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86945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 500500 字左右字左右三国演义主要讲述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史,下面是聘才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 500 字左右,欢迎阅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英雄人物在这历史长河上留下多少英雄事迹为后人评说? 在小学时代开始读三国,至今,每每拿起,又有更多不同感悟和体会。它演绎出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世英雄的传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 200 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

2、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陽,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 ,后来加上“赤兔马” ,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

3、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

4、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王司徒在为讨伐董贼掩面哭泣的时候,只有曹操独当一面,决意实际行动去刺杀董卓。在袁绍等人为眼前的点滴之功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时候,只有曹操看准时机,乘胜追击。时事造就了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奈何时事不就英雄,让曹操未能成功,未能使他圆了贤臣的梦想,助大汉保住天下。同时,也让曹操看清了这混沌的世界,开始了数十年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军事生涯。以自己的力量去开辟这片疆土,为这黄土地上的受苦百姓打

5、造出一片安居乐业的地方。蜀吴的人民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候,魏地的人民至少还有一口饭吃,这难道不是曹操的仁政么?在曹操驰骋天下的时候,蜀吴从不敢妄动,那是怎样的气势和强大啊。只可惜,江山依旧在,霸业转头空,未能完成一同天下夙愿的曹操,离开了这片疆场,给后人留下无限惋惜之声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 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寒假里,闲来无事。听同学们说三国演义好看,我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三国演义来看。打开第一页,就好像进入到那个年代一样,战乱时期、群雄纷争、称霸地主、统一三国。三

6、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下面我最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人物认识和看法。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敬佩的人物是诸葛亮他是刘备的军师,他初出茅庐就立下了第一功。诸葛亮第一次用火功烧死了曹操的十万大兵,第二次用火攻和空城计又烧死了曹操的十万大军。还有诸葛亮借东风还是用火攻。因此得出了这样一句话:想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在 7 天之内完成十万支箭,还下了军令状,如完不成随周瑜处置。诸葛亮还说不用 7 天,三天之内“我”都能完成。周瑜派手下鲁肃去观察

7、诸葛亮,第一天诸葛亮没有动静,第二天诸葛亮还是没有动静,周瑜心想;这回可抓住把柄了。直到第三天,诸葛亮向鲁肃借来二十艘船,每船两边扎上稻草人,敲着鼓向曹操那边进攻,当时正是大雾弥漫曹操的兵都在睡觉,听到鼓声,曹操急忙让弓箭手放箭,箭全插在稻草人上,诸葛亮和鲁肃在船舱里喝酒。等雾退了,诸葛亮赶紧叫士兵们调转马头,并敲着鼓说谢丞相箭。把曹操给气晕了,把剑从稻草人身上拔出来,数了数共十几万支。其实诸葛亮在三天前就知道天气。真可谓是料事如神哪!喜欢兵法的同学不妨也跟我一起去读一读三国演义,它就像一场 电影极为立体生动。让你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下三国时代的风雨。这个假期,我又把三国演义看了一遍,因为我太喜

8、欢看了!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作者是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他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有我最喜欢的几个故事: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华容道、三顾茅庐、桃园结义书中刻画了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它描写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这些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周瑜的“胸怀狭窄、忌才好胜” ,诸葛亮的“料敌如神、指挥若定”

9、、刘备为“复兴汉室,复兴天下”而战、关羽“威风凛凛,智勇双全” 、赵云“赤胆忠心,骁勇善战”但我最喜欢的两个英雄是诸葛亮和赵云。诸葛亮是一个忠臣,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非常善于用计:“草船借箭” 、 “借东风” 、 “三气周瑜”和“空城计”赵云对刘备也十分忠心,骁勇善战,在“单骑救阿斗”中,赵云自己一个人杀了魏国好几个猛将,为自己和小阿斗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他们都回到刘备身边了。读完了这本书, 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还要刻苦学习,立志做一个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断代历史小说,书中讲述了东汉末

10、年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还塑造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一些人物家喻户晓,千古流传,甚至在日本和海外也有不少粉丝。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他的智慧使我很佩服关于他的故事很多,比如三顾草庐、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其中我最佩服的是他的空城计,它讲的是当魏国的十万大军来攻占西城时,诸葛亮故意将城里变得如同空城一般,司马懿见此状况起了疑,反而退兵了所以我很佩服诸葛亮,有时还想,如果我是诸葛亮的话该多好而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是“赵子龙孤身救少主” ,当时赵云只身一人在长板坡上,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也要保护好少主,多么勇敢哪!多么忠诚呀!这样的故事让人们

11、久久不能忘怀。除此以外我还喜欢皇叔刘备,奸雄曹操等英雄豪其实说三国演义 是一部断代历史小说,还不如说它是一部英雄史诗,它塑造了两百多个各不相同的人物,然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那些英雄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的形象事迹,却深深留在人们心中!最近,我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受益匪浅,它是我国古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写的,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孙权、曹操三人通过努力各自创建了蜀、吴、魏三国,三分天下,从而展开了长久的纷争。后来,由于刘备之子刘蝉整日不务正业,软弱无能,孙权之孙孙皓大量消耗国家物资,最后都归降于魏国的司马炎,被晋国统一的故事。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诸葛亮、刘备

12、、关羽、张飞等等。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了。他原本住在隆中,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诸葛亮出山后对刘备忠心耿耿,多次用计谋打退了魏、吴两国的进攻,就连临死前也用计吓退了魏国的兵马,他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书中也有许多情节让我感动,当我读到刘关张三人打败吕布时,我为他们能打败吕布而感到高兴;当我读到关羽被杀时,不禁为关羽感谢到难过;当我读到张飞为了给关羽报仇却因打了手下而被杀死时,我巴不得立即进入书中把那两个手下打死;当我读到刘蝉整日只知花天酒地,敌军来到城下时,不仅没有想到对抗,反而想投降时,我为蜀国有这样的君主感到惋

13、惜,又为蜀国这样的灭亡而感到遗憾。读完三国演义后,让我大开眼见。诸葛亮的博学多才、足智多谋;刘备的宽厚仁爱;刘关张三人的兄弟情深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像书中的英雄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干出一番事业。我相信,只要我从现在开始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就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三国演义 ,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 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 66 万字的名著。一、真实与虚构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

14、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

15、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二、神化与丑化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 ,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 “义” 。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作文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

16、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 “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 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三、人物与线索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 三国演义的主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