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094823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1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一)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竹里馆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 琴一边吹着口哨。在茂密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 只有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映照。1、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独坐弹琴长啸 高雅闲适、超凡脱俗宁静淡泊、悠然自得2、“幽”深“渲染了怎样的意境?幽静雅致春夜洛阳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 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1、如何理解首句“暗飞声”的“暗”字?不知笛声从何而来 指笛声断续、隐约笛声传来得突然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 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在一

2、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 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 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 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 键”之说?为什么?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 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岑参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 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夸张,“龙钟”是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 是沾湿的意思,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 亲之情。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 句所展现的画面。离开长安已经好多

3、天了,回头一望,只觉 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 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理?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 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 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 盾,你是怎样理解的?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 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传语”二字 ,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 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 情。晚春 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 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 飞。1、全诗抒发了作者是么样的情感? 恋春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 ”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拟人,赋予花木以人的性格,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芳斗艳 的美丽景象。3、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 ”“漫天作雪飞”的情景。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 飞舞,随风飘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