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0953477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 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n纵观人类历史,地球人类经济社会先后经 历了: 狩猎经济 游牧经济 (定居 式)农耕文明 工业经济 “后工业 社会” 等 阶段的漫长演变过程n然而,自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的 经济或产业结构的变动显得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明显n本章主要讨论产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的 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及其规律第 1 节 相关概念n结构 即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物质的一种运 动状态.结是结合之意义,构是构造之义.合起来 理解就是主观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结合构造之意 思. .n世界和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结构例如:生命体结构,语言结构,建筑结构,以 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等 本章我们

2、主要讨论经济结构想相关问题n经济结构: 指经济体系中的基本成分 及其构成什么是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层次性n 经济结构具有层次性:n层次1:第 一,二,三 产业 之间即 农业,工业,服务业 的分布,比例 或 构成n层次2 :第 一,二,三产业 内部即 农业,工业,服务业 内部 不同行业之间 的分布, 比例 或 构成经济结构的合理性n经济结构合理抑或扭曲,对经济能否健康 顺利发展影响重大n判断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一方面,看其是否符合资源或要素的禀赋另一方面,看其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结构变动及其规律规律之一: 国民经济的产值和就业分布n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将逐步由第一产业占较大 比重向第二产业占

3、较大比重转变n随着工业化任务的基本完成(即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又继而向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占较大比重转变经济结构变动:良性/扭曲性n规律之二:n在工业化阶段:结构变动主要发生在第一、二 产业之间 即n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下降基本保持同步n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基本保持同步n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大体相同且基本保持不变经济结构变动及其规律n规律之三:n在后工业社会:结构变动主要发生在第二 、三产业之间 即n第二产业/制造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几乎同步下降n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几乎同步上升n第一产业/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变化很小或基本不变中国经济结构分析n以下数据表明中国第一,二,三产业

4、结构 良好 或 扭曲?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Tertiary IndustryGDP 15.2 52.9 31.9Emp. 42.9 6 25.2 32.2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GDP: 2005; Emp: 2006.)作 业n根据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美,日,台 ,韩,中,印等六个经济体结构变动系良 性抑或扭曲?n二、人口增长的历史与现状1、 人口规模及其增长时间 总规模 1.2万年以前 不足 500 万1800年 10 亿130年1930年 20 亿30年1960年 30 亿15年1975年 40 亿

5、12年1987年 50 亿13年2000年 63 亿 2、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时间 增长率 公元年初1750年 0.05%1750-1850 0.5% 1900-1950 0.8%1950 23、世界人口增长预测:增长率 2050年人口1 100亿2 180亿4、中国人口增长年份 规模 增长率 相隔年数 绝对数 1953 5.94亿 1965 6.95亿 1.61% 11年 1亿 1982 10.08亿 2.10% 18年 4亿 1990 11.34亿 1.48% 8年 1亿 2000 13亿 1.07 10年 2亿(中国2001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 5、19701980 : DCs 和 L

6、DC 人口状况死亡率 出生率 增长率DCs 10 16.5 6.5 LDCs 11.6 36 25.6(单位:千分比) 三、人口转型理论“人口转型理论”由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 坦根据 DCs 人口变动的规律提出。人口变迁的四阶段:(图) DCs 在经过产业革命以后的100 多年时间里, 人口增长已进入低增长的第三阶段,其中,有 的国家进入了第四阶段 LDCs :一部分国家(地区)进入第三阶段例如:亚洲地区: 韩国、台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 等拉美地区: 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等 大部分(亚洲国家、中东地区国家、 除南非以外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仍在人口快速增长的

7、第二阶段【Question:】 (1)DCs人口为何呈现上述变动规律? (2)DCs 和 LDCs 在人口增长率方面为何存在明显差别 ?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均为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的 课题。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加里 贝克尔 试图从经济 学视角对人类生育行为进行解释。他在这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使其获得1992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四、人口出生率的经济学分析(Gary S. Becker: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1981,Havard University)、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贝克尔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或满足)的最大化。人们对婚姻、家庭规模

8、的选择同样如此,即 父母养育子女一方面需要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可从中得到某种收益和满足。因此,子女可近似地看作某种特殊商品。家庭对子女的需求函数:Cd = f(Y;Pc; Px; Tx)出生率:“成本收益”分析DCs LDCs(1 )为子女就业,父母需支付较高的教育费用。 (1)对子女支出的教育费用较少。 成本 直接成本较高 直接 c 较小(2)妇女受教育程度高、就业机会多 (2)妇女教育程度低、就业 机会成本大 机会少, OC 小(1) 社保制度完善,“无需养儿老”, (1)养儿防老, 潜在 收益 小 潜在 R 大 收益(2)子女未成年无就业机会, (2)子女可从小参加劳动改善家庭经济 直接

9、收益 小 直接 R 大如何降低人口出生率?(1)切实落实义务教育制度,提高儿童入学率 直接 C ;(2)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机会成本 生育率 ;生育观改变(3)建立和完善社保体制, 潜在 R ; (4)改善医疗卫生及保健条件婴儿死亡率 、存活率 、出生率 ;(5)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即 平等的生存权、教育权、就业权,出生率 ;(6)实施适当人口政策;(7)发展经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生育观念改变。 Data: 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1.6 1.7%;而其中, 70用在城市(总人口的 30)30用在农村(总人口的 70)第三节 人力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n一、失业:定义1、克里西纳(R. Krishna)公开失业(零工时、零收入);非公开失业(定义如下:) .(1)“时间标准” 劳动者一年内的工作时间低于法定就业的天数或小时。(2)“收入标准” 劳动者一年中的收入少于某个最低限度。(3)“意愿标准” 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多于实际工作的时间。(4)“生产率标准” 从生产中减少部分劳动者,但产出或工作效果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