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7670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 20162016 届高三上学期届高三上学期 9 9 月质量检测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考试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第一卷(选择题 共共 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

2、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 “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4、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

3、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5、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6、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

4、界文明汇合 50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2上说, “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7、17891848 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进程加快 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C洲际间联系加强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5、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9、下表为 20 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表中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年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1909191109056461919192189110321419291931205764053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10、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6、(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3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1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12、1953 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 ”此决议目的是 (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

7、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14、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5、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 ,认为当时人的发饰“

8、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4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 ,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16、1909 年, 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 、 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17、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

9、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18、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 ,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 1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

10、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19、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 “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 ,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 。他所批评的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20、1987 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 ,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11、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5第二卷(非选择题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共 60 分)分)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60 分。分。21、(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 ,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

12、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 ,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 ,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 年400 万贯10010041008 年450 万贯1131058 年700 万贯1

13、7510641068 年846 万贯2121077 年879 万贯2206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4 分)(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5 分)(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2 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2 分)22、 (12 分)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

14、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材料三 1913 及 1930 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磅)1913 年1930 年7本国纱线产额200000000982070800进口纱线额35800000022616000出口纱线额M43987064机器织机消费量15000000206913532手工织机消费量543000000753786204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