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主题活动.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88005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主题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主题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主题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主题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主题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主题活动.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主题活动中学主题活动在与学生聊天中发现最受学生重视的节日,居然都是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几乎无人问津。在他们眼里,传统节日只是放一天假,吃一些传统食品而已。他们不了解节日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民族特色,也不知道这些传统食品的含义。当然,究其原因,应该说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节日文化教育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2、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弥补缺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探究意向,决定以端午节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民风习俗、特色食品、端午节诗词等文化现象展开研究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端午节,以此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主题活动中,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2)搜集阅读与端午佳节有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

3、类。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我把主动权完整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制定研究活动计划,确定研究内容。第二阶段:通过调查、采访、收集等形式,研究端午节的来历、传说、故事,用“故事会” 、资料卡、小报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第三阶段:收集、欣赏、吟诵、学习有关端午节的诗歌作品、歌曲、短信等文化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 ,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4、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2

5、、了解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 、 “筒粽” ,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

6、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通过活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提高,感受并撷取传统佳节所孕育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激发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豪之感,提高了文学素养、个人素质及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养成积极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