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0933818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科备考的个视角(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历史科高考命题的 十个视点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黄牧航 深圳2006.10.2007年历史科高考命题的十个视点n命题内容n教材版本n学科体系n命题技术n题型n难度和区分 度n史学方法n评分技术n时事热点n选修课第一个视点:命题内容变化的核心“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1. 选择题会更多地呈现新材料、 新情景。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 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 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 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A.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B.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C.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 设D.中国人民

2、、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 国2. 材料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 教材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 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摘自礼记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摘自礼记 材料三 羹之有菜者用木夹,其无菜者不用木夹。( 木夹,筷子)摘自礼记材料四 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 息。(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3. 问答题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 完全不一样。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主持编修了四库

3、 全书。同一时期法国的狄德罗主编了 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 请回答: (1)分别简述这两部巨著出现的社会背景 。 (2)编撰这两部巨著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 么? (3)两部巨著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二个视点:教材版本1.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两个版本的 差异,学生则没有必要。2. 主要是寻求思路和观点的差异 ,而不是知识点的差异。n例:土地私有制的意义人教版:佃农产生契约关系发展岳麓版: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发 展3.对于不在使用的另一个版本教材,教师 可作为史料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 n例: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 岳麓版:(英国)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 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

4、共进共 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进行选举。 人教版:责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 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第三个视点:学科体系n例:如何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这个问题一定要从经济史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解 释。 第四个视点:命题技术1.选择题的命题技术从考查识记 能力为主向考查理解、分析、比较、 综合等多方面能力发展依据1: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新课程 考试大纲n获取和解读信息n调动和运用知识n描述和阐释事物n论证和探讨问题依据2:教材多样化的必然结果n例:历史课程标准的表述:“欣赏 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 解这些

5、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 术价值。” 传统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识记 下列美术家中,不属于印象画派画家的是 A. 安格尔 B. 莫奈 C. 梵高 D. 高 更新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 19世纪60年代,印象画派兴起,对其产生 的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的发展 B. 画家认识到户外写生、亲近自然的重 要性 C. 画家对传统禁欲主义思潮的反叛 D. 画家强烈要求体现个性风格2.材料题的命题技术材料的功能 不是印证教材的观点,而是学生提取 信息、得出结论的依据例:06高考28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人工作和生 活状况的哪些信息?(不得摘抄原文) (2)结

6、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英 国政府制定1802年工厂法条例和1834年 济贫法(修正案)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评价英国政府在解 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3.问答题的命题技术体现不同 能力种类的考查n比较能力:29题(百科全书 题)n分析能力:30题(民主共和国 与封建王朝的根本区别)n识记能力:31题(尼克松主义 )第五个视点:题型材料题和问答题的界 线逐步淡化,题型的改革 方向是以能力分类,而不 是以形式分类29题: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主持编修了四库 全书。同一时期,法国的狄德罗主编了百科 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30题: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 预测,它必将被一

7、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 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 31题: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 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义务, 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 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 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 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第六个视点:难度和区分度1. 0.620.63是最理想的难度n问题:命题者如何控制命题 的难度?2在历史科的三大题型中,难度 最容易控制的就是选择题 表:20032006年历史科选择题难度分布表 高难度题 低难度题 中等难度题 2003年 2道 2道 21道 2004年 1道 1道 23道

8、2005年 1道 3道 21道 2006年 2道 3道 20道 注:高难度题0.9;中等难度题0. 4-0. 9。 2006年最难的4道选择题n最难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 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 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A. 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 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 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 D. 确立了“联俄”政策n第二难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 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 了 A. 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 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 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 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n第

9、三难 1943年北非战场结束后,美英联军下一步 的重大行动是 A.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 在西西里岛登陆 C. 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D. 进行柏林战役n第四难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 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 严重、困难、农民、地区、解放 B. 敌人、解放军、中国人民、美国、解放 C. 准备、中国共产党、敌人、改造、经济建设 D. 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祖国n规律:除第三题属于较偏的知 识点外,其余的三道题目都 属于理解类的题目。 3在历史科的三大题型中,难度 最不容易控制的

10、就是材料题。 表:20032005年高考历史科材料题难度 分布表2003年2004年2005年26题题 0.5 0.59 0.5627题题 0.75 0.61 0.5328题题 0.52 0.58 0.74在历史科的三大题型中,最能 够拉开考生差距的是问答题。 表:2005年高考历史科区分度数据表选择题选择题 材料题题 问问答题题 262728293031 区分度 0.420.520.520.50.760.810.75n预测:2007年主观题的改革会 相对稳定,而客观题的改革 将成为重点。n如何应对选择题:n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的历史知识点要非常熟悉。 n加强对理解性的选择题的训练 。第七

11、个视点:史学方法n旧高考生产力标准n新高考一元多因多果“一元”: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原因 或最后动力是生产力 “多因”:制约和影响生产力的外部 原因 “多果”:历史的发展以丰富多彩的 面貌呈现出来 n例(06年高考第27题):“运用所 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农村阶 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n答案:土地改革。n例(06年第30题):“哪些因素导致了 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 建王朝?”n答案:“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 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救亡 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 ;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第八个视点:评分技术n采点

12、评分与采意评分并存 nSOLO分类评分法是一种适用 于任何主观题型、适用于任何 学科能力的评价方法。 SOLO分类评分法的意义n学理上的科学性n操作上的适用性思维层次评分法在高考历史上多 次出现n1994年的“墨子题” 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 符合人民利益的。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 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 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 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 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 的潮

13、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值得弘扬的。n1996年的“美国人施兰评价大生产运动题” 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 第一层:评论正确,符合大生产运动的实际情 况。 第二层:评论正确,材料二提供的数字可以证 明,根据地渡过困难的事实更是证明。 第三层: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 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 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SOLO分类评价法的意义在于把层 次评分理论化和制度化 巨石阵的功能n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南部一片平坦的田野上。 如图所示,它由一圈非常较大的石头组成。 一些巨石已经倒塌,一些则不知所踪。我们 把建造这些巨石的英国人称为石器时

14、代的人 。很久以前,这里有不少的居住点,巨石阵 是他们为了信仰或献祭而修建的神殿。其中 的一些石头来自附近的山区,而另外一些我 们称之为蓝石头的石块,相信是来自威尔士 山脉。n请回答:你认为巨石阵是一个要塞而非神殿 吗?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前结构的回答n“是一个神殿,因为人们在里面 生活。”n“这不可能是个要塞,也不会是 神殿,因为这些石头已经倒塌 了。”单点结构的回答n“它们都摆成圆形,看起来更像 是一个神殿。”n“这里先前很可能是一个要塞, 因为一些巨石已经被击碎了。” 多点结构的回答n“这应该是一个要塞,因为它看起 来非常像。在那个年代,人们通常 用石头来修建要塞。而且看起来你 可以在里面

15、进行防御。”n“巨石阵看起来更像一个神殿,因 为这种神殿都是设计成圆形的,而 且它们大多都会残破不堪。”关联结构的回答n“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神殿,因为它有 圆形的结构,一块巨石的顶部还有一块 祭坛石。我想这是用来祭祀太阳神的。 由于没有屋顶,所以太阳光可以直接照 进神殿。他们从威尔士搬运来蓝色的石 头,可见他们为了信仰付出了大量艰苦 的劳动。此外,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在一 个平原的中部建立起一个要塞。”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n“巨石阵是古代众多的遗迹中的一个,对于它的认 识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要塞,但 证据表明它更像是一个神殿。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历 经三个时期建造起来的,用于防御的要塞不可

16、能等 待这么长的时间。圈形的结构以及不远千里从威尔 士运来蓝石头表明巨石阵的建造是为了信仰。有人 认为这是专门祭祀太阳神的场所,那是因为每年的 特定时间里,太阳光会恰好投射在祭坛石上。还有 一种理论认为巨石阵的结构符合占星学的一些原理 ,其外部的一圈壕沟是用于记录时间的。关于巨石 阵,我们拥有很多的解释,但没有人知道真相。” 06高考第26题n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n第一层次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 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 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 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8分)n第二层次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 ,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 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