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和运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094114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和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和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和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和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和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和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和运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 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 要社会支柱,以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陷入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原因?A、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 B、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民国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 ,乃是“万国灭种之病根”。“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 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 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

2、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这个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 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1915.9 陈独秀 上海 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1917.1 编辑部迁至北京)(1918.1 由陈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陈独秀青年杂志发刊词:“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 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之所以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清除旧思想方面,“伦理问题不 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国民性不改造,“不但共和 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提出:“破除迷信”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

3、 ,破坏陈腐学说之图图”,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凡是无用 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两大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 学。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前贤”,去刺破旧中国的脸, 去揭穿旧道德旧教条的丑态。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揭露和控诉 ,使反对“吃人的礼教”成了许多人的共同呼声。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胡适对白话文的提倡。新文化运动基本口号 民主和科学( 新青年 ) 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为此,“一切政 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在陈独

4、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 “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强调要 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罗素的新唯实 主义这类用某些自然科学成果装饰起来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 体系,他也认为是科学。) 目的: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 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由于孔子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 与“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所以,新文化运动的 倡导者们认定,为了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 障碍,必须对孔学进行批判

5、。为此,大声疾呼:“儒教不革命、 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 事,惟此为大已吁! “。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 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 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 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陈独秀 “孔学优点 ,仆未尝不服膺”。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 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 地位,

6、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 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 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 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 是无法遏制的了。因此,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 的,革命的。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第一、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 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 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第二、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 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

7、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 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利,社会环境产生的思 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 神,他们使用资产阶级的方法。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 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 所怀疑和保留了, 原因: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 充分地暴露出来。陈独秀:“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 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 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 无容讳言者也。”第二、一战以极端的形

8、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 不可克服的矛盾。李大钊:“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 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新文化 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 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合宜的土壤。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分成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 )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 改造;另一部分人(如胡适)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

9、产阶级民主主义转 向社会主义的?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 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 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 的传播。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 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 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1918 年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认定资本主义文明“ 当人盛极而衰之运” , “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 大之变动”。同年 11 月、 12

10、 月 庶民的胜利 、 Bolshevism 的胜利 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 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 年 9 月、 11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把马克 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 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篇 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而且得到 了基本正确的阐释。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五四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 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 年

11、 5 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 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 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 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陈独秀说,十月革命 以后,“中国人也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 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 毛: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 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 海之间

12、,发生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从 6 月 5 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 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 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 20 多个省区、 100 多个城市。6 月 10 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 、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 月 28 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 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一识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一识的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 笼统的排外

13、主义的斗争。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 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 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 从1919 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 工人运动的结合。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打破了对于资本主义列 强的幻想。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 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工 作和组织工作。他们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因次,成了中国革命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