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89500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音乐鉴赏课件(聂耳冼星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民音乐家聂耳 冼星海聂 耳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从1933年起,他正式开 始了自己为左翼电影或戏剧配乐,写插曲等音乐创作生活 .先后写了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和卖报歌 等。1934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一年,当时他自称是他的“ 音乐年”。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打桩歌、打砖 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大 路歌等等。此外,他还改编整理了金蛇狂舞、 山国情侣、 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民间器乐 合奏曲。1935年4月,东渡日本,准备去苏联深造,出国前后 又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和铁蹄下的歌女。7月17 日因游泳不慎,不幸淹没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的鹄沼 海中,终年不到24岁。聂耳与我们血脉相

2、连金蛇狂舞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传统音 乐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 曲.是将的尾部变化 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部分形成的,故称.在改编中,聂耳运用了传统的“隔凡”、“ 螺蛳结顶”的手法,加强了锣鼓欢快的节奏, 速度加快了,突出了欢快的热烈气氛,充满 了生机,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 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拓展与探究1 金蛇狂舞运用了那两种发展 手法? 隔凡,螺蛳结顶 2 这首作品也许你在初中音乐欣赏课 中欣赏过。今天,作为高中生的你, 由于文化知识及欣赏水平的提高,再 次欣赏该作品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感受 与体验,请你参与交流。毕业歌毕业歌是影片桃 李劫的主题歌,1934年作 。鲜明地反映

3、了当时最迫切的 主题唤起同学们走上抗日 第一线,不做亡国奴!思考题v毕业歌中多处采用了休止符、丰富的句 式和短句,请问这对塑造音乐形象有什么作 用?v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气魄,造成急速的 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塑造了一 种斩钉截铁的形象,虽有停顿,但其中有振 臂高呼的力量。聂耳的重要作品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 前进歌 码头工人 新女性组歌 铁蹄下的歌女 塞外村女 卖报歌 只怕不抵抗 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 骥等正式成立了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他 们积极地介绍和宣传苏联革命音乐和马克思 主义的音乐观,呼吁造就真正能为劳动群众 所接受的大众化的“新兴音乐”。1933年起, 他

4、们有意识地组织革命音乐工作者参加当时 的进步电影和戏剧等活动,为进步电影和戏 剧配乐作曲,如渔光曲、桃李劫、 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风光 、扬子江暴风雨、放下你的鞭子、 复活等一批影片和戏剧的主题歌和插曲 为广大民众所传唱,风行全国。左翼音乐家介绍l任光(1900-1941),浙江人,早年在法国学习钢琴 修理和作曲,回国后从事歌曲创作和电影、戏剧配乐等 工作。其代表作有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王 老五等。前期创作抒情婉约,后期创作雄壮坚毅。还 写有中国乐器合奏彩云追月(1935年)等。对抗 日歌曲在国内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l张曙(1909-1938),安徽人。1926年入上海艺术大 学音乐

5、科,后入国立音专主修声乐。其代表作有日落 西山、丈夫去当兵、打豺狼、洪波曲等 。1938年在桂林死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中。l吕骥(1909- ),湖南湘潭人。曾在国立音专学习, 30年代是左翼音乐家的早期参加者和重要领导者。其 重要作品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 大丹河等。 l麦新(1914-1947)和张寒晖(1902-1946)等也是 这一作曲家群的骨干力量。本课总结n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 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 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 景和欢腾的情绪。n左翼音乐运动是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 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革命音乐运动。重要代 表

6、人物是任光、田汉、吕骥、张曙。n金蛇狂舞运用了隔凡、螺蛳结顶的发展手 法来发展音乐。猜一猜n 这部作品叫什么? 作者是谁?你听完 后有什么感想?作 品描绘了什么?黄河怒吼 太行巍峨欣赏黄河大合唱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人民 音乐家。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学 习音乐。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 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 戏剧学院由著名作曲家杜卡领导的高级作曲班,并 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任鲁迅艺 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34年3月,冼星海去探望坠马受 伤的青年诗人

7、光未然,25岁的诗人满怀 激情地朗诵了新近创作的黄河吟 ,冼星海被诗中那澎湃的心潮所打动 ,他一把捉过诗稿说:“我能写好它! ”就一口气跑回自己的窑洞。6天后, 当他揉着熬红的眼睛走出窑洞时,一 部划时代的音乐杰作黄河大合唱 诞生了。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 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公里 ,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约75万 平方公里。上游多湖泊,含沙量少。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显著增 加,其输沙量约占全河的90%。所以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一碗 水,半碗泥。”下游流经华北平原, 因水流缓慢泥沙积聚而

8、形成“地上河” ,全靠人工筑堤。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 最杰出的代表作品。该作品完成于1939年3 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 久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 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民族 抗日卫国的壮丽图景。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全曲包括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和乐队将各乐章 相连。八个乐章服从于一个主题:抗日、爱国。每个乐章 的音乐相对独立,但是情感发展始终非常紧密、统一。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基本上建立在三个基本主题上:黄河船夫曲的主要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黄水谣的主题-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 和自由奔放怒吼吧,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打败日 本侵略者拓展与探究 黄河大合唱你有完整欣 赏过吗?你最喜欢那一曲呢?为 什么? 听一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 河,跟合唱版的保卫黄河 有什么异同?1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2 冼星海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富有时代特征,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在表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民族特色方面达 到极高境界,被誉为“人民音乐家”。代表作有 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 唱等。 fff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