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哲学观点简述.doc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05KB
约13页
文档ID:5094119
哲学观点简述.doc_第1页
1/13

若干重要哲学观点简述一、过程与结果 思想1: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俗话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比如小学有个结果,中学也有个结果,这些结果只是人生大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 “长亭更短亭” ,驿站后还有驿站个体人生这个大过程又从属于人类历史这个更大的过程,而人类历史也只是宇宙时间上的一小段为此,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

什么样的内容才算充实呢?自古迄今,界定甚多,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其中某一点上的成功而停止奋斗错把一个驿站当作人生这列火车的终点站,那只能有一个结果.我们人生的意义到此结束北宋“三苏”之一苏辙,后半生“筑室于许” , “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中国文艺词辞典》)这样的生命有何意义可谈 ?其实,死——这生命的最后一个站台,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意义的终点,因为死只是更大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的驿站而已生命停止了,有了一个结果,但人生的意义却可以永恒,是的,人生的意义正是永恒!看苏格拉底、看鲁迅,他们就是这样思想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阐释: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曰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论持久战》 ,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

这一论断引导国人正确地认识到抗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历史证明,伟人的论断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超前的当时抗战十月,国内有两种观点:一是中国必亡论,一是中国速胜论这两种对抗战的过程和结果的认识无疑是错误的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抗战发展过程中的波折和复杂,或夸大或缩小了抗战的波折和复杂思想5: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阐释:有一本畅销书,纸张不多,价格却不菲,书名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本书凭什么征服得读者?其实就是凭“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么一个哲学思想我们现在拥有了奶酪并不等于明天你也还能拥有这些奶酪,因为世界每天都在运动变化中我们要想持久地拥有新鲜的奶酪我们就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的变化 “刻舟求剑”中那个“可爱”的古人想以“不变应万变” ,结果眼睁睁地丢了自己的剑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要做守常者,谁就是失败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以此为哲学根据的思想6:有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过程的内容充实,结果也充实形式和时间意义上的过程带来消极的结果阐释: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谁违背,谁将受到惩罚种瓜固然可以得瓜,种豆也固然可以得豆,但张三与李四的瓜豆收成却有差别。

为何?原来二人种瓜种豆的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张三勤施肥,勤锄草,瓜豆的收成自然好些;李四“无为而治” ,结果当然也有些“无为”了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任何投机的过程都没有好结果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达到一个结果的过程只有一个,没有捷径捷径其实就是一种内容最符合规律的过程二、整体与部分思想1:整体和部分互为条件整体南若干部分组成,部分从属于整体阐释: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或整体或系统的观念.“全国一盘棋”就是全局观念的表现1936年7月1 6日,芦沟桥事变前1 2个月,美国记者斯诺同毛泽东有这样一段问答: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有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 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毛泽东的回答便体现了整体观念,他是把抗目放到国际大形式下审视的.而非仅立足于中国国内尤其是第三个条件,毛泽东看到了敌国中的积极力量,更体现伟人的哲学思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说的就是整体观念不够思想2:整体中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不可或缺,甚至起决定作用。

阐释:上面毛泽东的回答已体现了整体中部分主次作用有不同的思想条件有三方面,但主要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大联合后来上海抗日时,有些人说:“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 ”把抗战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国援助上面历史最终证明,这种没有看到抗日整体中主要抗日力量的观点是荒谬的同样,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其中的“一着”也是整盘棋局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思想3: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就有变化阐释:“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昭君一生的改变仅仅因为一张画画师毛延寿因昭君未贿赂他,在画像时给点了一颗痣.以致昭君不能得皇上临幸. 最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正如莫泊桑在其小说《项链》中所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人生是一个整体,一件细小的事只是人生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一小部分却能改变整个人生当然,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虽也有变化,但本质还是“涛声依旧” 昭君便是蓬头垢面,恐怕也难掩其国色的思想4: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阐释:佛说,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这是对的,部分总要依赖整体才能长久。

但是,这并不等于部分就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了,由每一滴水汇聚而成的大海的颜色是蔚蓝的,但每一滴水却是无色的,而浪花却是洁白的无论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 ,还是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无论梁漱溟的《中国的精神》 ,还是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 ,都说了中国人共同的或优或劣的品行,但我们还是明显区分得出来,重庆人与成都人,山东人与湖北人,新疆人与西藏人……为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当然,如果部分的独立性太强,或太特殊化,那就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这个部分被整体扼杀或消灭,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在现代经济大文化中走向没落,属于此类;一是这个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整体,诗中分离出词,诗词又衍生曲,属于此类;一是这个部分最终改变了整体,使整体更凸现这个部分的特征,一种思想改变一个时代,一个人的精神成为民族的象征,属于此类为此,我们每个人要坚持有价值的个性,而不搞毫无意义的特殊化思想5:系统的整体不仅大于任何部分,而且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阐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为什么呢?三个和尚这个整体没有系统化,三个人的力量给“内耗”了。

柏杨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相反,这三个人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最优化的系统,这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比他们每个个体或他们个体相加的更大的力量现代企业中,尤其强调管理,其实,无论哪一种管理思想其核心都是希望企业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部门能够最优化的组合,从而使整体发挥最大功能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能使自己与整体保持和谐,发挥个体的最大功能三、原因和结果思想1: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阐释:毛泽东形象地将这个思想表述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黑格尔说.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想,这个 “理”就是凡事存在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那佛教就不可能不给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带来影响同样,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也不可能没有其历史原因流星从太空划过,只是偶然的一瞬,但这一瞬的偶然背后却有必然的原因思想2:因果地位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转换,相互作用阐释:“风生”是“树动”的原因,而“树动”这一“风生”的结果又是“花落”的原因。

可以这样说,世界就是在无限的因果联系中而教育和经济就是互为因果的: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了,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战后的日本“勒紧裤带办教育” ,最后换来日本经济的腾飞;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也应该加大对教育的经济投入思想3: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阐释:一个原因可以导致许多结果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就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终身制等多种结果一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造成的灾难哪里仅仅是经济的滞后呢?民族的文化,国民的灵魂……许多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影响是长期的、深重的有时,一种原因还会同时带来正负两面的结果同是核裂变,一方面可以造成巨大威力的核爆炸,一方面又可造成核辐射同样,一种结果也可能是多种原因所致李白丰富多彩的诗篇,既是其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更是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名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果2003年 SARS 的产生的原因就是复杂的、多样的,环境污染,领导渎职,民众陋习,等等同样,造成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多样的,经济的,教育的,心灵的,民族的,国际的,等等因果关系的复杂多样,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谨慎周密。

四、必然与偶然思想1:必然与偶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伴随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阐释:种瓜只能得瓜,得不出豆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种瓜没有得到瓜或得到的瓜太下,(因为气候、土质、肥料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偶然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诗句里包含了季节更替的必然如果今年的春天和冬天一样冷,那就是偶然,因为春天总是气候变暖的季节有心栽花花不发,不必忧愁,那只是偶然,你只要再栽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不必欢喜,那是必然,因为柳树本身耐旱、生命力强我们看待事物,万不可把偶然的当作必然的,像“守株待兔”里的农夫一样兔子是有撞上树干的可能,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一种偶然,兔子更多的时候是远离树干,远离是一种必然的方向有人在生命里摔了一跤后就起不来,这就是错把失败当成人生的必然,败倒在“偶然”的脚下了生活中,确有人因偶然的因素而改变命运,但更多的人却是“有怎么样过程,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第七次跌倒,第八次站起来 ”奋斗的人生中,我们要坚信胜利的必然思想2:偶然中包含必然的因素,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和必然可以相互转化。

阐释:“无巧不成书” , “巧”就是偶然,但如果书中的某一情节“偶然”得与书中人物生活实际悖离,那读者会说这书写得失真了,因为偶然中缺少了必然黛玉归天与宝钗出闺发生在同一时间,一边是鼓乐喧天,笙歌缥缈的热烈,一边是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的凄凉,这是偶然,但是黛玉疾病一日重似一日的“多病身” ,再加上得知心爱的人已另有他属而滋生的“多愁”心黛玉之死日不远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