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876419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了能量的守恒和 转化以及在转化过程中各种能量具有相应 的当量关系,但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能指出变化的方 向和变化进行的限度。 13.1 卡诺循环 由两个等温可逆过程和两个绝热可逆过程组成的、以理想气体为工作介质的理想循环。 1. 定义:2(1) 等温可逆膨胀 U = f(T) , U = 0 Q1 = -W1 = nRT1ln(V2/V1) = nRT1ln(P1/P2) (2) 绝热可逆膨胀Q= 0 W2= U2 = nCV,m dT (3) 等温可逆压缩 Q3 = -W3 = nRT2ln(V4/V3) = nRT2ln(P3/P4) (4) 绝热可逆

2、压缩 Q= 0 W4= U4= nCV,m dT 3经一循环后,体系回到原来状态U =0, Q = -W Q = Qi = Q1+ Q2= nRT1ln(V2/V1) + nRT2ln(V4/V3) 将绝热可逆过程方程代入,整理Q = -W = nR(T1 T2)ln(V2/V1) (V2/V3)1-r =T2/T1 (V4/V1)1-r =T2/T1得:42. 热机效率(1) 定义: = - W/Q1 5 = - W/Q1 Q = -W = nR(T1 T2)ln(V2/V1) Q1 = nRT1ln(V2/V1)所以 = -W/Q1 = (T1-T2)/T1 (2) 说明: A.可逆(卡诺

3、)热机效率仅与两个热源的 绝对温度有关。 6B. = (T1-T2)/T1 0,可能发生 = 0 可逆0,不可能发生因 (体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构成 隔离体系,所以上式为隔离体系作功 能力变化判据 B(隔)判据。13B(隔)判据是一切热力学过程的共 同判据。此判据表明:1) 只有那些体系与环境总的作功能力 减少的过程,才具有净推动力,因而 是可能进行的过程。 2) 总的作功能力减少无限小的过程, 是可逆过程。 3) 总的作功能力增加的过程,是不可 能自动发生的过程。14不可能自动发生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它们根本不可 能倒转,借助于外力可以使一个自动变化发生后再逆 向返回原态。 如:气体真空膨胀是

4、一个自发过程。如用活 塞等温压缩,能使气体恢复原状,但其结果是环境 付出了功、得到热。环境发生功转变为热的变化。 要使环境也回到原来的状态,则必须能够从单一热 源中取出热,使其完全转变为功。但这是不可能的 。WQ15热由高温物体流入低温物体,最后温度均 衡。要想使它们恢复原状,必须设想能从某一 物体吸热降温,使其降到原来的温度,将所吸 的热量完全转化为功,然后把这些功再转变成 热量,从而使另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到原来的温 度。但由于热完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影响是不 可能的,所以这个设想的过程也不可能实现。 WQ 16自发变化是否可逆的问题,或是否可以使体系和 环境都完全复原而不留下任何影响的问题,都

5、可以转换 为能否“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 他变化”的问题。 可逆过程(特点)是以无限小的变化进行 的,整个过程进行的无限慢,可理解为是一 连串非常接近平衡的状态所构成。从这个意 义上讲,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可逆过程 即为平衡过程。 3.自发过程进行的限度-平衡态174. 热力学第二定律 表述有多种: (1) 克劳修斯说法:“热不能自动从低 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 (2)开尔文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 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无其它变化”。 (3)永动机说法:“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 造成的”。 18第二类永动机是一种能够从单一热 源吸热,并将所吸收的热全部变为功而 无其它影响的机

6、器。它并不违反能量守 恒定律,但却永远造不成。为了区别于 第一类永动机,称之为第二类永动机。 可以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 斯说法和开尔文说法等表述是一致的。 各说法的一致性:191.卡诺定理 在T1和T2两热源间工作的所有热机 中,可逆热机的效率最大。 可以证明:若 违反卡诺定理,必 违反热力学第二定 律。 R = -W/Q1 = (T1-T2)/T13.3 熵、熵增原理 202. 卡诺定理的两个重要推论: (1) 在T1和T2两热源间工作的所有可逆 热机,其热机效率必相等,与工作物 质或变化的各类无关。 普遍遵循:可逆热机效率关系式 得: Q1/T1+ Q2/T2=0 = -W/Q1 =

7、 (T1-T2)/T1Q = W = Qi = Q1+ Q221(2) 不可逆机的热机效率小于可逆机的热机 效率。 I(不可逆过程 )0的变化。 dAT,V 0不可逆,自发 可逆,平衡772. 吉布斯函数(吉布斯自由能 ) 根据第二定律的基本公式 dS - Q / T 0不可逆 可逆dS Q / T 不可逆 可逆TdS Q 不可逆 可逆78代入第一定律的公式: Q = dU -W 得:TdS dU -W d(U TS) -W假设过程等温TdS Q 79如将功分为两类-膨胀功(We)和除膨胀功 以外的其他功(Wf),则有:假设过程等压 P1= P2= P环 = P d(U TS) PdV -Wf

8、 d(U +PV TS) -Wf d(U +PV TS) Wfd(H TS) Wf不可逆 可逆 d(U TS) -We-Wf80(1) 定义 G = U + PV - TS = H - TS (2) 对G分析(与A有相似性质)1) 因H、T、S是状态函数,所以G为状 态函数。 3) 因 H绝对值不知,故G绝对值不知。 2) 因 H、S是容量性质,故G为容量性质。 814) 是复合函数,无明确物理意义。 5) 具有能量量纲。 (3)吉布斯函数判据d(H TS)T,P Wf不可逆可逆dGT,P Wf不可逆 可逆1)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6) G称为吉布斯函数(常称吉布斯自由能 )82此式意义:在等温等

9、压过程中,一个封闭体系 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等于其吉布斯函 数变化。因此吉布斯函数可以理解为等温等 压条件下体系作可逆非体积功的本领。dGT,P Wf不可逆可逆832) 在等温等压且无其他功的情况下 d(H - TS) 0不可逆 可逆dGT,P 0不可逆 可逆因等温等压且无其他功时(即无外 界帮忙),体系发生的过程一定是自发 。 所以 : dGT,P 0不可逆,自发 可逆,平衡84此式意义:体系在等温等压且无其他功的情况下,若 对体系任其自然,不去管它,则自发变化总是 朝向吉布斯函数减少的方向进行,直到减至该 情况下所允许的最小值,达到平衡为止。体系不可能自动地发生G0的变化。 dGT,P 0

10、不可逆,自发 可逆,平衡85863. A和G的意义从上面分析可知:亥姆霍兹函数和 吉布斯函数可以理解为等温等容或等压 条件下体系作功的本领。dAT,V,Wf=0 0不可逆,自发 可逆,平衡dGT,P,Wf=0 0不可逆,自发 可逆,平衡87可逆过程:dAT,V=Wf AT,V= Wf dGT,P =Wf GT,P= Wf 即:T、V一定时, AT,V等于始末状 态间作体积功能力的变化;T、P一定时, GT,P等于始末状态 间作非体积功能力的变化。88净推动力= - dAT,V,Wf=0 0不可逆,自发可逆,平衡不可逆,自发 可逆,平衡净推动力= - dGT,P,Wf=0 0894. 恒温过程亥

11、姆霍兹函数变、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90919293943.8 热力学基本方程寻找各热力学函数间关系。1. 热力学基本方程上一节已推导出,对于封闭体系 、不作非体积功的可逆过程有:dU =Q +W = TdS - PdV dG = VdP - SdT95H = U + PVdH = d(U + PV)= TdS - PdV + PdV + VdP= TdS + VdPdA = -PdV - SdT同理可得= dU + PdV + VdP96dU = TdS - PdVdH = TdS + VdP dA = -PdV - SdT dG = VdP - SdT这四个方程统称热力学基本方程。 说明: (

12、1)热力学基本方程均由dU = TdS PdV并结 合各函数的定义而导出,而各函数的定义无 任何限制条件,因此四个方程的适用条件相 同。97(2) 适用条件:无不可逆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封闭体系 、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虽然在方程推导过程中假设过程可 逆,但方程的最终结果仅是各状态函数 之间的关系,与过程性质无关。98(3) dU = TdS PdV表示U = f(S、V),在第二章中已讲 过一公理“对没有化学变化、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均相封 闭体系,一般来说,只要指定体系的两个性质,其体系 中的各个性质就确定了” 。这两个性质的选择依据是热 力学基本方程。即 U = f(S、V) H = f(S、P

13、) A = f(T、V) G = f(T、P)dU = TdS - PdVdH = TdS + VdP dA = -PdV - SdT dG = VdP - SdT99(4)由热力学基本方程得dU = TdS - PdVdH = TdS + VdP dA = -PdV - SdT dG = VdP - SdT1003.9 克拉佩龙方程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时各热力 学函数间关系,特别是饱和蒸气压与 温度的关系。 1011. 克拉贝龙方程式相相T PG1 G2 T+dT P+dP G1+dG1 G2+dG2 因为在T、P达相平衡时有 G1=G2 所以在另一T+dT、 P+dP 达相平衡时必 有:

14、dG1= dG2 102根据热力学的基本方程 dG = -SdT + VdP -S1dT+V1dP = -S2dT+V2dP S2dT - S1dT+ = V2dP - V1dP此式为克拉贝龙方程式,对任何纯物质 的两相平衡体系都适用。 103例如对于气液两相平衡: 对液固两相平衡: 书P145例题3.9.1。10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两相平衡,固体和液体 的体积气体相比,前者可以忽略不计,克拉贝龙 方程式可以进一步简化。 如存在气-液或气-固两相平衡,假 设其蒸气为理想气体,则有 1052.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对克克方程式分析: (1) 适用条件:Wf = 0的封闭体系中, 固体或液体与其蒸

15、气平衡时,蒸气压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106(2) Hm,P为该液体摩尔蒸发热或固体 摩尔升华热。(3) 若假定Hm,P与温度无关,或因温 度范围很小,Hm,P可视为常数。积 分上式得摩尔升华热=摩尔蒸发热+摩尔熔化热107作定积分也可写作 lgP = -B/T+C 注意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的关系 、B与Hm,P关系。lgP或lnP与1/T作图为一直线,由 直线的斜率可得相变热。1083. 特鲁顿规则 式中Tb是正常沸点,即在P0下液体的 沸点。 在液态中若分子没有缔合现象, 则能较好地符合于这个规则。此规则 对极性较高的液体不适用。 1094. 外压对液体蒸气压的影响 定温下液体与其自身的蒸气达平衡 时的饱和蒸气压就是液体的蒸气压。此 时液体上面除了液体的蒸气外别无他物 。 如果将液体放 在惰性气体中,液 此时体的蒸气压将 会有所变化。 110液体气体T PeGl Gg T Pe+dPe Gl+dGl Gg+dGg 因为在T、P达相平衡时有 Gl=Gg 所以在另一T、 Pe+dPe 达相平衡时必 有 dGl = dGg 在等温下 dGg = VdPg dGl = V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