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013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 20152015 年春高二下期年春高二下期 4 4 月月考月月考语文试卷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4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丑在文化中的位置张法丑是一种文化现象,为文化所规定。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一便是感性形象。美学就是从感性形象方面去把握文化的。美学对感性形象的把握有两套方式,第一套分为正常、美、丑。第二套由第一套发展而来,分为(由美而来的)美感、(由悲而来的)悲感、(由丑而来的)喜感。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与第一套分类相关。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

2、常的畸形形象。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就随之产生出来。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呈为多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那么,丑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说:“无形式的质料自身即丑。”即在客观上,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说:“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即从主体上说,当面对一个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不完善的感性形象时,就产生了丑感。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丑是不成功的表现。”即当人制作文化物品或艺术作品时,没有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意图,这物品和作品就是丑。这三个方面

3、虽然是从美学上得出的,但这里以文化的角度观之,由此,可得出丑的两个特点:其一,丑是对于正常的负方面的偏离;其二,丑的偏离是无奈的结果。丑的中文字源是胼指手的畸形。在远古,恶与丑字义相通。说文解字说“亚(恶),丑也。象人局背之形”,即身体畸形。丑后来为“醜”,由“酉”与“鬼”组成。酉是秋收冬藏之象;鬼是生命消逝之变。在与生命的理想(生)和自然的理想(春)的比较中,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在原始图腾观念里,那些模仿反刍动物把门牙拔掉的部落,那些把鸟的羽毛插入自己的嘴唇、耳朵、鼻中的部落,是主动的变形,因此不是丑,而是与图腾相联系的怪。而手之畸形、身体畸形,都是无奈的结果,因而是丑。丑不仅在美学中

4、被建构,而且在文化中被建构,从而在与正常、美、丑相关联而获得自己定义的同时,又与美一道,与文化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相关联。当真假善恶以形象的方式呈现2出来时,会被进行美学感受和审美判断。形象的真假善恶也会影响到是美感还是丑感的美学感受,文化要借助于美感与丑感去实现自己认为的真与善,去批判自己认为的假与恶,从而美丑的运作具有了文化的功利性,又从而如何把握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关联与区别,变成了一个甚有争议的问题。从文化的角度看,因为有丑,文化产生了对丑进行“矫正”和“救助”的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美容行业、健身行业、礼仪训练、道德规训、艺术欣赏、心理治疗这些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内蕴含着非常复杂的内容,这里不

5、展开论述。而从本文的角度讲,文化自身的形象美感同时也关联着公序良俗,我们应力求从正面让丑转化为正常或美,从负面防止丑流向可悲、可恶。因而,对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来说,美和丑的理论甚为重要。1(本题 3 分)下列关于“丑”的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丑是一种为文化所规定的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的形象。 B.丑与恶两个字在远古时代字义是相通的,两个字的中文字源都是胼指,也就是手的畸形。 C.在对丑进行矫正和救助的行业体系和文化行动中,丑的理论和美的理论都是十分重要的。 D.丑在美学中与文化中的被建构中,又与美一道,与文化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相互关联。2(本题 3 分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社会生活中如果确定了正常的标准,那么丑与美便随之而来,并且不断地被建构和解构。 B.我们应该力求从正面让丑的转化为正常或美,因为文化自身的形象美感也关系着社会秩序。C.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一个不完善的感性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人就会产生丑感。 D.远古时代,那些模仿动物把门牙拔掉或者把鸟的羽毛插入自己耳朵的行为都是属于丑的行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部丑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地建构丑,以及产生因丑而成的各种审美类型的历史。 B.化丑为美,化丑为悲,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丑的每一种转化,都是一种文化的建构。 C.一个形象的真与假

7、、善与恶会影响人们的美学感受,从文化上说美丑的运作不具有功利性。D.从目前来看,如何把握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关联与区别,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4(本题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3苏东坡突围(节选)余秋雨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

8、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接来家人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多喝,怕醉后失言。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

9、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就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

10、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4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

11、,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1)结合全文,简析苏东坡到黄州后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2)结合你的体会,分析“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这

12、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为什么苏东坡在黄州那样艰苦的环境里能够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样名传千古的作品?(4)结合全文,谈谈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27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

13、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5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5(本题 3 分)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14、.余谪居于黄 谪:降职。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6(本题 3 分)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 ”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晚乃遁于光、黄间A.B. C.D.7(本题 10 分)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

15、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注】苏轼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

16、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9(本题 4 分)“人生几度新凉?”一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10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其一)(2)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有日月朝暮悬,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关汉卿窦娥冤)四、语言知识基础:四、语言知识基础:(23 分)12(本题 3 分)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谛听(d) 沉吟(yn) 不妨(f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