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946308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德与师爱北京教育学院|主要内容|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师爱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公正令人信任的师德要素|师能不可获缺的师德支撑|一、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现实提问|你思考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吗?你是如何思考的?|你思考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道德 吗?你是否内化了教师的道德?|(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素质|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 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 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 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 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 师的思想政

2、治素质、道德品行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与身心 素质等。|(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道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 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 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 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 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 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 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 |师德的核心结构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教 师职业自不例外。所谓干一行,爱一行 就是此意。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切 都无从谈起。因此,它是师德的基础。|教书

3、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 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师德 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来体现, 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 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 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 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 ,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这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就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 可。三个方面的任一方面的缺乏,对于 教师而言,都是“缺德”。|另外,这一核心结构也显然蕴含了中小 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师德外延 的其他方面。由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核心内容分别侧重于 师德的三个不同方面,从而

4、我们可以把它 们看成是师德的三个不同维度,它们共同 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师德空间 ”。每一个教师在任一瞬时的师德,都可 以看成是这一空间的一个“动点”。这一 动点的“三维坐标”为敬业,育人,师表 。动点的“轨迹”就是每一教师的师德历 程-“师德曲线”。|“师德曲线”,即表示着一个人民 教师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的“三维空间”中所走过的轨 迹。 |(二)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值得注意的现实提问|你认为师德的魅力从哪里来?|你想过学生为什么好模仿老师吗?|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 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 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 家提出的“为人师表”、“

5、以身作 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 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 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 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 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 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 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 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俗语: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就 是这么做的!|案例:北京的一位小学教师以前写板书 时,曾习惯于折断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 ,并潇洒地将其丢在地板上。时隔不久 ,他就惊奇地发现全班同学都尤而效之 ,学会了折断粉笔。从那时起,他意识 到了教师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植物有趋光性,学生也有向师性。|教师的人格之

6、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 影响力,是因为它具有直观示范性 的特点。|教师要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 言教”。(“教师背后的议论”说 明:教师不能有双重人格)|教师不仅在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 且在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 语言传授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灵 魂传授品格。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高尚人格的学生。|二、师爱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值得注意的现实提问|你爱学生吗?|你会爱学生吗?|你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我们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 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 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 这120名教师所教学

7、生进行调查: “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 答“体会到”的仅占10。|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 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何为真爱?|母鸡的爱与雄鹰的爱(翅膀下与蓝天上)|疾风的爱与细雨的爱(当众揭短与避短扬 长)|石子的爱与心弦的爱(不要在五月挥霍了 夏季;目的地与途中站)(前途怎会像黑板 ?)|每个学生都是一部书,都是一个故事,都 是一首诗|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衡|严而有方|严而有情|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 人的孩子是神圣! | 林崇德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 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 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

8、 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 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 爱就是师魂。” |案例: “三块糖”的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闪光的东 西,犹大海边的贝壳,俯拾即是。有一次,在校 园里,有位女学生受到高年级学生乙的欺负,男 学生甲挺身而出,保护这位女生,并挥拳打了学 生乙。校长陶行知见状上前制止:“不要打自己的 同学!”学生甲立即把再次挥起的拳头停住了。陶 行知对甲说:“请你下午四点到我办公室。”学生 甲准时来到校长办公室,低着头说:“校长,我错 啦!”并准备接受校长的

9、教训和批评。但是,他没 想到,校长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给他发了“奖品 ”:三块水果糖。陶行知笑着对甲说:“你能申张 正义,主持公道,很可贵。打了人,能接受批评 ,立即停手,这很好,应该奖励一块糖。让你到 办公室来,你准时来到,很守时,也应奖一块糖 。你能承认错误,有决心改正,还应奖一块糖。 请你收下这三块糖。我们的谈话到此结束。”以后 ,学生甲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陶校长“三块糖 ”的故事也在教育界广为流传,成为美谈。|“三块糖”的故事,反映了陶行知对学 生、对教育的爱。三块糖实际是传递这 种爱的媒介。当学生感受到这种爱时, 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爱是为师立教

10、的根基和必要前提,是达 到教育实效的“催化剂”。|爱,不仅体现为态度,也体现为能力、为 水平。|世界上只有两种爱是无需任何回报的, 即母爱和师爱。| 无名者|唯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二)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 它掷地有声!|当代教师至少面临三项主要责任:|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二)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班主任寄语|有人说,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种 思想;它收获行为;你播种行为,它收获习惯; 你播种习惯,它收获性格

11、;你播种性格,它收获 命运。班主任应该学会播种。|你认同吗?|有人说,班主任工作应该具备六心:爱心、热心 、细心、耐心、慧心、恒心。|你认同吗?|(二)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有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班 主任工作的关键是做一个有心人。|你认同吗?|有人说,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 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 ,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你认同吗?|有人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 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班主任应该是树人的楷 模。|你认同吗?|(二)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案例:她为何辱没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 职业|吴雯雯是温州市第七中学初二(

12、5)班的优 秀学生,平时比较文静,性格比较内向 。2005年10月,雯雯应班主任邱雪梅要 求到其家补习数学,同时有十余位同学 一起在邱雪梅家中补习,学费200元。邱 雪梅多次向雯雯催要,雯雯说待考试结 束到老师家拜年一起交时,邱雪梅显得 很不高兴。 |2006年1月16日13点05分,雯雯在家洗过 头后由母亲吴芙蓉将她送到学校参加期 末考试,进考场时被邱雪梅拦住,要她 把辫子扎好以后再进考场。雯雯到校外 小店买了扎头绳扎好辫子再回到学校时 ,老师以其已超过1点30分为由拒其进入 考场。1点35分吴芙蓉接到女儿打来的电 话:“妈妈,老师不让我进去考试。” 吴芙蓉放下电话,立刻赶到学校向门卫 说明

13、情况后进学校寻找,但找遍所有的 考场,均不见雯雯的人影,找到邱雪梅 询问,邱雪梅说:我叫吴雯雯去扎好辫 子再来考试,但现在时间已经超过,不 能入考了。吴芙蓉求邱雪梅说:我再去 找雯雯,如果找到了请让她进去考试好 吗?邱雪梅说:可以。但是,吴芙蓉一 直没有找到爱女雯雯。 | |15点37分,邱雪梅打电话给雯雯的父亲 吴立俊:“吴雯雯找到了吗?她今天没 来考试,语文成绩是0分。我先提醒你。 ” |22点25分,因为一直找不到雯雯,吴立 俊向警方报了警。凌晨时分,警方在九 山湖发现了雯雯的尸体,并在其书包里 发现了一封遗书。 |雯雯自杀后,吴氏夫妇要求校方承担相 应责任并在当地媒体公开道歉,校方提

14、出可给家属补偿7万元,但家属必须承认 吴雯雯之死属意外事故。双方协商不成 ,雯雯的父母吴立俊和吴芙蓉以温州第 七中学和女儿班主任邱雪梅老师“非法 剥夺考试权”、“管理不当”等为由, 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女儿死亡补偿 费、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和精神损 失费共计60万元。 |被告律师在代理词中称,迟到多少时间取 消考试资格,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完全是 学校教育自主权的范畴。依据获取的证据 ,完全可以认定本案是一起校外学生自杀 事件,与学校并无关联,学校依法不承担 法律责任,故而,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以 驳回。事实上,吴雯雯因未找到考场认为 迟到后离开学校。因此,原告要求学校承 担赔偿民事责任不符法

15、律规定,应予以驳 回。 |4月17日下午4时30分,法院进入辩论阶段 ,被告代理律师发言后,被告方来参加旁 听的五六十名老师代表竟然集体热烈击掌 喝彩。吴立俊顿时情绪激动起来,拍案而 起:“我的女儿含冤而死,你们还这么高 兴!良知何在?师德何存?” |据了解,当时庭审现场击掌喝彩的除了 温七中的数十名教师外还包括该校部分 领导。吴立俊告诉记者,他亲自看到该 校副校长和校办主任等人也在击掌喝彩 “大军”中,甚至温州市教育局有关领 导也在庭审现场并参与了击掌喝彩。|这个案例给了你何种感受? |这个案例给了你什么启示?|案例简析:她为何辱没了太阳底下最光 辉的职业|200元的连锁反应她在为谁做教育工

16、作 ?|未扎头发而被拒绝进入考场老师粗暴 地侵犯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受教育这一基本 权利。 | 未满16岁的学生因遭拒考投河自杀我 国当前学校及家长教育的盲区:只注重学 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及生存教育, 教育出的学生必然是高分低能,甚至连最 基本的生存问题都难以保护。 |迟到成为学校“不负责任”的理由规 定不应成为漠视生命的理由。|律师的辩辞赢得的掌声老师居然忘记 了师爱与责任|一个如花的少女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对 学校、对老师,对家长、对同学乃至对整 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沉痛,一个悲哀。然 而,这场祸事的肇事者却竟然是人类灵魂 的工程师,而这些工程师们在法庭上的“ 掌声”更让人们愤怒。高质量的教育离不 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教育事业 的希望所在。同样,同情与宽容也应该是 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愿这“掌声” 能警醒更多的麻木与良知 |值得深思的感叹:为了救救孩子,先救救 老师吧!|(二)没有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