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030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2016 届高三上学期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单项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第 I I 卷(单项选择题,共卷(单项选择题,共 3030 分)分)一、(一、(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引擎 妨碍 自动挡 络绎不绝 水涨船高B 泔水 花卉 白癜风 震聋发聩 山青水秀c 法治 斡旋 新常态 贪脏枉法 共商国是D 儒雅 浮躁 联锁店 仗义疏财 集腋成裘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

2、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出乎意料,周汉民没有_,反而对敏感的区内金融改革试点畅所欲言。他坦言自贸区的细则很快就要出来。从“巨头”到“中产” ,以战略转型为名义的裁员正在全球进行。而在国内,尽管大多企业对裁员_,但也有门户网站传出了有关企业“瘦身”的消息。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涉及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_,更不能退避三舍。A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 讳莫如深B闪烁其辞 讳莫如深 含糊其辞C讳莫如深 闪烁其辞 含糊其辞D含糊其辞 讳莫如深 闪烁其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今的日本,具有一种令人可怕的“现代野蛮”性格和精神:它表面上对谁都毕恭毕敬,能屈能伸,骨子里却

3、是一个有仇必报、对谁都不服的极具仇恨情结的民族。B.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2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C.目前,欧州的人均阅读量不仅超过了中国,而且韩国、日本的人均阅读量也远远超过了中国,这一境况令人担忧。D.2015 年备受期待和瞩目的情感剧何以笙箫默改编自顾漫的同名小说,并由顾漫亲自创作剧本,该剧在播出后获得一致好评。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古代法律中 , , , 。 , 。 ,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法制的原则。汉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法典

4、的核心内容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礼占有重要位置以其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礼法合流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体系“为政先礼,礼为政本”A B C 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57 7 题。(题。(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中国人的姓与名中国人的姓与名余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 14 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1876 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

5、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3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

6、,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

7、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

8、,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未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5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

9、鲜、日本等国。4B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C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D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B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

10、。C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明。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 14 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由此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B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C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

11、明”。D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81010 题。题。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御黄河七墅。巡抚李侃荐于朝。阿鲁出寇延绥,命充游击将军赴援,战孤山堡,败之。寇再入,战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水磨川,皆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充副总兵,镇守宁夏。九年以将才与周玉同荐。十二年擢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甘肃。5黄河以西。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

12、通为边患。玺请“复画疆域,召集诸番,谕以界石废,恐官军欺凌诸部,今复立之,听界外驻牧,互市则入关。如此,番人必听命,可潜消他日忧”。帝称善,从之。十七年进署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解兵柄,故有是命。初,哈密为土鲁番所扰,使其将牙兰守之。都督罕慎寄居苦峪口,近赤斤、罕东,数相攻,罕慎势穷无援。朝议敕玺筑城苦峪,别立哈密卫以居之。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十七年召集赤斤、罕东将士,犒以牛酒,令助罕慎。罕慎合二卫兵,夜袭哈密及刺木等八城,遂复其地,仍令罕慎居之。事闻,奖劳,赉金币。已,罕东入寇,玺御却之,请兴师以讨

13、。帝念其常助罕慎,第遣使责谕。明年,北寇杀哨卒,玺率参将李俊及赤斤兵击之于狼心山、黑河西。多所斩获。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玺习韬略,谙文事,勇而有谋。廷臣多称之。在边二十余年,为番人所惮。弘治元年卒。赐祭葬,赠恤有加。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二)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鲁出寇延绥寇:侵犯 B听界外驻牧听:任凭C帝称善,从之从:听从 D玺御却之却:后退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B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C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

14、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D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玺是明朝军事将领,他熟悉韬略,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被不断推荐、提拔,先后镇守山西、宁夏、甘肃等地区二十多年,番人十分畏惧他。B为消除可能产生的边患,王玺向朝廷建议在疆界重新立界石,然后召集诸番,告诉他们驻留放牧必须在界石外,互通贸易时则可入关。C成化十七年,王玺升为代理都督同知。当时,他以都督佥事的身份任总兵官,而另一将6领鲁鉴以代理都督同知的身份为参将,他担心难以调度管束,便请求解除鲁鉴的兵权。D王玺召集、犒劳赤斤、罕东的将士,他们协助罕慎收复了哈密

15、,捷报传到朝廷,朝廷给予王玺褒奖、赏赐,却没有提升他的官职,后经过他的申诉,朝廷任命他为都督同知。第第 IIII 卷(表达题,共卷(表达题,共 120120 分)分)共共 4 4 大题,大题,1010 小题小题四、(四、(2727 分)分)11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0 分分) )(1)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5 分)(2)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5 分)1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111 分)分)原州城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呈张贲从事魏野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注:原州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