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3403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试卷(12月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5 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高一(上)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月考物理试卷(12 月份)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4 分,有分,有 选错的得选错的得 0 分)分) 1(4 分)(2010 秋呼兰区校级期末)关于对运动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

2、体速度的原因 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得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 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2(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 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 v 击中靶心,v 是平均速度 3(4 分)(2011南昌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 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 t2=2t1,则( )

3、A在 t1时刻,乙物在前,甲物在后B在 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乙物的加速度大于甲物的加速度D在 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4(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 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5N,7N,8 N B5 N,1 N,3 N 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 5(4 分)(2012 秋金东区校级期中)一物体自空中的 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抛出, 1s 后物体的速率变为 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在 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 A 点下方,速度方向向

4、下 C正在 A 点,速度方向向下 D在 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6(4 分)(2012 秋聊城期末)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这两个力合力为零2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 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7(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 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 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5、,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则(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2(m+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1mgC无论怎样改变 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D当 F 远大于 2(m+M)g 时,木板做加速运动 8(4 分)(2010 秋天津期末)“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 高空 P 点自由下落,图中 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度位置,c 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是人静止 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 P 点下落到最低点 c 点的过程中( )A人在 Pa 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在 ab 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 bc 段绳的拉

6、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D在 c 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9(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球与弹簧和水平细线 相连,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 P,Q球静止时,中拉力大小为 F1,中拉力大小 为 F2,当仅剪断,中的一根的瞬间时,球的加速度 a 应是( )A若断,则 a=g,方向竖直向下B若断,则 a=,方向水平向左C若断,则 a=,方向沿的延长线D若断,则 a=g,方向竖直向上310(4 分)(2007台州三模)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 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

7、度 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 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分别为( )Am=0.5kg,=0.4 Bm=1.5kg,=Cm=0.5kg,=0.2 Dm=1kg,=0.2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18 分)分) 11(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 1 中的示数为 N (2)如图 2 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 F 表示两个分力 F1,F2的合 力,用 F表示 F1和 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 (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 事实的 12(14 分)(20

8、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图 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 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 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 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 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4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 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

9、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 是否做匀速运动 (2)图 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 为 7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 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 计时器的工作效率为 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 a= m/s2,打下“E”计数点时物体的瞬时速 度为 vE= m/s(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某位同学通过测量,把砂和砂桶的重量当作小

10、车的合外力 F,作出 aF 图线如图 3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 O 的原因是 ;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三、计算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小题,共 42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 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解答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解答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 位)位) 13(14 分)(2014 秋沈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 知 AB 的质量分别为 mA=10kg,mB=20kg,AB 之间,B

11、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 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7,今欲用外 力将物体 B 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 F 的大小取 g=10m/s2,sin37=0.6,cos37 =0.814(1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 F=100N 水平推力作用下车厢沿 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 37角,球,长方形物体都 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 1kg长方形物体与车厢底部动摩擦因数为 0.8,长方形物体的 质量为 2kg,车厢质量为 5kg(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长方

12、形物体和车厢间的摩擦力 (2)车厢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5(1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5kg 的 物体,它受到水平方向 25N 的拉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53 角斜向上的 50N 的拉力时,(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第 5s 末的速度大小; (2)第 2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562014-2015 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高一(上)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月考物理试卷(12 月份)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

13、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4 分,有分,有 选错的得选错的得 0 分)分) 1(4 分)(2010 秋呼兰区校级期末)关于对运动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得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

14、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 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学史 分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到: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牛顿在总结伽利 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解答:解:A 项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得到: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故 A 正 确B 项牛顿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故 B 正确C 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有 力就运动,没有力就静止故 C 正确D 项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得出的结论是: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 D 正确故选 ABCD 点评

15、:本题考查对力和运动关系理论的理解能力要理解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或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2(4 分)(2014 秋齐河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 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 v 击中靶心,v 是平均速度 考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物体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能大致的描述物体的运 动快慢,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而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时或某一位 置时的速度 解答:解:A 项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故 A 错误;B 项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故 B 正确;C 项火车经过一段路的速度是 平均速度;故 C 错误;D 项子弹击中靶心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平均速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3(4 分)(2011南昌校级模拟)如图表示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 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 t2=2t1,则( )7A在 t1时刻,乙物在前,甲物在后B在 t1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