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664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5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七中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5 月份)月份)一、选择题(一、选择题(203=60 分)分) 1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Cl2(HCl)通入 NaOH 溶液中,洗气B NaCl 溶液(碘)CCl4,萃取、分液C KNO3溶液(NaCl)冷却结晶,过滤D Cu(Fe)加盐酸,过滤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 A二者均与 NaOH 溶液反应; 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易溶于水;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D

2、Fe 与盐酸反应,而 Cu 不能 解答: 解:A二者均与 NaOH 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食盐水来除去氯气中的 HCl,故 A 错误;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易溶于水,则加 CCl4,萃取、分液可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碘, 故 B 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冷却结晶,过 滤可实现除杂,故 C 正确; DFe 与盐酸反应,而 Cu 不能,则加盐酸后过滤可除去 Cu 中的 Fe,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 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选项 C 为解答的难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

3、难度不大2已知:(1)H2(g)+O2(g)H2O(g)H1=a kJmol1(2)2H2(g)+O2(g)2H2O(g)H2=b kJmol1(3)H2(g)+O2(g)H2O(l)H3=c kJmol1(4)2H2(g)+O2(g)2H2O(l)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c0 B bd0 C 2a=b0 D 2c=d02考点: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反应系数变化,焓变随之变化,反应方向变化, 焓变要变化符号; 焓变小于零的反应是放热的,大于零的反应是吸热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热化学方程式中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1)H2(g)+O2(g)H2O(g)H1=a kJmol1(2)2H2(g)+O2(g)2H2O(g)H2=b kJmol1(3)H2(g)+O2(g)H2O(l)H3=c kJmol1(4)2H2(g)+O2(g)2H2O(l)H4=d kJmol1水从气态变为液态,放热,所以(1)与(3)比较, (3)放出的热量多,焓变小于零的反 应是放热的,所以 0ac, (2)与(4)比较, (4)放出的热量多,所以 0bd,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系数变化,焓变随之变化,所以 b=2a0,d=2c0,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比较反应热及热量时注意正负号,

5、题目难度不大3据报道,科学家成功制得了 CO2的原子晶体(以下用 M 表示) 下列关于 M 的推断正 确的是( )A M 具有很高的熔沸点B M 容易汽化,可用作制冷材料C M 和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D M 是由 C 原子和 O 原子按 1:2 的比例所组成的平面网状的晶体考点: 原子晶体;同素异形体 分析: 依据题给信息:CO2是原子晶体,抓住原子晶体的特点和性质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 解:A、由于 CO2是原子晶体,所以具有很高的熔沸点,故 A 正确; B、容易汽化,可用作制冷材料的是干冰,是分子晶体,此为原子晶体,不易气化,故 B 错误; C、同素异形体制得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M 为化合

6、物,故 C 错误;D、结构类似 SiO2,所以由 C 原子和 O 原子按 1:2 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的晶体,故 D 错误,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原子晶体的性质,易错点为:原有二氧化碳气体或干冰与本题的 M(原子晶体)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区别,是两类物质,难度不大4下列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A (NH4)2S B Al2(SO4)3 C CsOH D HNO3考点: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分析: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部 分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铵盐中都含有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3解答: 解:A (NH4)2S 中铵根离子

7、和硫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 A 不 选;BAl2(SO4)3中硫酸根离子和铝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 B 不选; CCsOH 是强碱,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 C 不选;DHNO3属于酸,HNO3溶于水也能电离出 H+和硝酸根离子,但 HNO3是共价化合物, 分子中不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故 D 选;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键的判断,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是解本题 关键,注意铵盐中含有离子键,为易错点5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甲为无色,可由两种气态单质化合而成在一定条件下,甲能 与氧气反应生成乙;乙不溶于水,但能进一

8、步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甲溶于水后其溶液的 pH7,丙溶于水后其溶液的 pH7则甲和乙依次为( )A NH3、NO B NO2、NO C NH3、NO2 D NO、NO2考点: 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 推断题分析: 甲溶于水后其溶液的 pH7,可知甲应为碱性气体,为 NH3,与氧气反应生成 NO,NO 与氧气反应生成 NO2,溶于水后其溶液的 pH7 解答: 解:甲溶于水后其溶液的 pH7,可知甲应为碱性气体,为 NH3,与氧气反应生成 NO,NO 与氧气反应生成 NO2,溶于水后其溶液的 pH7,由此可知甲为 NH3,乙为 NO,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甲溶

9、液的呈碱性为解答该题的突 破口,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6下列反应原理和应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4Na+TiCl44NaCl+Ti 用金属钠与 TiCl4水溶液反应制取金属 TiB CO32+H2OH2CO3+OH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C SiO2+4HFSiF4+2H2O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D MgCl26H2OMg+Cl2+6H2O 工业上用点解氯化镁晶体制取金属镁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硅和二氧化硅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应用 分析: A钠投入到盐溶液中时,先和水反应; B碳酸是二元酸,碳酸根离子分两步水解,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 C氢氟酸和二氧化硅能反应生成

10、四氟化硅和水; D活泼金属采用电解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冶炼解答: 解:A钠投入 TiCl4水溶液中,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四 氯化钛再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单质 Ti,故 A 错误; B碳酸根离子分两步水解,第一步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所以碳酸钠第一步水解方程式为 CO32+H2OHCO3+OH,故 B 错误;4C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氢氟酸和二氧化硅能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故 C 正确; D镁属于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

11、属的冶炼、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 金属的活泼性确定金属的冶炼方法、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等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7将 4mol C 气体和 2mol B 气体在 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若经 2s 后测得 A 的浓度为 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molL1s1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molL1s12s 时物质 C 的转化率为 30% 2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化

12、学平衡专题 分析: 反应先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 v=计算 v(A) ;根据 v(A)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 v(B) ; 计算 A 的物质的量变化,根据方程式计算转化的 C 的物质的量,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 C 的转化率; 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B 的浓度变化量,进而计算 2S 时 B 的 浓度解答: 解:2s 后测得 A 的浓度为 0.6molL1,则 v(A)=0.3mol/(Lmin) ,故正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v(B)= v(A)= 0.3mol/(Lmin)=0.15mol/(Lmin) ,故错误;A 的物质的量变化为 2L0.6mol

13、L1=1.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转化的 C 的物质的量=1.2mol,故 C 的转化率=100%=30%,故正确;5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B 的浓度变化量= 0.6molL1=0.3mol/L,故2S 时 B 的浓度为+0.3mol/L=1.3mol/l,故错误,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注意反应速率的计算通常有定义法、化学计量数法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

14、反应C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D 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考点: 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 点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A淀粉和纤维素虽具有相同的表示式,但 n 不同,则分子式不同;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C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 D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解答: 解:A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虽具有相 同的表示式,但 n 不同,则分子式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A 错误;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故 B 正确; C蛋白质遇硫

15、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故 C 正确; D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淀粉的性质、蛋白质的性质和皂化反应,难度不大,注意蛋 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9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减少煤作燃料 造高工厂烟囱 燃料脱硫 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开发新能源A B C D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 而减少酸雨的形成,以此解答6解答: 解:减少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都可减少含硫物质的排放,可 减少二氧化硫的形成, 而造高工厂烟囱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即不能减缓酸雨污染,在已 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可以改良土壤,但不能减缓酸雨污染,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侧重于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