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794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德州市实验中学德州市实验中学 20162016 届高三届高三 1010 月份月考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 32 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1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2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 (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

2、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3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公田归贵族所有,私田归庶民所有B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C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D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4据山东东昌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 ”此记载反映出当地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达A B C D5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

3、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 。这主要说明2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C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6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 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 B C D7(英)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859 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

4、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 B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C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D广州被辟为通商口岸8读1871 年和 1881 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 ,该表反映出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1872 年1881 年增长率(%)棉纱(万担)5172244棉布(万匹)122411493122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91897 年 11 月 4 日,为庆祝慈禧六十大寿,上海道蔡钧带头举办了中国官方的第一次大型舞会。

5、舞会的参加者主要是在沪的外国人,中国官员女眷也循西例参加,陪同西人女眷,尽管她们没有跳舞,只是隔着帘子观看,这在当时实属破天荒之举。这说明当时A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C中国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10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A1839 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B1939 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3C1949 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D1999 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11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下

6、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A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国家干预政策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12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 到 100 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 ”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3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如 1935 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新进程”是指A国家干预经济 B福利国家 C自由放任 D市场经

7、济14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垄断组织形成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5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16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 ,一种是

8、“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 1 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4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17在 20 世纪 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

9、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1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唐代发明了曲辕犁唐代农业普遍使用曲辕犁B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C1904 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功课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D1951-1955 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 200 亿卢布增长到 409

10、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19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 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这一经济理论主张A自由放任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 D仿效计划经济20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5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

11、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21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22、1928 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23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

12、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24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25据统计,19491960 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 这一比值降至 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13、 “八字方针”的实施 B文革的破坏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26、 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 ”这一现象表明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627、在古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这表明A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B雅典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C雅典民主政治忽视个人利益D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以权谋私的现象28、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

14、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29、 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 ”后来建立的“新机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沙皇政府C工农苏维埃政府 D人民委员会30、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 ,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