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87759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策之力无不胜(李建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策之举无不成,群策之力无不胜新课程新增内容难点突破嘉善高级中学 李建良“群策之举无不成,群策之力无不胜” 就是要海纳百川,集民智,让群众的智慧 源泉充分地涌流,使群众的热情充分地激 发,从而形成势不可挡的发展洪流。而高 中数学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正是要我们以这 样的工作姿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 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 高我省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1、新课程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优化了数 学教学过程,构建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 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与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性质与特 点。“让我欢喜,让我忧”、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到位, 对标准的新理念以

2、及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 求把握不准,再加上浙江省新课程标准考 试大纲没有出炉,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 不知深浅”。 负责负责 人新课课程新增内容 倪嘉声1.1.1算法的概念(必修3)刘显显涛1.1.2程序框图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逻辑结 构(必修3)黄顺贵顺贵1.2.1输输入语语句、输输出语语句和赋值语赋值语 句(必修3)项项善芳1.2.2条件语语句(必修3)车车曦东东1.2.3循环语环语 句(必修3)卢伟卢伟1.3 算法案例(必修3)周云峰2.2.1条件概率(选选修2-3)张伟华张伟华3.3.1几何概型(必修3)周丽丽3.3.2均匀随机数的产产生(必修3)李建良3.1回归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

3、应应用(选选修2-3)刘朝阳3.2独立性检验检验 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应用(选选修2-3)一、提前准备,制定计划二、备课说课,全组审议“五备”备教材、备标准、备教法、备学法、备教 学手段 “三稿”教案稿、课件稿、说课稿 “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 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以新课标、新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 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 理念。对几个难点的内容我们除了上述操作外,还 安排了负责人开展试讲活动,课后全体备课组成 员再进行评课活动,指出不足之处并作修正。负责负责 人新课课程新增内容 倪嘉声1.1.

4、1算法的概念(必修3) 刘显显涛1.1.2程序框图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逻辑结 构(必修3)黄顺贵顺贵1.2.1输输入语语句、输输出语语句和赋值语赋值语 句(必修3)项项善芳1.2.2条件语语句(必修3)车车曦东东1.2.3循环语环语 句(必修3)卢炜卢炜1.3 算法案例(必修3)周云峰2.2.1条件概率(选选修2-3)张伟华张伟华3.3.1几何概型(必修3)周丽丽3.3.2均匀随机数的产产生(必修3)李建良3.1回归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应用(选选修2-3)刘朝阳3.2独立性检验检验 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应用(选选修2-3)一记成功之举,就是记下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 设计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

5、应的做法例1 从某大学中随机选取8名女大学生,其身高和体 重数据如表所示。编号12345678身高/cm165165157170175165155170体重/kg4857505464614359求根据一名女大学生的身高预报她的体重的回归方程,并预 报一名身高为172cm的女大学生的体重。三、课后反思,持续发展另外课后还可以将某些教学思想方 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 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 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成功做法,详细得 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 推陈出新。二记记“败败笔”之处处,即使是成功的课课堂教学也难难免有 疏漏失误误

6、之处处,对对它们进们进 行回顾顾、梳理,并对对其作深刻 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为以后再教时应时应 吸取的教 训训,这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对于一组组具有线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我们们知道其回归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的最小二乘估计计公式分别为别为 :你能推导导出这这两个计计算公式吗吗?例如教材一开始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时,有同学就提出问题 :相关指数和前面提到的相关系数=三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 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 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例如在讲讲到相关指数

7、 时时,有同学就提出问题:相关指数和前面提到的相关系数是否有关系?一节课下来,确实需要静心沉思,想想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 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 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 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 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教 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1、由于准备充分,一开始就消除了对新增内容的“恐惧 感”,在对这块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时,已经感觉不到是新 增内容了。 2、真正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通过集体的智慧,在 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备课、说课、评课,准确的把握了新增 内容的“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群策群力的做法实际上为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 中提供了一条思路,例如在期中、期末复习时,自编练习 也是这样一种合作思路。 4、促进了备课组的和谐,办公室教研活动接连不断, 常常为某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但这都是为了工作,是友 善的讨论。优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要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那 么我们作为老师更加应该在学生面 前树立榜样。相信只要我们有锲而 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群策群力的工作 态度,那么新课改工作就一定能做 好,做扎实。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