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87901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5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 500500 字字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 500 字一史记读书笔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 10 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 岁时,从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负重,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 ,为中国及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史记是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此书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包罗广泛,体大思精,全面而客观的叙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面貌。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其中人物列传七十篇,可见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读之常常废书而叹、沉思良久,曾国藩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现在可以体会出精妙之处了。单从个人来看,伯夷似乎不值得为之立传。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何尝不是如此?太史公则进一步认为伯夷、颜渊等的

3、出名,皆源于孔子的称赞,在篇末叹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自有他的道理,然而很多名人名垂青史却是个人改变命运实现抱负的;一面是社会不可避免的世俗等级,一面是圣贤激励人心的古语,太史公也在天平的两端徘徊,一般人更是如此了。老庄哲学虽然有些消极,但有时也可给人某些启迪。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人应去除骄气多欲;庄周则以祭祀之牛比喻高官爵位,有一定的道理。韩非子可谓洞悉人生百态。 说难微言大义,可贵之处在于将君主之欲归结为名、利,并考虑到表面和内心,几句话分析出世上大多数人的心态,佩服之至!太史公感叹韩非为说难而终不能自脱,很多事情意思很明白,执

4、行时却难以完成,韩非应该就是一个例子吧。伍子胥以一人之身,倾覆楚国,智谋韬略过人,似乎深得说难大义,在观察到公子光有内志之后,敬献专诸,而后归隐山林等待时机,远见和识人眼光让人佩服之至,但他最终死于越王勾践离间之计。太史公总结到: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古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这也是他自己勉励的表现,这样去解读历史,不禁体会到它的宏伟壮丽内涵。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微言大义,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文化对“智慧”的定义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孟子则生不逢时,他的学说不重功利,因此在环境多变的战国时代得不到君主重任,以至太史公在篇末感叹道: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 ,未

5、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太史公的感慨使我终于明白为何社会对读书人的定义总是安贫乐道,而读书人一旦当官做商便不是真正的读书人。实际上,也有书中自有千钟栗的说法。我不能完全同意太史公的观点。战国四公子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春秋战国也因有了他们而增添了不少亮色,他们也是后世文人君子仰慕称颂的对象。冯爰说“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并拿往来市集的人们来作比较,让人听来不觉过多世态炎凉,反而能悟出一番人生哲理,深得大义。 赵国平原君,赵胜。有毛遂自荐的轶事。本人只是个风流倜傥有才气的公子,太史公说他不能识大局,认为赵国四

6、十万大军战败的原因在于他贪求上党的领地,此话不尽然,赵国君臣不一才是最重要的原因。魏国信陵君,无忌。侯嬴、朱亥借魏国之兵救赵军的事迹非常感人,从一个侧面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宏伟壮观。信陵君也是真正的礼贤下士,超过徒幕虚名的平原君,曾率五国之兵大败秦军,可谓后世典范。后来却受秦国反间计所谗,忧闷不得志而亡。蔺相如是战国时代难得的贤臣,智勇兼备,为人谦让,对大事又有不可侵犯之仪度,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主动避让廉颇,并对秦王和廉颇做了简单对比,让廉颇听后大为惭愧,以致负荆请罪,传为千秋佳话。将相如此配合,国家之幸!屈原、贾生都为身怀奇才大略却不能为世俗所容。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很多能人志士,才学、仕宦

7、并举,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建功立业。所以,他们的不幸遭遇不仅与时代环境有关,也和自身性格、心态有很大关系。司马迁其实是将这两人作为同病相怜的知己,他感叹以屈原之才,能被任一国家所接纳,何不一试身手?又感叹鵩鸟赋中淡薄名利得失的意境,难道说这不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吗?李斯的经历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他是历史上很多名人的一个缩影,特别之处在于他的两句感叹。第一句是他任秦相,儿子任三川守,百官朝贺的鼎盛时期,曰:“物禁太盛,今天可谓人臣之极,物极而衰,不知那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第二句是被赵高诬陷,族灭三族之前,与儿子相抱,痛哭流涕:“儿子,今后就是想和你牵着黄狗去东门追逐小兔子的事情都不可能再有了!”

8、我想,这两句话是每个人都应引以为戒的。世间功名利禄,不可过于强求,人生最重要的是幸福感,应当将物质利益和精神状态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一味贪求,曾国藩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史记可谓是我国文学作品的瑰宝,它的价值巨大,真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 500 字二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 ,又被称为第一部“正史” ,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书分 12 本纪,10 表,8 书,30 世家,70 列传,共 130 篇,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 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且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

9、清晰,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 ” 、 “太史公传 ” ,也省称“太史公 ” 。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 “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与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 130 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 、 “史圣”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 ” 。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创作结晶。集中著述,花了 15 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算在内,全部时间要超过 20 年。 史记记录的历史,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至远。 读完史记 ,合卷之后觉得收益良多。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一 五帝本纪五帝本纪位于本纪书首,记载了上古时期从黄帝到虞舜的部落联盟时代。它写了中国五个在道德,治国,造福黎民等方面都不愧为模范的远古帝王。 该篇的主要目的是明始祖,明道德,明制度,明一统,处处都显现着作者理想政治的光芒。黄帝,尧舜等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其中尧舜更是被称做圣人,见之于世的著

11、作比较丰富,尤其尧舜禅让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作者写此篇所依据的尚书?尧典据考证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作者依之而写成尧舜两位古代帝王,从这之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与秦汉以来的专制政治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故而尧舜无疑是史记中最令司马迁本人尊崇的大公无私的理想帝王。五帝之中,人品最高的可能就是舜了。据史记记载: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舜的故事其实是家喻户晓的。不顾亲情的父亲,心肠歹毒的继母,骄傲无耻的弟弟,一家人居然整天都在思考着怎么杀了他。舜提心吊胆的活着,即使如此,

12、他依然恭敬的侍奉父母,友善的对待弟弟。但是舜能在如此险恶的家庭环境下生活,显然也不是那种愚笨的老实人。瞽叟尚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嫂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舜当然清楚家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他总会有充足的准备。为此,修补仓库时他特地带上两顶斗笠,凿井时又费时费力从旁边又凿了个出口。正是由于他这种谨慎机智的性格,才让他在这种充斥着绝望气息的家庭中艰难的活下来,还造就了他那出类拔萃的能力吧。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 ”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

13、母。 ”以为舜死了,一家人的丑恶嘴脸表露无遗,马上就开始瓜分舜的“遗产” 。 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对于不但想杀自己,连自己的妻子都想霸占的弟弟,舜仅仅是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这大概就是我们一直崇尚的以德报怨的源头了。舜因为德行远扬而为世人所知,但作为尧帝的接班人,他的能力自然也无愧于帝王的称号。客观的说,舜的政绩比尧还要伟大。他举用贤能,惩治恶徒,兴水利,考民情,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时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二 鲁周公世家周公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人物,他的品德言行影响后人长达三千年,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成王姬诵的叔

14、叔,他是离最高统治者宝座最近的一个人,他后来甚至还以摄政王的身份坐上了这个宝座,但最终还是回归到臣子的位子。三千年来,周公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每当一个老皇帝驾崩,总有一两个权臣会站出来扮演周公的角色,大义凛然责无旁贷地为小皇帝独揽大权,但最后往往会演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有好一点的,但也终归做不到周公那般的气度潇洒。周公最著名的故事,大概就是曹操所说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了吧。周公对受封鲁国的儿子伯禽也说道:“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周公之贤,可窥一二。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愈。在这天下未定之时,武王却染不治之症。这对于新生的周王朝来

15、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周公带上玉璧,设立祭坛,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希望能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恢复武王的健康。但是,他的祷词颇具意思。 “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意思是武王如果在,你们也有好的祭祀。如果你们答应我,我将璧圭献上,听候你们的吩咐;如果不答应,我就带走璧圭。周公的话,流露出明显的和祖先进行交易的语气。这在崇尚鬼神,敬奉祖先的周朝,着实有些离今叛道。但是,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也是周公精明和让人敬佩之处了。中国名著史记读书笔记 500 字三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16、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教育名著史记读后感。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 “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 104 年至公元前 91 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 “公”是美称, “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