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必修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089500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3年高考《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3年高考《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3年高考《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3年高考《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必修二》(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教材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考点知识巩固 一、理解常见见文言实词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兰兰亭集序(1)悟言一室之内 通 , 赤壁赋赋(2)举酒属客 通 , (3)冯虚御风 通 , 游褒禅山记记(4)长乐王回深父 通 , “晤” 面对面“嘱” 劝人饮酒“凭” 乘“甫” 古代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兰兰亭集序(1)列坐其次:(2)足以极视听之娱:(3)信可乐也:(4)向之所欣:赤壁赋赋(5)凌万顷之茫然:(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7)山川相缪:(8)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旁边乐趣实在以前,过去越过驾缭、盘绕享有(9)苟非吾之所有:(1

2、0)纵一苇之所如:(11)知不可乎骤得:(12)而卒莫消长也:(1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游褒禅山记记(14)褒禅山亦谓之华山:(15)其文漫灭:(1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17)有碑仆道:(18)夫夷以近: 如果任屡次到底“曾”和“不”连用译为“连都”称、叫模糊、磨灭持、拿倒平坦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兰兰亭集序(1)是日也古义:今义:判断词。(2)有感于斯文古义:今义:常指“文化”“文人”。赤壁赋赋(3)七月既望古义:今义:希望,远望。. . 代词,这。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农历每月十五。(4)冯虚御风古义:今义:空虚,虚假。(5)纵一苇之所如古义:今义:表列举,如同、适合。(6

3、)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容颜漂亮的女子。名词,太空。动词,往。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游褒禅山记记(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今义:数字。(8)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表分数,十分之一。不平常。动词+介词,“至”意为“到达”;“于”,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 . . .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兰兰亭集序(1)引(2)一引以为流觞曲水:将军夜引弓:一觞一咏: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做一样引导拉数量词,一些数词,一. . . .

4、 . . (3)临(4)致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居高临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动词,面对、迎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副词,将要情趣达到招致 赤壁赋赋(5)危(6)属游褒禅山记记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言耸听:举酒属客:序属三秋:动词,观察名词,景观,景象端正吓人劝酒属于、为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7)观(8)道(9)文(10)名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策之不以其道:独其为文犹可识:皆披发文身:

5、莫能名者:有仙则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词,道路动词,说名词,规律名词,文字动词,刻花纹或文字动词,识名动词,出名动词,命名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兰兰亭集序(1)群贤毕至:(2)少长咸集:(3)映带左右:(4)一觞一咏: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名词用作动词,围绕。名词用作动词,饮酒。 (5)引以为流觞曲水:(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赤壁赋赋(7)歌窈窕之章:(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9)下江陵:(10)顺流而东也:(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都作动词用,“一”,把看做一样;“齐”,把看做相等。名词用

6、作动词,歌咏。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12)侣鱼虾而友麋鹿:(1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记(1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6)火尚足以明也:(17)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弄错,使错。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19)则其至又加少矣:(2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理解常见见文言虚词

7、词在文中的意义义和用法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当其欣于所遇: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于介词,对介词,在介词,被介词,从介词,引出处所 (2)其独其为文犹可识: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孰能讥之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可以无悔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以代词,它(石碑)代词,自己代词,那、那些代词,他们副词,难道介词,因为介词,凭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

8、词,来 (4)虽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一毫而莫取:连词,虽然连词,即使7.重点虚词系列练将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归类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耳得之而为声 扣舷而歌之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遨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表示修饰关系的:B.表示承接关系的:C.表示并列关系的:D.表示转折关系的:三、理解与现现代汉语汉语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当其欣于所遇:(4)

9、不能喻之于怀:“之盛”,定语后置句“之大”“之盛”,定语后置句“于所遇”,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怀”,介宾短语后置句9.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固一世之雄也 而又何羡乎 月出于东山之上客有吹洞箫者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 渺渺兮予怀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然力足以至焉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判断句:(2)宾语前置句:(3)状语后置句:(4)定语后置句:(5)被动句:(6)主谓倒装句:(7)省略句:四、重要语语句翻译译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兰兰亭集序10.

10、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解析 “相与”“诸诸”“因”为为关键词键词 。答案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1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解析 “一契”“临临”“喻喻”为为关键词键词 。答案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赤壁赋赋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解析 关键键在后半句的翻译译,除把“

11、曾”译译出外,一定要译译出“以一瞬”的意思。 答案 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解析 前半句为为判断句,后半句中的“适”是关键词键词 。答案 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游褒禅山记记14.而世之奇伟伟、瑰怪、非常之观观,常在于险远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答案:但世上的奇妙雄伟伟、珍贵贵奇特、不同寻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险阻僻远远的地方,而这这些地方又是人们们很少到达的地方。1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这这就是今天研究学问问(或“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谨慎

12、地选择选择 的缘缘故了。五、补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6.群贤毕至, 。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是日也, , 。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少长咸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不知老之将至齐彭殇为妄作17. ,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1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寄蜉蝣

13、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课课本素材活用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带左右,引以为为流觞觞曲水,列坐其次。虽虽无丝丝竹管弦之盛,一觞觞一咏,亦足以畅畅叙幽情。(兰兰亭集序)适用话题话题 自然、环环境、环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谐精彩运用 人在面对对眼前优优美风风景时时,斟满满一杯酒,“流觞觞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无数文人雅士追慕的个性释释放,沉醉于酒中方能使人忘却世俗之累,挣挣脱人生羁绊羁绊 。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 悟有限的人生,从中领领悟永恒的哲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2.固知一死生为为虚诞诞,齐齐彭殇为殇为 妄作。(兰兰亭集序)适用

14、话题话题 死亡、生命、人生精彩运用 人总总是要面对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 拒时间时间 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 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谁 都无法回避对对死亡的思考。林语语堂说说:“能见见到死亡的 人也能见见到人类类喜剧剧的意识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变成诗诗 人了。” 王羲之是这样这样 的诗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为虚诞诞 ,齐齐彭殇为殇为 妄作”,忘生死,轻轻成败败,是基于对对生命 本质质和人生真谛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们对 有限的生命更是 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书写出生命价值值的箴 言。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诸怀 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兰亭集序)适用话题话题 自由、个性精彩运用 生活中,我们们可以对对所爱爱的事物寄托情怀怀,不受约约束,自由挥挥洒青春,谱谱写人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高中语语文必修二 第二单单元复习习提纲纲 第一首 卫风氓 氓:mng 蚩:ch 愆:qin 将:qing 垝:gu 垣:yun 筮:sh 咎:ji 于: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