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精品课件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090251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文学-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民间文学-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民间文学-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民间文学-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民间文学-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文学-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文学-精品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导论导论身边的艺术、史外的文学身边的艺术、史外的文学走进民间文学走进民间文学端午节之争:一、什么是民间文学?1、概念界定: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 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 学作品。包括范围广泛: 神话、传说、民间故 事、史诗、歌谣、民间说唱等等。从体裁上讲 分为三大类: 1、民间散文作品,即散说的非韵文的作品。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歇 后语等 2、民间韵文作品 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 评书、鼓词、弹词、快板、相声、快书等等2、民间文学的特点 1)口头性与表演性 民歌: 小妹生的白又白,情哥生得黑又黑。 白字写

2、在黑纸上,你说合色不合色?情妹生的好风采,好似莲花带露开走到山前鸟起舞,走到江边鱼游来。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 把你画在眼珠上,看到哪里都有你。红萝卜卜胳膊白萝卜卜腿,果子花脸蛋蛋海纳花花嘴。 吃一回豆荚荚抽一回筋,看一回妹妹揪一回心。率真质朴巧妙俏皮含义丰富明快生动表演性:“活态”文学2、群体性与传承性形式的群体性内容的群体性河北耿村 “状元杀和尚”故事法海洞与小青2、传承与变异 春秋:左传:“齐 侯归,遇杞梁妻于郊 ,使吊之。辞曰:殖 之有罪,何辱命焉! 若免于罪,犹有先人 之蔽庐在,下妾不得 与郊吊!齐侯吊诸于 室。” 战国:礼记檀弓中,又有记录: 孟姜女传说 “杞梁死,其妻迎

3、之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 西汉:刘向列女传:“杞梁战死,其妻收丧。 齐侯道吊,避不敢当。哭夫于城,城为之崩,自以 无亲,赴淄而薨。” 齐地吊丧中“歌哭”风俗 情节来自民间是“齐东野人” 所创造而为文人所收录 “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孟姜女,杞梁妻,一去 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 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长城路,实难行,乳骆山长城路,实难行,乳骆山 下雪纷飞,吃酒则为隔饭下雪纷飞,吃酒则为隔饭 病,愿身强健早归还病,愿身强健早归还” ”。 敦煌卷子中唐代小曲敦煌卷子中唐代小曲 从宋朝开始,民间修庙祭祀。明清:传说加上孟姜女与秦始皇展开斗争的情节顾颉刚:“一件故事 虽是微小,但一样 地随顺了文化中心 而迁流,承受了各 地的时势和风俗而 变,凭借了民众的 情感和想象而发展 。” 二、为什么学习民间文学? 1、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 现代文明的反思u面向东方u走向民间原生态歌舞 影视神话热 传说热 民间曲艺的兴起民间的魅力 多姿多彩 活泼泼的 民间的力量 民间的核心:自由-自在 向民间回归 对文明的反拨对自然、人性的回归2、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1)认识价值 2)审美价值3)学术价值: “史外文学”开拓学术视野 关注学术现实民间是我们生存的土壤(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