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5687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山西省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西省长治县一中山西省长治县一中 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月月考试题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5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分,总分分,总分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中,都可在人体血浆中找到的是 ( )A. 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B.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C.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2 (2 分) (2014 秋邛崃市期中)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

2、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3 (2 分) (2009 秋东城区期末)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这个液体环境中的是( )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B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4 (2 分) (2011 秋丰台区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量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

3、腺激素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25.(2015 新课标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B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C突出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D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

4、兴奋传导的基础7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错误的是( )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B运动使产热增多,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8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 A. B. C. 或 D. 或9如图所示,图 1 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

5、意图,图 2 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正确的是( )A图 1 中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3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 1 中 A 密切相关C图 2 中 E 为突触后膜,F 为突触前膜,C 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D图 2 中 C 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 与 D 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10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 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 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

6、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 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D.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11 2010 年担任世博会的保安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D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12人体内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13我国第 24 次南极考察队历经 156 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在南极考察期间,科学家经常需要从温暖的驻地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此过程中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A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

7、血流量增加,抵御寒冷B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4C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D下丘脑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14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血糖调节上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B在体温调节上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C在血糖调节上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D在调节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15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与激素在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生物体

8、中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D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16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7右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 图, 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 B.炎热环境 C.寒冷环境 D.剧烈运动18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

9、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 T 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 B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 T 细胞吞噬消化519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共有( )个一个浆细胞(效应 B 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一个吞噬细胞可吞噬多种抗原;机体自身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一个记忆细胞可识别多种抗原;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免疫功能过低会导致风湿性心脏病;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20.(2015 重庆卷)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

10、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21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叙述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利用低浓度 2,4-D 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生长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22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 a 至 f 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是( )Aab、cd、ef23 (2 分) (2011西城区

11、二模)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番茄的植株,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的萌发B生长期施放一定浓度的乙烯可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6C开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诱导无籽果实的形成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加速叶片黄化速度24 (2 分) (2014 秋琼山区校级期末)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 ,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B向水平方向生长C向光生长D无法确定25 (2 分) (2013 秋安达市校级期中)若

12、将图 1 中的 A、B 琼脂块分别置于图 2 中三种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 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C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D向左弯曲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726 (2 分) (2011天心区校级模拟)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某同学欲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相关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以下作物最合适用来做实验的是( )A玉米B油菜C花生D黄瓜27 (2013 秋迎泽区校级月考)有位同学将四枝葡萄插条插到水肥适宜的土壤中,其中最容易生根成活的是( )ABCD28.(2015 新课标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

13、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29.(2015 安徽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可防止落花落过D.用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30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 c 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14、( )8311914 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2.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B 点分别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A相同,两次刺激后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不同,刺激 A 点时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刺激 B 点时甲、乙

15、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不同,刺激 A 点时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刺激 B 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相同,刺激 A 点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 B 点时乙不偏转,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3我国“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地将三位航天员送入太空,28 日飞船安全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行走。下表甲、乙、丙表示在训练过程中,实际测得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以下对此表分析及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项进食后(小时)0.511.522.5血糖浓度1201201109095乙项测量时间6 时9 时12 时15 时18 时体温()36.736.83737.136.9丙项测试物胃液唾液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