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879778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8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题型,回归文本论语选读复习2009高考卷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反,则不复也。”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 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 ,并加以评析。(3分) 分析:直接从课内取材,兼顾文字和 文化两个层面。2010高考卷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 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 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

2、小人以 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 分析:课外取材,要求从课外想到课 内,着重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 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 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 务法。(韩非子) 【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 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 观。(1分)孔子: 韩非子: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2

3、011高考卷分析:以课内外对比的形式考查儒家文化十篇论语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 君子之风 周而不比 诲人不倦 高山仰止 沂水春风 中庸之道根据所提供的成语,背出论语的 相关章节。不令而行 箪食瓢饮 人言并举 过犹不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012年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正 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经典(选读)高考论语命题的类型(一)基础理解型 (二)思想评述型 (三)案例剖析型基础理解型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 疏矣。” 24、(1)根据前两章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 原则。(2分) 24严己宽人与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 (2分)

4、回归文本思想评述型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 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庄子钓于濮(p)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 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i)矣!”庄 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 三千岁矣,王巾笥(s)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 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 尾涂(t)中。”庄子曰:“往矣!吾将 曳尾于涂中。”23、从上面这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 和庄子的人生态度。 孔子: 庄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鄙视富贵,追求自由24、请你对这两种人生态度进行简要评 价。孔子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个人与社会 的责任感,是积极入世的

5、。庄子的人生 态度相对缺乏社会责任感,是消极避世 的。但是这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都 使他们达到了各自的人生高度,都值得 后世的景仰。儒家所看重的永远是大地上圣贤的道 德,永远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 道家看重的永远是更高旷的苍天之上的精 神自由,永远是人在最终成全以后的超越 。中国的儒家在社会的尺度上,要求人担 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的层面上,要求人 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而超 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 于丹回归文本案例剖析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 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生。当他自己病危 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 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 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 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 怪他们,我已经不需要医疗了。结合论语语录,对材料一反映的现象进行 评价。 材料二: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 语)(表态回归文本联系生活,解 读论语现实意义回归文本着眼文化十课头尾融会关注题型联系古今课堂内外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