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095185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7蒙娜丽莎的魅力(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蒙娜丽莎的魅力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我国文学艺术 翻译家。曾留学法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 译工作,译作共三十余部,其中包括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利斯 朵夫及巴尔扎克名作14部。他生前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在他逝世 后被编为傅雷家书。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 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 本文选自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的第四讲莱 奥纳多达芬奇(上)。作者在这一讲中重点介绍了意大利文艺复 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瑶公特和最后之晚餐(现 在一般译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

2、餐)。傅雷先生是从艺术 鉴赏的角度来解读达芬奇的名画瑶公特(蒙娜丽莎)的。 课文节选的是前半部分,题目蒙娜丽莎的魅力为编者所加。三、相关常识 文艺复兴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 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了一段科学 与艺术革命的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 代和近代的分界。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 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写对字形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掌握词语 (1)诠释:解释;说明。 (2)妩媚:形容女子

3、、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3)虔敬:虔诚恭敬。 (4)摄魂动魄:打动、控制人的精神。 (5)温婉:温和,温柔。 (6)捉摸不定:变幻不定,让人难以把握。捉摸,猜测,预料。 (7)相契:相吻合。契,投合。 (8)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9)微晦:微妙含蓄。 (10)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11)摒弃:舍弃。 (12)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动。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析词义 (1)因缘 姻缘 辨析:两者都有“缘分”的意思。“因缘”泛指缘分,“姻缘”专指婚姻上的缘分。 例句:不知由于怎样的因缘,这名字会变成达芬奇名画的俗称。 季羡林全集中收录了一篇新发现的

4、散文,透露了季老18岁 时错过的一段姻缘,季羡林曾遗憾地说:只有梦中团圆了。资源助读知识整合(2)贯注 灌注 辨析:二者是一对同音词,区别如下:“灌注”指浇进,流入,如“这些 成绩的取得,灌注着老师的心血”。“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如“ 把精力贯注到学习上”。 例句:无数细致的衣褶,正是烘托双手的圆味(即立体感),她的身 体更贯注着何等温柔的节奏,使她从侧面旋转头来正视。 他把心血全都灌注到孩子们的身上。资源助读知识整合(3)莫测高深 深不可测 辨析:二者都有“摸不准,难以猜测”之意,但各有侧重。“莫测高深 ”侧重于形容学问、神态;“深不可测”侧重于形容空间距离。 例句:这微笑,是一种蕴藏

5、着的快乐的标志呢,还是处女的童真 的表现?这是不容易且也不必解答的。这是一个莫测高深的神秘。 深不可测的海洋世界,我们来了!我国成功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 课文在介绍蒙娜丽莎这幅世界级名画的时候,除了简介这幅 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外,重点探讨了这幅名画的艺术成 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艺术修 养,推测这幅画作摄人心魄的原因,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全方位地为我们分析了这幅杰作的艺术特点。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一】 分析文章内容

6、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蒙娜丽莎的魅力的? 提示(1)这神秘隐藏在微笑之中。(2)头发、手是这神秘气息的遥 远的余波。(3)青绿色风景、纱网、细致的衣褶是神秘气息的烘托。 2.文中讲述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有何作用? 提示文章的基本内容是讲述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为了让读 者对这种魅力有更真切的体会,作者借用音乐的道理来进行类比。 莫扎特竟然让一个音符搅得心绪不宁,在终于将这个音符弹过之后 才能安然入睡,可见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巨大力量,而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也正像音乐一样。文中有文句揭示作者这样写作的用 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的摄魂动魄的魔力,在一个艺术家的神 经上所起的作用是如何强烈,如何持

7、久。莱奥纳多的人物的脸上, 就有这种潜在的力量,与飘忽的旋律有同样的神秘性。”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分析文章语言 1.文章开篇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提示开门见山,先声夺人。“掩蔽”写出了瑶公特的非凡魅力和画作的巨大声誉。 2.对“瑶公特”神秘的微笑的种种猜测,为什么连用几个问句? 提示使无限多样的选择都获得了潜存的艺术生命,无形中把读者引入更为自由的、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三】感受思想魅力 1.作者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是怎样形成的?文章从哪些 方面探讨了这种成因? 提示作者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 的,而这

8、些因素都体现了达芬奇高超的画技。这些方面包括蒙娜 丽莎微笑的中心部位口唇的皱痕,没有瞳子的全无光彩的眼睛,稍 有棱角的脸部轮廓,不十分规则的下巴,直垂稍曲的头发,沉静而单纯地安放在 膝上的手,从侧面旋转头来正视的身体姿势,似烟似雾的青绿色风景等。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在这篇文章中,傅雷先生从哪几个方面引领我们来感受蒙娜丽 莎的艺术魅力的? 提示首先是以普通欣赏者的身份,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诠释蒙 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所在,以及由此产生的迷人魅力。然后又以专 业欣赏者的身份,从研究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分析这幅 画作严谨的构图及技巧,使我们认识到蒙娜丽莎的魅力之源。初读整体

9、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达芬奇的艺术创作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 一二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4题。 一切画家在这件作品中看到谨严的构图,全部技巧都用在表明某 种特点。他们觉得这副微笑永远保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因为脸上的 一切线条中,似乎都有这微笑的余音和回响。莱奥纳多达芬奇是 发现真切的肉感与皮肤的颤动的第一人。在他之前,画家只注意脸 部的轮廓,这可以由达芬奇与波提切利或吉兰达约等的比较研究 而断定。达芬奇的轮廓是浮动的,沐浴在雾雰似的空气中,他只有 体积;波提切利的轮廓则是以果敢有力的笔致标明的,体积只是略加勾勒罢了。一二“瑶公特”的微笑完全含蓄在口缝之间,口唇抿着的皱痕一直

10、波及面颊。脸上的高凸与低陷几乎全以表示微笑的皱痕为中心。下眼 皮差不多是直线的,因此眼睛觉得扁长了些,这眼睛的倾向,自然也 和口唇一样,是微笑的标志。 如果我们再回头研究她的口及下巴,更可发现蒙娜丽莎的微笑 还延长并牵动脸庞的下部。鹅蛋形的轮廓,因了口唇的微动,在下巴部分稍稍变成不规则的线条。脸部轮廓之稍有棱角者以此。 在这些研究上,可见作者在肖像的颜面上用的是十分轻灵的技 巧,各部特征,表现极微晦;好似蒙娜丽莎的皮肤只是受了轻幽的微 风吹拂,所以只是露着极细致的感觉。一二至于在表情上最占重要的眼睛,那是一对没有瞳子的全无光彩的 眼睛。有些史家因此以为达芬奇当时并没画完此作,其实不然,无 论哪

11、一个平庸的艺术家,永不会在肖像的眼中,忘记加上一点鱼白 色的光;这平凡的点睛技巧,也许正是达芬奇所故意摒弃的。因此 这副眼神蒙着一层怅惘的情绪,与她的似笑非笑的脸容正相协调。一二1.用一句话来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本题除要求仔细阅读抓中心外,还要抓关键语句,如文段的开头。 参考答案:蒙娜丽莎脸上的一切线条是神秘微笑的余音和回响。 2.文中画线句中的“这些”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文字来回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确定答题区间,再仔细分辨,认真筛选整合。 参考答案:脸部的轮廓、口唇抿着时的皱痕、口和下巴。一二3.选文第二段和第五段都写到了眼睛,作者为什么不把它们放到一 起去

12、分析?请简要说明其原因。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两段写眼睛的目 的、出发点和内容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放到一起。 参考答案:选文第二段写眼睛是为了表现口唇抿着时的皱痕,第五 段写眼睛是为了从达芬奇故意摒弃“这平凡的点睛技巧”这方面来 说明蒙娜丽莎神秘的魅力。由于两段写眼睛的目的、出发点和内 容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放到一起。 4.联系全文的内容,回答:达芬奇为什么故意摒弃“这平凡的点睛技 巧”?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选文的最后一段,也就是语境。 参考答案: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蒙娜丽莎神秘的魅力,因为这副眼 神蒙着一层怅惘的情绪,与她的似笑非笑的脸容正相协调。一二二、语言运用

13、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中产阶级妇女形象。 。 。 , , 。 ,不少美 术史学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特别是微翘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据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 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详而又意味深长一二A. B. C.D. 解析:衔接横线前的内容,谈其身份,应放在首位;介绍画中形象 ;评论画中形象;是总结。

14、 答案:A一二6.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言连 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字。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 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 节,方能落笔。(1)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 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2) 所 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 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 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 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缈,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 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15、一二解析:本题第(1)空可以根据下句“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的句式进 行仿写。第(2)空根据“文学用文字作画”进行仿写。 参考答案:(1)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 (2)绘画是用笔墨写作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指导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进行逼真、细腻、具 体、生动的描绘,从而有利于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 的表达,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细节描写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细节描写要服从中心表达的需要 一篇文章中,小到字词标点,大到段落篇章,都是为文章的中心服 务的,而细节作为情节的组成单位,自然也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

16、一定要围绕文章的主旨,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二、细节描写要真实 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 人、事的特征。好的细节一定来源于生活,而且必须是细心观察的人才能捕捉到的。 三、细节描写要典型 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 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能够由现象揭示本质。典型,就是要善 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中心的细节来写。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粗线勾勒,简墨白描 用粗线勾勒,简墨白描描摹细节,是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 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事物的状态和风貌, 使其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