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89578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上海市第二中学 201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终考试试卷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试卷满分:试卷满分:100100 分分 2015.12015.1(本卷(本卷g g = = 10m/s10m/s2 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关于力的合成、瞬时速度、质点、加速度,这四个物理名词中,采用等效替代法的是( )A B C D2、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

2、负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3、下面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一组是( )A米、千克、秒 B米、牛顿、千克C千克、焦耳、秒 D米/秒2、千克、牛顿4、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要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惯性一定相同5、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A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可能是弹力也可能不是弹力B一对力中先作用的是作

3、用力,后作用的是反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可能互相平衡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必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6、质量不变的物体,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大B物体受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快C物体受不等于零的恒合外力,速度不变D物体受合外力突变的瞬间,速度也突变7、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受F1、F2和摩擦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A8 N,方向向右 B8 N,方向向左 C2 N,方向向右 D2 N,方向向左 8、某物体沿直线运

4、动的v-t 图像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秒末,2 秒末是速度方向改变的时刻B第 2 秒内位移为 9 米Ct=0 和 t=4 秒末,速度是 0,加速度也一定为 0D0.5 秒末的速率为 2 米/秒9、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作直线运动,先乘火车,后乘汽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60 km / h,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40 km / h,第一次一半时间乘火车,一半时间乘汽车。第二次一半路程乘火车,一半路程乘汽车,则前后两次的平均速度( )A都是 50 km / hB第一次是 50 km / h,第二次是 48 km / h3C都是 48 km / h D第一次是 48 km / h,第二次是 50

5、 km / h10、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 F1和 F2 ,当它们的夹角为 90时,合力为 F ,当它们的夹角为 120时,合力大小为( )A2F B2F CF D2F/211、如图为两个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A物体B比物体A先开始运动B在t2时刻两物体速度相同C在t2时刻两物体位移相同D在 0t2时间内物体B与物体A的平均速度相同12、一物体在A、B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距离足够长) ,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设向A的力为正向,从t = 0 开始。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A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 末静止在原位置B先向A后向B,再向A、

6、向B、4s 末静止在偏A侧的某点C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 末静止在偏B侧的某点D一直向A运动,4s 末静止在偏向A侧的某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 秒初到 4 秒末”时间间隔为 2 秒B只有小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大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C路程是标量,也就是位移的大小 D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位置改变的方向414、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角(45)的轻绳a和水足够长平轻绳b共同悬挂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角后时,绳b的拉力变为F

7、2;再转过角时,绳b的拉力变为F3。则(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F1、F3一样大15、某实验小组在电梯内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下方悬挂一个重为 10N 的钩码,测出的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t1到t2,钩码一定处于失重状态B从t2到t3,钩码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电梯可能开始在 1 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 3 楼D电梯可能开始在 3 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 1 楼16、物体 A、B、C 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A、B、C。用平行

8、于水平面的拉力 F,分别拉物体 A、B、C,所得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B 直线平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B ;mAmB B BC ;mBmCC AC ;mAmC D BC ;mBmCA CB5三、填空题(每空三、填空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7、物体从 180 m 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全程运动的时间 t = s。则物体在下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v= m/s。18、从离地 15m 高处以 10 m/s 竖直上抛一物体,则物体从起抛点上升的最大高度距地为_m,物体在空中飞行过程的最后 1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m/s。19、如图所示,用

9、AB细线悬挂一个光滑小球于竖直墙上A点,小球质量为m,AB绳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则墙对球的弹力FN的大小为_,AB绳的拉力FT大小为_。20、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100N 的力将重为G50N 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面上,力与墙面成 30斜向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墙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_N,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N。21、如图所示,小车上连着弯成 角的硬杆 ABC,AB 段竖直,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在 C 端。当小车匀速向左运动时,杆给球的力大小为 。为使杆给球的力沿杆 BC的方向,车的水平加速度大小 。 622、某物体以大小恒定的初速度,沿可改变角度的足够长斜面向上运动。由实验测得斜

10、面倾角为1时,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位移为s1;斜面倾角为2时,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位移为s2。则可求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体的初速度v0= 。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3636 分)分)2323、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 秒末的速度是 3 米/秒,第 3 秒末的速度是 5 米/秒,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的初速度;(3)物体在开始 2 秒内的平均速度;(4)物体第 2 秒内的位移。2424、轻绳 A、B 固定在天花板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20N。现用另一根绳将一个100N 重物系在绳子上 C 点,平衡时如图所示。两段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7和53。 (

11、cos370.8,sin370.6)求:(1)此时两根绳的拉力;(2)此重物的最大重力;(3)若打开绳结,用一个光滑的小滑轮将重物挂在绳上,所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可达多大? 72525、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作直线运动,车厢内用 OA、OB 两细线系住质量m4 kg 的小球,线 OA 与竖直方向成37角。开始小车以 5 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os370.8,sin370.6)求:(1)匀速直线运动时 OA、OB 两绳的张力;(2)当小车以 1m/s2大小的加速度匀减速直线运动,OA、OB 两绳张力各多大;(3)小车如何运动时,可使 OB 绳所受拉力开始为零。2626、如图

12、 1 所示,长为L = 4m 的水平轨道AB与倾角为37的足够长斜面BC在B处连接。有一质量为 m=2kg 的滑块,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20N 作用,力F随滑块位移x的关系按图 2 所示规律变化。滑块与平面AB和斜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5。求:(1)滑块到达 2m 处之前的加速度大小、到达 2m 处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到达 4m 的 B 处时的速度大小;(3)滑块冲上斜面时不计滑块在 B 处的速率变化,滑块最终静止的位置与 B 点的距离。89市二中学 201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终考试 参考答案一一、单单项项选选择择题题(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

13、424 分)分)二二、多多项项选选择择题题(每每题题 4 4 分分,共共 1 16 6 分分)三三、填填空空题题(每每空空 2 2 分分,共共 2 24 4 分分)1717、 6 , 302 。 1818、 20 , 15 。1919、 mgtan , mg/ cos 。 2020、 50 , ) 13(50 。2121、 mg , g tg 。 2222、21222211 coscossinsin ssss )coscoscossinsin(sin21 22111122 11ssssgs。; 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3636 分)分)2323、 (1)1m / s2 ;(2)2m / s ;(3)3 m / s ;(4)3.5m2424、 (1)FAC=80N,FBC=60N;(2)GM1=150N;(3)GM2=167.97N2525、 (1)50N,30N;(2)50N,26N;(3)以 7.5m/s2的加速度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时。1 12 23 34 45 56 6ADADCB7 78 89 9101011111212CDBDBD1313141415151616ADBDADAC102626、 (1)a1=7.5m/s2;v=30=5.5m/s2 ;(2)52Bvm/s;(3)AB 连线上与 B相距 2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