)、概念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 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 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 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 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 供保障的一种保险,保 险期限一般以一年或以 一个养殖周期为限。(二)、分类 1.按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 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 保险。 2.按危险性质分为自然灾害 损失险、疾病死亡保险和意 外事故损失保险。 3.按保险责任范围不同分为 基本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和 一切险。(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新农保”“老农保”的区别第一,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 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

7、自我储蓄 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 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 三个筹资渠道。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 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 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 老金。 2.基本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 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 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 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 务相适应; 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 参保; 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3.意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

8、会保障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 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 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推动社会和谐,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 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 4.做法 第一,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 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 第二,在按照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分担 的基础上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后, 高度重视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第三,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 效衔接的办法。(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概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 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 筹为主

9、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 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 资金。2.进展和目标 2002年10月 ,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 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 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截至2004年12月 ,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 72.6%。 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 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 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 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3.

10、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满意度低 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 琐 从农村内部新型合作医疗的需求角度 观察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 小病仍然是用农民个人医疗帐户来支 出。 从农村内部新型合作医疗的供给角度 观察供方诱导需求突出 ,长期以来,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滞后,医务人员短 缺,且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农民 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4.意义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 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 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 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 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村医 疗问题提

11、供了一个范本。农民的医 疗卫生问题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 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 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 会的必然要求。 5.国外农民医保模式 免费医疗保障马来西亚卫生防疫、 妇幼事业等公共卫生 开支均由国家负担。 商业医疗保险美国是实施商业医疗保 险模式的典型代表。 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泰国农民主要是通过购 买健康卡形式参加社 区合作医疗保障 社会医疗保险韩国农村医疗保险经费 筹集:农民家庭支付 50%,政府支付50% 。6.做法 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明确扩大试点的目标和要求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监管机制 合理制定和调整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方案 加强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 进一步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看病就医问题 加强农村医疗服务监管 继续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