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90244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从世界地图发 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 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 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 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 ,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 大陆漂移的假说。 大陆漂移说 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 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根据非洲西海岸 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的吻合性和地层、构造、山脉的 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 等

2、事实,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 大规模地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 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 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 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动向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 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移说问世后, 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说 和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 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 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 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 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 球物理学、古

3、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 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 ,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 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 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 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 察时不幸遇难。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探讨: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 么产生的?有了想法后,他 又做了什么?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 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 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 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 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 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静谧是宁静的意思 事情的起因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

4、非洲,又画 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 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 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 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 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 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 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不可思议是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魏格纳兴奋极了, 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 行了比较。 从海岸线的 相似情形看,地 球上所有的大陆 块都能够较好地 吻合在一起。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 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 ,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 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有了想法后,魏格纳做了什么?请教科学家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 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爬行动物中龙大陆与海洋的起源-大陆漂移的假说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 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 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 块大陆上的。巴西和非洲大陆 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 纳的重大 发现靠的 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