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876590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各章节要点【十、教育科学研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复习 讲授提纲教师招聘考试专用学习总体要求 突出三个重点: 1、建立理论体系全 2、形成知识链接牢 3、掌握技能技巧会 解决两个问题: 1、理解 2、记忆教育理论体系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规律与发展理论 3、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4、教师与学生 5、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6、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7、德育理论与班级管理 8、教育活动与教育科研第一部分 教育和教育学 本章知识体系: 教育概念、形态、要素、属性、功能、 起源、发展 教育学概念、功能、起源、发展、 本章知识特点: 基础知识、零散琐碎、难度一般、客观题目多 本章学习要求: 1、记忆知识点:特点、人物、思想(著作

2、)等 2、知识链接:年代人物思想(著作)教育知识点(考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概念的解释 (一)、传统的解释: 广义:增进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影响思想观念的 社会活动 狭义:专指学校教育。是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依据 一定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 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朝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特指思想品德教育 (二)、新的解释: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 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关于教育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形式 填空 1、教育是指增进(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 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 2、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

3、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 者朝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判断 1、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教育学所使用的教育概念是广义上的理解 3、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的 活动 选择 1、教育学上所使用的“教育”一词,是指()意义上的 教育 A广义B狭义C更狭义D不确定 2、在学校这一特定组织中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E 、社区教育 3、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 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4、就是() A、教育B、教学C、管理D、科研 4、下列哪点不是教育的概念中所体现的内容() A教育具有社会性B教育有专人进行C教育是培养人的活 动D教育具有各种层级结构 简答(或名词解释) 1、什么是教育? 2、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 3、解释狭义的教育 4、什么是学校教育? 5、试说明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区别 2、教育的词源: 在我国最早把教育二字连起来使用的是孟子,见 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 乐也”。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一词相关。 在西方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引出”或“导 出”的意思 注意

5、,此知识点是考试的高频考点 二、教育的形态 3、按照广义教育的概念来划分,教育包括以下 三种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4、广义的教育一般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教育 5、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两种形态:一是专 门化的学校教育和仍然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非学 校教育。 注意此知识点不同版本的教材分歧较大,需灵活 掌握 这一知识的考试方式: 选择: 1、教育这一活动具体来说有(ABC)形态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社区教育 2、教育这一活动具体来说有(ABCDE)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E 、自然形态的教育 3、教育

6、这一活动具体来说有(ABC)形态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社区教育E、 自然形态的教育 4、教育这一活动具体来说有(ABC)形态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E 、社区教育 5、教育这一社会活动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具体形态() A学校教育B非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 填空: 6、一般地说广义的教育包括()()() 7、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种形态一是()一是() 判断题: 8、学校教育也属于广义的教育() 9、一般地说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10、一般地说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两种具 体形态() 11、广义的教育既可以是系统的、有组织、有计

7、划的 ,也可以是无系统、无组织、无计划的。() 12、看了一场电影使学生深受教育。这里所使用的教 育属于狭义的教育 5、AB 8、10、11、对,9、12错 三、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 6、教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有三个: 教育者教育影响受教育者 7、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生理心 理起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直接教育者:教师、管理人员等 间接的教育者:教育计划教材的编写者设计者等 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一定是教育者 8、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9、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媒介( 中介),是教育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如教育内容、教育 方法、教育

8、措施等。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 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 和教育组织形式 10、教育基本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没有教育 者教育活动就无法展开,受教育者就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受教育 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 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 中介,是联系的桥梁,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 法实现。因此,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个因 素的有机结合。 记忆技巧:(无教育者)无法展开、(无受教育者

9、)无的放矢, (无教育影响)无源之水 此知识点考试形式: 简答题: 1、简述教育三个基本的关系? 2、如何理解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3、简述教育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 内容和教育途径四个方面” 现在教育学第37页 ,杨建华、陈鹏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 容、教育手段” 教育学导论第9页,沈壮海主 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不管教育水平和程度如何殊异,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 要素却是相同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 教育概论第19页,查啸虎主编,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出版社 “教育

10、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有其比不可少的组成 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 教育环境。” 大教育学第4页,张人杰主编, 邓云洲副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包括许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学第17页,华南师范大 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1、教育活动中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之间构成了教育活动中的 三对最基本的矛盾: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教育内容 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活动中最 基本、最主要、具有决定性的矛盾。 四、教育

11、的属性 12、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 会活动或过程,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 征 (质的规定性、本质特点、本质、根本特点、根本属性 ) 13、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教育 是一种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 社会现象。(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 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有 本质的区别。(3)在教育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 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三者之间的矛盾活动。 理解:(1)把教育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区别开来 (2)把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 (3)教育有其内部所特有的矛盾运动 14、概括起来

12、,教育的本质属性着重有:1)是人 类特有的活动,2)是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 )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5、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目的、内容 、性质等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教育受其他社会因素制约,但又 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出自身的规律。教育具有质的规 定性、历史继承性、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4)、长期性:无论是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成还是一个 个体的教育成长,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 (5)、生产性: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只不过在 生产对象、生产过程、生产结果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 (6)、民族性:教育思想、教育制度

13、、教育内容、方 法手段等方面都有民族特征。 (最基本的是前三点)补充说明: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学的 基本问题之一,历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 几种观点:1)生产力说。2)上层建筑说3)双重属性 说4)多重属性说5)特殊范畴6)社会化说7)个性化 说8)产业说9)非产业说10)教育文化说)11)社会 实践说。以上学说都是片面的。 教育的永恒性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育人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明,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不同 步的,在落后的社会制度下可能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同 样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下可能也有落后的教育形态。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教育可以超前或滞后于社会

14、 形态。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具有自身的 继承关系、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政 治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这一知识点的考试形式: 一、填空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2、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教育这说明了教育具有( )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反映了教育具有()的社会 属性 4、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 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的() 属性 5、教育与社会形态存在着不一致的特点体现了教育具 有() 6、汉代教育内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体现了教育 具有() 二、选择题 7、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生产性B、历史性C、民

15、 族性D、培养人 8、教育与社会形态存在着超前或滞后的现象体现了教 育具有()A、生产性B、民族性C、相对独立性D、历 史性 9、教育的特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A、是人类社 会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B、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生存 活动C、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活动D、是人类传递社会 经验的活动E、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10、我国目前的教育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 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7D 8C 9ACDE 10B 11、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主要有()A教育具有 自身的继承关系B教育受政治经济的影响C教育超前于 社会形态D教育落后于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的发展状态 ABCD 三、填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