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204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 2015-2016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中国古代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夏商以来,开始了“家天下”。(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宫位世代相传)以为礼”。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

2、。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那些担任王重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东汉末,由于“天下兴

3、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其具体做法就是各州郡县的地方长官,将本地的人才按照几种不同的等级推荐上来,政府据此授以官职。应该看到,九品中正立制之初,具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隋唐之后,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所谓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它的基本特点: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了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明清时期,科举制达到了极盛。作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学校

4、储才以应科目,而科举必由学校。这种“学校科举”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但由于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加上八股文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所以科举制也开始走向没落。1904 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便宣告终结。(节选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删改)21下列各项是对我国不同时期选官制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原始社会时期,考察选拔官员主要依据的是被选者个人的品行与才干。B“古我先王亦惟图任人共政”,夏商以后的“家天下”时期,担任官职的大小贵族有一部分遵照

5、嫡长继承的原则相袭,确保世代垄断官职。C“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战争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政府选拔官员困难,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完全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D“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用考试的方式按照规定所写文章的好坏来选拔官员,是科举制与以往官员选拔制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以后的依据考试成绩而不论出身来取士的科举制,是对以往门阀势力限制人才的一种有效突破。B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需要而逐步建立的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宣告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C秦汉以来建立的以个人德行才能为衡量标准的察举制,使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日

6、趋规范化,确保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D相比起“天下为公”时期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家天下”时期开始的任人唯亲的世袭制是一种明显的历史倒退,没有任何历史意义。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自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的不同需要,发生着相应的变化。B从最初的禅让制到最后的科举制,不难看出,无论在哪个朝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都是统治者极为看重并着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C选官制度的改变与更替,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中对个人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的要求始终是第一位的。D相比于我国古代其他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形成的时间最晚,它持续的时间最为

7、长久,其人才选拔机制是十分先进的,对我国近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远。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注,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3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

8、县男。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

9、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 “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注渐:(疾病)加剧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宗幸东都 幸:帝王亲临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考虑

10、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3 分)( )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蔓草难图,渐不可长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宰相下狱,理不可全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4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D裴炎被弹劾逮

11、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3 分)(2)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3 分)(3)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 “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4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不 见 (唐)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8请

1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 分)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两种并作赏析。(6 分)(三)、默写(6 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_。 (2)_,羡长江之无穷。(3)人生如梦,_。 (4)可堪回首,_。(5)总角之宴,_。 (6)亦余心之所善兮,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25 分)钱学森的遗产(节选)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

13、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5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

14、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1950 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

15、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他开始审视中医,“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1958 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