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821660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行为jiao(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群体行为余建年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第4章 群体行为1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团队活动的意义n群体可以使2+2=5, 也可能使2+2=3n有很多动物是孤独活动的,有很多动 物是群体活动的n人为什么是群体活动的?n人都喜欢群体活动吗?n人是如何进行群体活动的?n如何提高群体活动效率和效益?第4章 群体行为2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章内容n群体的定义和分类n群体发展的两种模式n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n群体成员的行为n群体的绩效n群体决策第4章 群体行为3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一、何谓群体?n为完成共同目标,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个体所构成的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的人 群共同体n群体特征

2、共同的目标 共同工作; 相互的认同感; 共同遵守的规范(正 式和非正式规范);n人为什么需要在群 体中活动?第4章 群体行为4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n安全 securityn地位 statusn自尊 self-esteemn归属 affiliationn权力 powern共同目标 goal achievement第4章 群体行为5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二、群体发展的阶段n前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 阶段,执行任务阶段,终止阶段第4章 群体行为6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三、群体类型 群体载体n家庭n学校n公司n民族n国家n群体类型n小型群体n大型群体n正式群体 n非正式群体成员

3、之间有 直接的、个 人间的、面 对面的接触 和联系的成员之间是以 间接的方式( 通过各层组织 机构等)联系 在一起的第4章 群体行为7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三、群体类型 群体载体n家庭n学校n公司n民族n国家n群体类型n小型群体n大型群体n正式群体 命令群体任务群体n非正式群体 利益群体友谊群体第4章 群体行为8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四、群体的规模n人多力量力量大吗?n小群体完成任务比大群体快n大群体(12人)在完成发现事实,解决问题更 有效n小群体(7人)完成生产任务更好第4章 群体行为9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规模的上限与下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 数为27人

4、。有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 3人;多数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上限以( )人 为最佳。第4章 群体行为10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规模与社会惰化群体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不适当的扩大群 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陈述5条理由: 1、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发挥 2、成员参加活动的和得到奖励的机会减少 3、协调成员的活动困难 4、相互冲突增多 5、相互了解的程度低第4章 群体行为11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n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n 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n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与 离职率的关系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 模的扩大,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

5、其他人交流的机 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 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第4章 群体行为12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五、群体的结构n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义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员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第4章 群体行为13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n同质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方面都比较接近;n异质群体:在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第4章 群体行为14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n在什么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 的工作效率?n在什么情

6、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会达到最 高的工作效率?第4章 群体行为15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n在下述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 效率: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 体较为有效。 (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第4章 群体行为16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n在下述情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会达到最高的工 作效率: (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2)当做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 结构为好。 (3) 凡需要有

7、创造性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 利。 一般来说,工作组织的基层群体应为同质结构, 各类组织领导班子应为异质结构。第4章 群体行为17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六、群体中的角色n角色的概念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某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n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实验证明进入组织的人会迅速表现出与他扮演的角色一致的行为方式。第4章 群体行为18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个体在团队中的角色测试 完全不象 1、2、3、4、5 完全象1、我经常负责小组讨论并帮助大家达成共识, 确定本小组未来活动的目标。 1、2、3、4、5 2、我经常对本小组成员的活动进展情况进行总 结。 1、2、3、4、5 3

8、、在小组活动中我经常帮助其他成员克服他们 之间存在的分歧。 1、2、3、4、5 4、在小组活动中我努力促进小组成员能够明确 当前的问题是什么。 1、2、3、4、5 5、在小组活动的时候,我总是帮助其他成员积 极投入讨论活动。 1、2、3、4、5 第4章 群体行为19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6、在小组会议上,只要其他成员提出自己的观 点想法,我总是表扬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 1、2、 3、4、5 7、在小组会议中,大家总是依靠我对小组成员 刚才发表意见的真正含义进行说明。 1、2、3、4、5 8、当场面快要无法控制的时候,小组成员总是 指望我能够防止相互的争吵。 1、2、3、4、5 9、小组会议

9、中我总是愿意提出一些让大家感到 是完成工作最好的意见办法。 1、2、3、4、5 10、开会时,小组成员一般依靠我来给大家一 个公平说话的机会。 1、2、3、4、5 第4章 群体行为20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11、在大多数会议中,我很少像其他人那样拒 绝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 1、2、3、4、5 12、我总是积极地帮助小组成员解决他们之间 的分歧。 1、2、3、4、5 13、开会时,我总是鼓励那些不爱发表意见的 小组成员,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观点一五一十地 说出来。 1、2、3、4、5 14、每次开会的时候,大伙总是依靠我把会议 的目的内容进行分类说明。 1、2、3、4、5 15、开会的

10、时候,我总是承担会议记录的工作 。 1、2、3、4、5 第4章 群体行为21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看看你的是哪种角色鼓舞者= 总分 总分 总分 (6) + (9) + (11) 保卫者= 总分 总分 总分 (4) +(10) +(13) 协调者= 总分 总分 总分 (3) + (8) + (12) 发动者= 总分 总分 总分 (1) +(5) +(14) 总结者= 总分 总分 总分 (2) +(7) +(15) 低分者为被试主 要趋向的小组角 色高分者为被试最 不趋向的小组角 色第4章 群体行为22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团队角色识别n鼓舞者=赞扬支持其他成员以显示团队的 友好和团结n看

11、门者= 鼓励和促进团体成员的参与n协调者=在小组成员中间活动以减少紧张 关系 n 发动者= 明确团队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 途径n 总结者=团队活动的记忆者第4章 群体行为23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中的其他角色种类n信息搜集者:搜集团队成员的想法,解决问题 和支持意见的信息n信息给予者:分享有关团队任务目标的信息和 意见n评价者:根据标准对团队成员的功能作出评价 。n导向者:引导团队成员始终聚焦小组的目标n协同者:协助下属团队,齐心协力第4章 群体行为24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七、群体的动态研究n观众效应n协同效应第4章 群体行为25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观众效应n在一些场合,有别

12、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n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 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n 当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熟练程度较高时,会发生 社会助长效应,否则,会发生社会抑制作用第4章 群体行为26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协同效应n协同效应指群体活动的效果不同于个体活动效果之和, 协同效应可分为协同正效应和协同负效应。n协同正效应指群体整体的产出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的 总和。n协同负效应又叫社会惰化,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 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n要克服社会惰化现象,使群体工作产生协同正效应,必 须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责

13、任,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第4章 群体行为27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n 从众的概念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在群体压力之下,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保持一致,这种现象叫做从众或顺从第4章 群体行为28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从众行为的类型n心服口服彻底服从n心不服口服阳奉阴违n心不服口不服特立独行n心服口不服外强中干 第4章 群体行为29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压力形成阶段(1)合理辩解阶段。(2)劝解说服阶段。(3)攻击阶段。(4)心理上的隔离阶段。第4章 群体行为30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n群体凝聚力n个性因

14、素n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n群体的人际关系n群体惩罚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第4章 群体行为31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从众现象是好是坏?n从众会压制群体成员的独创性n对于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给与压力是必要的n问题的关键:什么情况下从众?从什么众?第4章 群体行为32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八、 群体的内聚力n群体内聚力的概念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n高内聚力群特特征n相互喜欢、欣赏n有尊严感n群体能帮助个人达到他单独一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第4章 群体行为33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1)群体的领导方式民主导致高凝聚力(2

15、)外部压力(3)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4)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5)加入群体的难度(6)群体规模(7)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8)以往成功的经验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第4章 群体行为34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的群体内聚力实验群 体 内 聚 力 高低积极消极诱导高内聚力积极 诱导高内聚力消极 诱导低内聚力积极 诱导低内聚力消极 诱导第4章 群体行为35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凝聚力、绩效规范和生产率的关系高绩 效 规 范低强 凝聚力 弱 高生产率中等生产率低于中等生 产率低生产率第4章 群体行为36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九、群体决策

16、问题n群体决策产生的原因分析n“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n害怕一个人权力过大n利益集团的代表,减少政策实施的难度n促进部门协调n信息的传递和共享n通过参与来激发积极性第4章 群体行为37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决策的优缺点n群体决策的优点n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决策 的质量。n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n群体决策的缺点n浪费时间。n从众压力。n少数人控制。n责任不清。 什么时候采用群体决策?第4章 群体行为38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什么时候采用群体决策?n当结构复杂的问题,难以分阶段决策n当成员的接受和认同十分重要n没有内行人n群体成员有共同合作、集体共事的经验n组织文化支持群体协作n没有紧迫的时间限制第4章 群体行为39余建年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n群体思维或小集团思想(groupthink)美国心理学家杰尼斯(J. Jan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