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944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重庆市西师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师附中高西师附中高 20152015 级级 5 5 月考试题(历史)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温家宝的执政理念,也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A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

2、C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答案】A考点:儒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的解读能力。题文中体现的是儒家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A 的意思是: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就能取得天下,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做的。正好与题文意思相符,所以 A 正确。B 的意思是: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样可以评断明白义(适宜)与不义形成的区别吗?体现的是儒家有关义的内容,但与题文关注民生无关;C 是法家思想

3、,体现了法家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的改革的理念;D 是墨家的尚贤的思想主张。2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A东厢房 B西厢房 C北房 D南房【答案】C考点: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中,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因此长辈作为一家之主,应该住北房,所以本题答案选 C 项。A、B、D 不符合题干要求。3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尚治

4、篇中这样描述君主应有的作为:“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存心如赤子,处身如农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贫士,海内如室家。 ”这表明他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执政为民 C主张君民共治 D主张人民主权2【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材料“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存心如赤子,处身如农夫,殿陛如田舍,衣食如贫士,海内如室家。 ”说明,虽贵为天子心里依然装着普通民众。分析选项,B 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4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划了椭圆的标记)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考点: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由

5、图中的信息“周、晋、楚、齐、鲁”可知这是周朝的行政区划;图中的“道”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图中的“布政司”是明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图地方上郡国并行,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制度。故选 D。5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 ”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阐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答案】C考点: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本题主要

6、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南南 海海 郡郡3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秀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 ”这体现的是革命史观;“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 ”这体现的是近代化史观。故选 C。6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这种说法A不正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B不正确。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

7、亡C正确。 “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D正确。白话文运动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答案】A考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和评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对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和评价。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 、全盘西化等激进措施,诚然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破坏,但新文化运动当时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可谓功不可没。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 A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 BCD 三项明显不正

8、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7四川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是(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答案】B考点:共同纲领 。1949 年 9 月,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规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故应选 B。8 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 “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

9、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说明罗马法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4C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答案】A考点:罗马法。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罗马法原论 ” 、 “禁止任意杀害奴隶”、 “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等,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律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即体现一定程度上对奴隶利益的保护,A项符合题意;B 项表述本身错误,因为古罗马法律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的;CD两项,题干材料

10、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C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9伏尔泰对孔子称颂备至。他说:“孔子常说仁义,人们若实行此种道德,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 ”他认为:孔了的哲学是一整套完整的伦理学说,教人以德,用普遍的理性去抑制人们的利己欲望,从而建立起和平与幸福的社会。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是A伦理学说有助于法国社会稳定 B儒家理性抑制了人们私欲膨胀C “仁义”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容 D中西思想跨越时空、时代融合【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材料中伏尔泰认为,儒家伦理学有利于世界的稳定,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国社会, 故 A 项错误;儒家理性有利于抑制人们私欲膨胀,但这仅仅他推崇儒学的表象

11、,故 B 项错误;启蒙运动重视法治,而儒家思想强调德治,有利于丰富启蒙思想的内容,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儒家部分思想为启蒙思想家所利用,与中西思想融合无关,故 D 项错误。1018 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 ”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答案】A考点:权利法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受法律的限制

12、,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所以答案选 A。11.漫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列漫画体现的思想有利于维护本国5利益、解决贸易纷争、促进共同发展的选项是 ABCD【答案】A考点:国际贸易的纠纷,首先考虑的是本国的利益,在维护本国的利益下,也应该强调互利共赢,故选 A,中美不是零和游戏。BCD 三项都是强调各自的利益而忽视了对方的利益。12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主要的历史概念实际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

13、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光荣革命 B柏林墙 C斯大林模式 D巴黎公社【答案】A考点: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的理解能力。从题干分析可知,历史概念里面 隐含着作者的态度,在四个选项中,只有 A 项中的“光荣革命”符合题意, “光荣”的意思 是不流血的、和平的方式,故 A 项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2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5252 分)分)13.(27 分) 计量研究方法可以拓宽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苏联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表年 份1917192219261939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8%16%18%32%(1) 依据上

14、表,指出前苏联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8 分)(奥巴马说,中国的长城太好了。面对中国来的贸易船,他说,我们也建一个) 中国龙,先 救哪一个?奇怪的美元符号6材料二材料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材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2) 结合所学知识与历史方法说明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二?(4 分)材料三材料三 在 1830 年,中国产品占世界产量的份额(%)为 29.8,而此时的英国为9.5,美国为 2.4;到 1860 年,英国为 19.9,中国为 19.7,美国为 7.2;到了 1900 年,这一数据变为美国占 23.6,英

15、国占 18.5,中国占 6.2。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3) 将材料三的文字信息整理成直观的图示(或表格,项目顺序请按中、美、英顺序排列) ,并拟定一个标题。 (3 分)概括分析影响这些信息的主要因素。 (12 分)【答案】(1) 从 1917 年到 1922 年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减少,从 1922 年到 1938 年连续增长,其中 1926 年到 1939 年增长迅速。 (2 分)减少的原因:三年内战,经济困难。增长的原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恢复;两7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迅速实现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6 分)(2) 原因:能够基本看出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状况;(2 分)了解中国近代经济的地位及形成原因,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2 分)(3) 图表:(图、表任一均可,2 分)1830 年1860 年1900 年英国9.519.918.5美国2.47.223.6中国29.819.76.2标题:英美中三国产品占世界产量份额( %)的变化( 18301900年) (可以不要时间)(1分)主要因素:政治:英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对外掠夺对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