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0053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52016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物理高二年级物理( (文科文科) )期考试题期考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牛顿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欣赏某位舞蹈演员舞姿时,可以将舞蹈演员看成质点B以在河中行驶的船为参考系,文昌河上的太平桥是静止的C伽利略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 位移 、平均速度、加速度、质量

2、都是矢量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为零,则物体不一定静止不动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 A 到 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质点运动位移可能等于路程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越来越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多。 5、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ABCD6、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 4 m/s,经

3、过 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 14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2.6 m/s2 B1.8 m/s2 C. 1.4 m/s2 D1.2 m/s2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2C由公式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与正压力 FN成反比NF F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8、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4、斜面的支持力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9、已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A. 15N,5N,6N B. 1N,6N,3N C. 1N,2N,10N D. 3N,6N,4N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二者的平均速度不相等1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增加B的重力,A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正确的是( )A悬挂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增大B绳子对A的拉力一定不变C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小DA

5、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大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静止在竖直挡板和斜面之间,斜面的倾角为.设竖直挡板和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分别为 F1和 F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 1tanFmg B. 1tanmgFC. 2cosFmg D. 2sinmgF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实验填空题(本大题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313、一物体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第 1 s 内的位移是_ m,第 2 s 末的速度是_ m/s,前 3 s 内的平均速度是_ m/s.14、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连接,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则弹

6、簧的伸长量为 。15、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与绳套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B两弹簧秤的夹角相同C每次弹簧秤示数必须相同 D只要一个弹簧秤的读数相同就行(2)下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其中 同学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其中 为理论值,为测量值(填 F 或 F )16、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 0 点开始,每 5个连续点取 1 个计数点,标以 1、2、3。各

7、计数点与 0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1)物体做 的运动,理由是 ;(2)物体通过 1 计数点的速度1= m/s;(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m/s2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 3 小题,17 题 8 分,18 题 8 分,19 题 12 分,共 28 分)17、一物体在距原点5m 处出发,其vt图像如图所示,求:(1)物体在t=1s 时的加速度;d1d2 d301234(2)物体在t=3s 时相对于原点的位置。18、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kg,在倾角为 37,F=20N 的恒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g=10m/s2,sin37=0.

8、6,cos37=0.8) 。求:(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2)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9、如图所示,质量为 m=20kg 的物体,在 F=10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求:(1)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多大?(2)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3)物体在 3s 内的位移为多大?(4)若 3s 末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5201520152016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物理高二年级物理( (文科文科) )期考试题参考答案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9、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CCDAC BBBDC AA二二、实验填空题(本大题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空格中)13、 5 ; 20 ; 15 14、 sinmgxk15、 (1) A (2) 甲 ; F ; F 16、 (1) 匀加速直线 ; s=常数 (2) 0.375m/s (3) 1.5m/s2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 3 小题,17 题 8 分,18 题 8 分,19 题 12 分,共 28 分)17、 (1)由及图像得 (2 分)vavt=1s 时, a=2 m/s2 (2 分)(2)由图像得 0-3 秒物体的位移为x=8 m (2 分)则 t=3

10、s 对于原点的位置为 x3=-5+8=3 m (2 分)18、物体在力 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如图水平方向有:Fcos37f = 0 (2 分)竖直方向有:Fsin37+Nmg=0 (2 分)f = N (2 分)代入数据解得N=28N(1 分)u=4/7(1 分)19、 (1)物体所受滑动受摩擦力大小:f=FN=mg=0. 42010N=80N(2 分)(2)由牛顿第二定律:(3 分)2/1smmfFa(3)物体在 3s 内的位移:(2 分)214.52xatm6(4)撤去外力 F 后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a=g =-4 m/s2(2 分)= at1 =3m/s (2 分)0 = +at2代入数据解得t2 = 0.75s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