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科技和成就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095226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科技和成就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国科技和成就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国科技和成就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国科技和成就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国科技和成就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国科技和成就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科技和成就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u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古代辉煌)u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 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u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 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振兴)课前探究二、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 ?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什么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政府发展科技的战 略决策v1956年,制订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确定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 等高科技为重点。v1963年,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 验

2、,人造卫星的研制。v“863”计划v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 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 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 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 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 和新材料个领域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 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 技力量,希望通过年的努力,力争达到 目标。 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新中国科技成就时期时间成就意义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19641965文革时期19701973改革开放时 期1983200320世纪末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进程导弹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3、银河一号”“神五”载人成功升空和返回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 牛胰岛素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死而无憾”。钱学森钱学森(1911-),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 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4

4、年毕业于上海 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 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获 博士学位,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筹划回国支援祖国建设,但受到 美国当局阻挠,历时5年最后才于1955年回国。他 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 贡献。钱学森在美国钱学森在美国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科学家。美国军队邀请他讲 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拥有了许 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 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

5、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 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 段,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 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坐牢、软禁、恐吓,都未能让钱学森屈服,他说:“知识是我 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 “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 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以为,我的根在中国。”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武 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 境? 为什么中国要集中力量首先在 一些尖端领域取得突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 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6、毛泽东v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v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 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 力量。秦山核电站内部大亚湾核电站中国在任何 情况任何时 侯不会首先 使用原子弹(2)火箭导弹技术19601960年中国仿制年中国仿制近程近程导弹导弹 成功。成功。19641964年独立研制的年独立研制的中近中近 程导弹程导弹发射成功,揭开导弹发射成功,揭开导弹 、火箭发展史新一页、火箭发展史新一页。钱学森一家中国二炮部队地地导弹 中国导弹部

7、队 中国新型的中远程地空导弹中国各种导弹中国发射地空导弹中国发射洲际导弹(3)卫星技术: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重量173 公斤,比苏联(83.6公斤 )、美国(8.2公斤)、法国 (38公斤)、日本(9.4公斤 )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 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 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 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 颗卫星的水平。1、2007年10月24日,全 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中国 的西昌,为什么? 2、你知道下面这幅是什 么照片吗?从时事热点导入(设计意图)注意从

8、最近的时事 热点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 兴趣。20072007年年1010月月2424日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v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v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v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v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1961年4月12日,身 着90公斤重的太空服, 原苏联首位宇航员加 加林乘坐重达4.75吨的 “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 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 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世界首位太空人”加加林(苏)阿姆斯特朗说 :“对一个人 说

9、,这是小小 的一步,但对 人类来说,这 是一个巨大的 飞跃。”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 登月行动(4)载人航天工程: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 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 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 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 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成为世界航 天大国。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5年月日凌晨时分 ,在经过小时分钟的太空飞

10、行 ,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 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 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北京时间2008年月日 时分秒,我国 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 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时 分秒准确进入预定轨 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 我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 了空间出舱活动。2008年28 日17时13分飞船着陆,三位 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 海鹏安全返回。 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v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 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 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计算机行

11、业,航天制造业,钢铁业, 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讯技术, 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1973年-南优二号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垂死的女人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饥饿的女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 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 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 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 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 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粮食问题对中国及其世界的影响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 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 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12、每 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 这么说?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 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 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 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 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 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 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主要贡

13、献: 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 规稻增产20%以上; 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聚焦网络:推荐袁隆平获诺贝尔和平 奖,你认为如何? 网友“天南地北”认为:当初诺贝尔设 立和平奖,就是希望奖励致力于消除矛盾、 缩小差距,创造社会和谐,为人类和平与科 学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天南地北”认 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 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65年,中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 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 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 奥秘的征途上

14、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面对 功绩和荣誉,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王应睐 ,想到的是集体和他人,甚至没有在科 研报告中署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 化学组主席专程来到中国,研究评选有 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获奖 事宜。由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我国众 多科学家集体研究的成果,不符合该奖 授奖对象最多为三人的规则,因此,中 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生物技术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 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 ,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 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 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 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 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I”。它的 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 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

15、 算机的国家。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 河一号巨型计算机 我国的巨型计算机 之父金怡濂 人类基因草图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2 .增强了综合国力1 .振奋了民族精神3 .提高了国际地位总结: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保证).吸收人类文明成就,并在创新中求发展;.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从背景、战略重点和成就等方面 总结一下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阶 段时间战略重点重要成就一二新中新中 国成国成 立立 文革文革文革文革 后,后, 特别特别 是是 19781978 年以年以 来来重点发展重点发展“ “ 两弹

16、一星两弹一星” ” ,加快国防,加快国防 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 方针方针 强调科技与强调科技与 经济的结合经济的结合 ,发挥科技,发挥科技 对生产力发对生产力发 展的推动作展的推动作 用。用。 “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在原子能、在原子能、 航天工程、航天工程、 计算机等高计算机等高 科技方面,科技方面, 与世界整体与世界整体 差距明显缩差距明显缩 小。小。背景背景1 1、国际环境恶劣:美国敌、国际环境恶劣:美国敌 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2 2、为了巩固国防、维护安、为了巩固国防、维护安 全。全。 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 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 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 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 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 激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