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89506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4.11.1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新人教必修4(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帝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 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 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 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可怜 的农夫,他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 广厦温室和丝袄 狐裘。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本课学习目标 :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 3、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 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温故而知新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物质意识决定能动作用一

2、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精神的力量包含社会存在包含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 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 含义: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 生活现象的总称。生活现象的总称。 练一练: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 A.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 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

3、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 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 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三十年,对农村进城务工者称呼的变化盲流打工仔、打工妹农民工城市建设者为何出现这种变化?合作探究: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 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 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 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可怜 的农夫,他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夏温室和丝袄 狐裘。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反映了当 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 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

4、活”。上海世 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 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 展A B C D (2009重庆卷39)材料三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 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 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 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 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 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

5、重视,要求我们坚持 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 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 建设。 第一个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的状况。第二个规律:第二个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 (二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第一个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发展的状 况。请运用你所学过的中外历史知识,举例分析说 明这一规律。第一个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发展的状况 。第二个规律:

6、第二个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二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 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 识形态。识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B

7、C D G H含义:含义: (2008江苏7)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 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决定反作用反作用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定决定反作用反作用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制度和设施小结: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的意义: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的意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 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前进的上升的(2).实现方式:(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阶

8、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性质实现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对抗性非对抗性阶级斗争改革课堂小结: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最根本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反作用总和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决定决定反作用推动社会发展1、(09安徽卷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 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 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 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

9、的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A B C DA2.(2010浙江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 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 径之一。回答2728题。 2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 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 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 B C D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

10、生 活更美好”是对当今面临问题的反映,且“引领人们更 多的去思考”,故符合题意要求。说法错误,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法不准确,意识是有正确 与错误之分。 答案A3、(2010广东卷)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 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 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 奋进,继往开来”的财富精神,它将成为鼓 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 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 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A 错;B、C正确, 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异。精神是属于意识范畴,D 正确

11、且符合题意。 答案:D4、(2010山东卷)29. (35分) 材料三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 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 了又一次振奋。 (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6分) 解析:本问考查的课本知识是文化传承,内容是中华民 族精神能永不泯灭的原因。结合课本能够很快想到 ,同时中华民族精神的永不泯灭在于他的与时俱进创新 发展,答出第点。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 承性、稳定性。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 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 到求同

12、存异和兼收并蓄。材料四 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 。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们 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4)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 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7分)解析:认真阅读题目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的内容;认 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爱国传统”“ 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 特点”“用新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把课本知识与材料密切联系 起来,切题回答。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 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 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 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 会历史性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