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500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化学月考试题二化学月考试题( (实验班实验班) )第第卷卷 (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5656 分分) )一、选择题(共 56 分,110 每小题 2 分,1122 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吸热反应中

2、破坏反应物的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3.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B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发生移动C改变浓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D催化剂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必引起平衡常数的改变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A 的生成速率与 C 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C、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 的浓度之比为 1:3:25.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

3、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D.纯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6.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2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B.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C.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下降D.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约为 0.001mol/L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已知:1()( ,)1.5C sC sHkJ mol,石墨金刚石,则金刚石比石

4、墨稳定C在kPa 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285.8kJ/molD在稀溶液中:+(aq)+OH-(aq)H2O(l) H=-57.3kJ/mol,若将含 1molCH3COOH与含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3kJ8.在一定条件下,将 X 和 Y 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 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YX nn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X,Y 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A2XY3Z B3X2Y2ZCX3YZ D3XYZ9.合成氨反应

5、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合成氨工业的生产流程如下:关于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混合气进行循环利用遵循绿色化学思想B合成氨反应须在低温下进行C对原料气进行压缩是为了增大原料气的转化率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1/2,当达到新平衡时,C 的浓度为原来的 1.8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A.m+np B.A 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 的质量分数增加 11.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已知在 25时:则 2

6、 5时 1 mol CO 与水蒸气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H 为:( )A.+41.kJ/molB.-41kJ/molC.283kJ/molD.-131kJ/mol12.依据下表判断 CH3CH3 CH2=CH2+H2的反应热为( )化学键CHCCCCHH键能(kJmol-1)414.4615.3347.4435.3A.125.6kJmol-1B.-125.6kJmol-1C.46.1kJmol-1D.-46.1kJmol-113.对可逆反应 2A(s)3B(g) 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增加 A 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

7、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 (正)、v(逆)不变 增大 B 的浓度,v(正)v(逆)加入催化剂,B 的转化率提高A B C D14.化合物 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 48 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 16 min 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 molL1min1和 2.0 molL1B2.5 molL1min1和 2.5 molL1C3.0 molL1min1和 3.0 molL1D5.0 molL1min1和 3.0 molL115.I2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

8、aq)I(aq)I3(aq)。某 I2、KI 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一定条件4系如右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I2(aq)I(aq)I3(aq)的 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状态 A 的c(I2)大16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

9、;H1160 kJmol1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CH4(g)2NO2(g)=N2(g)CO2(g)2H2O(l);H867 kJmol1B.CH4催化还原 NOx为 N2的过程中,若x1.6,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2 molC.若 0.2 mol CH4还原 NO2至 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 173.4 kJD.若用标准状况下 4.48 L CH4还原 NO2至 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2 mol.17.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1,已知 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

10、入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上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 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 SiCl4为 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 QKJC.反应至 4min 时,若 HCl 的浓度为 0.12molL-1,则 H2的反应速率 0.03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 时,生成的HCl 通入100mL 1molL-1的 NaOH 恰好反应18.在 10L 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体构成可逆反应体系,某温度下,A、B、C 三者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而 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4

11、min 时,A 的平均的反应速率为 0.01molL-1min-1B.由 T1向 T2变化时,vv正逆C.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5D.其它条件不变时给平衡体系加压,达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增大19. 有可逆反应mA(s)+nB(g)pC(g)+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 的质量分数增大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 A 的量,有利于提高 A 的转化率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是m+n”或“=”)0。(2)利用工业废水中的 CO

12、2可制取甲醇,其反应为223COH催化剂 32CH OHH O。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为探究用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和 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 CO2和 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1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2()v H.9图 1图 2(3)工业上可利用甲醇部分氧化法制取氢气。在一定温度下以2/Ag CeOZnO为催化剂时原料气比例对反应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图 2 所示。在制备 H2时最好控制23()/ ()n On

13、 CH OH=高二化学参考答案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实验班实验班) )1.D 2.D 3.B 4.C 5.B 6.D 7.D 8.D 9.B 10.B 11.B12.A 13.B 14.B 15.B 16.C 17.D 18.C 19.B 20.A 21.C 22.D23(每空 1 分,共 4 分)a、b c、e 233H SOHHSOA 2 33HSOHSOA3 3()3Fe OHFeOHA24(每空 2 分,共 8 分)24( )( )HCl gO g 222( )2( )ClgH O g 1115.6HkJ mol 31.4 强25(每空 2 分,共 10 分)(1)2 COkCO 0.2/(min)molL(2)D C(3)A26(每空 2 分,共 14 分)(1)0.03 1 60%400H:O:H10(2)平衡 大于 c b 27.(每空 2 分,共 8 分)(1) (2)2232( )3( )( )( )CO gHgCH OH gH O g 50/HkJ mol 0.225mol/(Lmin) (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