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冷却设备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089526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冷却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炉冷却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炉冷却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炉冷却设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炉冷却设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炉冷却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冷却设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高炉冷却设备 3.1 冷却 目的 1)保护炉壳。在正常生产时,高炉炉壳只能在低于80的温 度下长期工作,炉内传出的高温热量由冷却设备带走85以 上,只由约15的热量通过炉壳散失。 2)对耐火材料的冷却和支承。高炉内耐火材料的表面工作温 度高达1500左右,如果没有冷却设备,耐火材料在很短的 时间内就会被侵蚀或磨损。 当耐火内衬被侵蚀后,保护高 炉炉壳免受损坏。 3)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使耐火材料的侵蚀内型线接近操作 炉型,对高炉内煤气流的合理分布、炉料的顺行起到良好的 作用。 4)当耐火材料大部分或全部被侵蚀后,炉腰和炉腹能靠冷却 设备上的渣皮继续维持高炉生产。3.2冷却方式和介质目前

2、,高炉冷却介质常用水、空气、气水混合物。即水 冷、风冷和气化冷却三种。 1) 水冷:水的热容量大,导热能力好,且价廉,易得。故首先 被广泛用于高炉冷却,尤其工业水冷却。但工业水容易结垢 ,降低冷却强度,导致冷却设备烧坏;同时水量和能耗均大 。 2) 风冷:由于空气热容量较小,所以风冷一般用于冷却强度要 求不大的部位如炉底。 3) 气化冷却:气化冷却能克服上述水质上的缺点,但不能对热 流过大的区域如风口进行有效的冷却且不易检漏。所以尽管 用水量仅为常规水冷的1左右、没有水垢且可不靠外界能 源工作,现在气冷应用仍不广泛。 根据不同处理方法所得到的冷却用水分为普通工业 净化水、软水和纯水。普通工业净

3、化水是天然水经过沉 淀及过滤处理后,去掉了水中大部分悬浮物杂质,而溶解 杂质并未发生变化的净化水。软水是将钠离子经过离子交 换剂与水中的钙、镁阳离子进行置换,而水中其他的阴离 子没有改变的净化水。纯水即脱盐水,纯水中阴、阳离 子的残余含量极微,基本上无杂质的净化水。 目前趋势是发展软水或纯水密闭循环冷却。冷却介质 是软水或纯水。软水硬度或纯水(含钙,镁离子)很低, 有害杂质很少(表12 水质指标),设备的结垢速率和 腐蚀速率都远低于工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结垢问题。有 利于延长冷却设备寿命,并提高冷却效果。该系统由于完 全密闭,没有蒸发损失。补充水仅用于泵密封处泄漏和因 检修而排外的水,所以补充

4、水量很少。表12 水质指标水质项目单位普通工业净 化水软水纯水悬浮物 溶解固体 硬度 碱度 mg/L mg/L mmol/L mmol/L 200 3.57 510 0.035 420 23 0 0.040.1炉壳外部冷却外部冷却-喷水冷却 此法利用环形喷水管或其它形式通过炉壳冷却内衬。高炉 在炉役末期冷却器被烧坏或严重脱落时、为维持生产,采用喷 水冷却。 宝钢 l 号高炉炉底侧壁和炉缸为碳砖喷水冷却结构(图1-12) ;国外也有大高炉炉身、炉腹和炉缸采用碳质内衬配合喷水冷 却;还有使用焊有沟槽外套结构冷却炉壳的。为提高喷水冷却效果,必须经常对炉壳进行清洗。 3.2 3.2 冷却设备冷却设备图

5、1-12 宝钢1号高炉炉底侧壁和炉缸喷水冷却示意图2.壳内冷却插入式冷却器 支梁式水箱 被安装在炉壳与内衬间或内衬中,以增强砖衬的冷却效果。为铸有无缝钢管的楔形冷却器(图1-13)。因此它有支 承上部砖衬的作用,并可维持较厚的砖衬;与冷却壁相比 重量较轻,便于拆换。它多安装在中型高炉炉身中部用以 托砖,常为23层,呈棋盘式布置。上下两层间距600 800mm,同一层相距13001700mm。 优点:冷却深度较深; 缺点:点冷却;炉役后期,内衬工作面易呈凹凸不平,不 利炉料下降;开孔多对炉壳强度和密封也带来不利影响。扁水箱多为铸铁,内部铸有无缝钢管(图1-14)。 一般用于炉身和 炉腰。亦呈棋盘

6、式布置,有密排式和一般式,后者层距500 900mm,同一层相距不超过150500mm。 冷却板 其内采用隔板将 冷却水形成一定的流路,有双进四路、 双进六路结构型式,图1-15示出双进六路结构型式冷却板。 此种冷却板结构的特点: a.适用于高炉高热负荷区的冷却,采用密集式的布置形式,如 宝钢1号和2号冷却板层距为312mm; b.冷却板前端冷却强度大,不易产生局部沸腾现象; c.当冷却板前端损坏后可继续维持生产; d.双通道的冷却水量可根据高炉生产状况分别进行调整。 图1-13 支梁式水箱图1-14 扁水箱 (铸钢)图1-15 双进6路冷却板冷却壁光面冷却壁 用于炉底和炉缸,其厚度为8012

7、0mm。( 图1-16) 镶砖冷却壁 用于炉腹及以上,其厚度包括镶砖在内, 一般为250350mm(冷却壁厚度120160mm),肋高为75 115mm,现趋于减薄。 a )有凸台的异型或“”型冷却壁(图1-17 b,c),用于炉腹 以上,普通型冷却壁(图1-17 a )用于炉腹 ; b)冷却壁宽度为7001500mm,高度视炉壳折点和炉衬情 况而定,一般不应大于3000mm;c)冷却壁内部所铸的无缝管一般为 34* 5 44.5* 6,管 子的曲率半径最小为管径的两倍。管距一般在200 250mm 范围。它是内部铸有无缝钢管的铸铁板。冷却壁特点:与插入式冷却器相比,不损坏炉壳强度,有良好的密

8、封性; 冷却均匀,炉衬内壁光滑;同时异型或“”型冷却壁有支托上 部砖衬作用(图1-17b,c)。适宜用于顶压达0.20.25MPa的高炉 。 它损坏时不能更换,故需辅以喷水冷却;此外也不宜厚炉墙 。冷却壁发展(图118 新日铁四代冷却壁 ) 材质:一般铸铁 高韧性球墨铸铁铸钢铜质。 冷却水管:水管直径增大,采用高水速;将进出水头由单进 单出改为多进多出;将冷却壁四角部分管子弯成直角;将单 层水管改为双层水管;增加拐角水管。 铸造前冷却水管喷涂保护层。 用软水图1-16 光面冷却壁图1-17 冷却壁图118 新日铁第四代冷却壁 3)铜冷却壁(图1-19)项目铸铁冷却壁铜冷却壁冷却 效果由于水管位

9、置距角部和 边缘有要求, 冷却效果差,易损坏钻孔时距壁角和边缘部位 的距离可缩短, 使二部位的冷却效果好冷却 水管铸入壁内,有隔热层存 在在壁内钻孔,无隔热层存 在 壁间 距离相邻两壁之间有30 40mm宽的缝隙, 此部位冷却条件很差相邻两壁之间距离可缩小 到10mm热导 率62.8W/(m k)360 W/(m k)图119 铜冷却壁4) 板壁结合冷却结构()为了缓解炉身 下部耐火材料的损 坏和炉壳的保护, 在国内外一些高炉 的炉身部位采用了 冷却板和冷却壁交 错布置的板壁结合 冷却结构。千叶6 号高炉(4500m3) , 梅山(1250m3 ) 。 图120 板壁结合冷却结构冷却管用于炉底

10、冷却。组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介质由中心 往外径向辐射式的流动;另一种是介质由一侧通过平行管 道流向另一侧。在管子的末端都设有闸阀,以便控制流经 每根管子的冷却介质。同时从散热角度看,中间管子宜密 排,边缘可疏排。冷却介质为水或风。图1-21为宝钢1号高炉水冷炉底结构 图1-22为高炉炉底水冷管配置图图1-21 宝钢1号高炉水冷炉底结构1.上屋横梁;2.压浆孔;3.碳质不定形耐火材料 4.粘土质不定形耐火材料 ; 5下层横梁;6混凝土图1-22 高炉炉底水冷管配置图铁口、渣口、风口区域等冷却1) 铁口 过去不冷却,现在铁口上方及两侧埋设水冷板水冷 。 2) 渣口 一般为4个套组成,即渣口大套、二

11、套、三套和渣口 小套 ,其装置形式如图1-23所示。渣口小套用紫铜或青铜 焊成或铸成;渣口直径为5060mm。渣口三套为青铜铸成 的冷却套。渣口二套和大套为生铁铸成,其内部均铸有蛇形 冷却水管。 3) 风口 风口一般也由大、中、小3个套组成。中小套常用 紫铜铸成空腔式。风口大套一般都用铸铁,其内铸有蛇形管 。大、中、小套装配形式示于图1-24。 风口小套易损坏, 造成频繁休风,对大高炉威胁更大,后面将重点介绍其改进 。图1-23 渣口装置示意图 1.渣口小套 2.渣口三套 3.渣口二套 4.渣口大套 5-冷却水管 6.炉皮 7 、8 .大套法兰 9 、10 .固定楔 11挡杆图1-24 风口装

12、置示意图1风口中套冷水管;2风口大套密封罩;3炉壳;4抽气孔;5风口大套; 6灌泥浆孔;7风口小套冷水管;8风口小套;9风口小套压紧装置; 10灌泥浆孔;11风口法兰;12风口中套压紧装置;13风口中套3.3 冷却器的热工原理 1.热平衡 1)热平衡公式 冷却器带走的热量要和高炉相应部分的热流强度相适应。q S=A.V T 4.18 10 3600q热流强度 kJ/m hS冷却面积 mA水管通道面积 mV水在管道中流速 m/sec4.18 10水的比热 kJ/m, 3600时秒单位换算系 数,对已定高炉 S=constant, T进出水温差 。 冷却水量Q(AV)是热流强度和水温差决定的, 即

13、Q =A V=f(q, T )。或 T = f(q, Q)各种高炉各部位热流强度不同,2)炉墙导热公式:式中:S砖内衬厚度,m; 砖内衬砖传热系数,kJ/(mh),1左右,;水水和管壁间的对流给热系数,约为8372 12560kJ/(m2h) ;t=t1-t2 t1炉墙内衬温度 t2冷却水温分析: 水很大,对炉墙散热而言,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水与管 壁之间的热交换,而是内衬热阻。如0.5m内衬,后面留有水管冷却,内衬热阻为S砖/ 砖 =0.5/4.18=0.12(m2 )/kJ,水和管壁间热阻为 1/8372=0.00012 (m2 )/kJ,两者相差1000倍, 忽略1/ 水。当t=constant,这时,影响热流强度q的因素主要是内衬 ,而不是冷却介质。 但S砖0时,这时不能忽略1/ 水, S砖/ 砖值已很小。 当t=constant, q 。 A V T =f(q)这时水量是 合理的。一般而言,主要是 T 。3)提高T受到的限制:进水温度 夏季高,冬季低 出水温度 因水中含钙、镁、锌类,当温度高过一定时( 50 60 ),钙、镁等沉淀形成水垢,明显地恶化冷却器导 热性能,所以出水温度只能小于这一温度。 热流的波动幅度 T许=(t出- t进) t出水的稳定温度,即出水温度 t进水的进水温度 , 对一定水质, T许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