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80982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XX 年关于茶叶调研报告 沅陵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XX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把茶叶开发作为特色产业打造,通过几年努力,目前来势喜人。XX 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未来五年突出发展“两茶一鱼”产业,必将使茶叶产业再上新台阶。为切实抓好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今年5 月 6 日至 17 日,县政协组成由政协办、县农办、县茶叶办等部门参加的茶叶产业调研小组,在县政协副主席周高兴的带领下,就我县茶叶生产基地、产量产值、龙头企业、技术力量、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先后对马底驿乡、官庄镇、北溶乡、清浪乡、五强溪镇、太常乡、沅陵

2、镇、借母溪乡等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茶园开发大户、生产户、产业经营户等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调研小组发现,县委政府把茶叶作为我县未来五年突出发展的优势产业的举措深得民心,普遍认为抓住了沅陵农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只要不走过场,真抓实干,再过三到五年,就一定能够大见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沅陵茶业基本情况 沅陵山多田少,自古以来就地瘠民贫,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丘陵、山地面积占 92%。特别是五强溪水电站建设,致使全县 50%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淹没,丧失耕地 42600 多亩,有 81000 多人

3、失去家园和土地,近 10 万人移民搬迁。虽然省委省政府和历届县委政府一直努力帮助沅陵移民群众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造血功能不足,沅陵山区贫困状况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XX 年以来,在省政府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县委、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茶叶产业,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开发茶叶的积极性,一些企业老板、返乡务工人员、以及外来投资商,都积极参加到茶叶产业发展中来。截止目前,我县共有 300亩以上茶叶基地 41 个,500-1000 亩的茶叶基地 30 个,1000 亩以上基地 5 个,茶园总面积达到亩。其中 XX 年到XX 年新开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亩,老茶园 3 万亩,主要品种有槠叶

4、齐、碧香早、福鼎大白,大叶茶、迎霜等,都是国优省优良种。为进一步扩大发展茶园种植面积,我县目前已经建立 100 亩以上茶叶育苗基地 2 个。全县 7 万多亩茶园中,现在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有 3 万亩,年产量 1500吨,产值亿元,其中名优茶 220 吨,产值 1 亿元。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厂,全县共有 31 家,其中获得 QS 认证的企业 15 家;年产值 500 万的企业 5 家,省级龙头企业 2 家。这些茶叶加工厂和企业的产品以春季名优绿茶为主,大众茶生产为辅,有少量的红茶和黑茶生产。红茶和黑茶在目前还没有精深加工产品。名优茶以礼品茶市场为主,多为部门采购,过来较为畅销,今年以来礼品茶市场萎

5、缩,前景不容乐观。我县各茶叶生产厂家和企业已经注册的茶叶商标多达 16 个,五花八门,有的商标欠缺文化内涵,难以形成品牌。目前我县茶叶主要品牌有凤姣牌碣滩茶、辰州碣滩茶,干发牌碣滩茶、银峰牌碣滩茶等。 二、制约和影响我县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1、资源浪费多,茶农受损失 调查发现,我县茶叶资源浪费现象到了惊人地步。一是低产茶园面积较大,放荒茶园面积较多。据调查统计,我县目前茶园总面积达亩,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只有 3 万余亩,低产老茶园近 3 万亩,大部分放荒,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 42%。二是基本上只采春季名优茶,茶园利用率低。对茶叶产地来说,名优茶只是名气,大众茶才是基础。但是从我县茶叶

6、生产情况来看,无论是家庭作坊还是品牌企业,大家几乎都放弃了大众茶的需求。一年四季,只在清明谷雨前后一个月左右采摘名优绿茶,放弃了其他可用于大众茶生产的叶子。调查中,全县众多茶场,除马底驿乡天湖茶场四季采摘加工,自认为资源利用率达到 95%以上,其余茶园均只采春茶,而春茶只占茶园总资源的 30%,有的茶园因技术、用工不足等各种原因,春茶也没能全部采回来。以北溶乡碣滩茶场为例,全场 500 多亩可采茶园,主要只采摘毛尖,每年大众茶采摘量不到 10 吨,今年更是锐减到不足 2 吨。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季节性用工不足。所有茶场中,除官庄银峰茶场采用公司+农户,太常茶场因毗邻县城(无业市民较多)又只

7、按辰州碣滩有机茶公司订单任务生产(激励机制缺乏,无超产积极性),不缺采摘用工,其余各个茶场在采摘用工上都存在严重短缺。通常而言,一亩茶园要一个人才能满足采摘用工需求(仅名优茶),以此而推,全县 3 万亩可采面积,每年仅春季名优茶就需3 万多的采工,劳动力缺口相当大。由于茶园采摘用工短缺现象普遍存在,每年采摘新茶时,各茶场尽管调动了本村、周边及邻近乡镇的劳动力,还是无法满足对采茶工的需求。北溶麻埠琪茶场,面积 650 亩,近 300 亩可采面积,每年只能请到 30-40 个采工,大部分鲜叶采不回来,另 350 多亩只好任其荒废。大部分种植户担心,如果全县茶园都进入采摘期,会因为用工紧张使大户变成

8、荒户。 另一方面是市场不健全。全县虽然茶叶种植面积得到快速发展,但茶叶市场建立相对滞后,部分茶叶种植区(户)与市场距离较远,无法产生效益。官庄种植大户刘辉,目前可采茶园近300 亩,建了加工厂,但茶叶无品牌,无法直接进入市场,所产茶叶被迫以 520 元/公斤售予经销商,除去培管投入和工资支出,所剩无几。太常乡截止 XX 年底,全乡已陆续开发茶园 2775 亩,其中 1800 多亩大叶茶因为技术所限,不能自制干茶,附近又无规模加工厂收购鲜叶,差不多全部浪费了。白羊坪一个村干部,种植 8 亩大叶茶,今年卖了20 公斤鲜叶,得到 800 元工钱,而其他更多大叶茶种植户,硬是一片叶子也没有采下。直接影

9、响了他们种茶产茶的积极性,大部分大叶茶种植户要求毁茶种菜。三是茶叶综合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表现在茶叶多为初级产品,结构单一,茶叶深加工产品如速溶茶、茶饮料、袋泡茶和茶叶天然产物的提取等几乎是空白,严重影响着茶叶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茶叶(茶园)资源效益没得到充分挖掘。 2、缺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低 沅陵是产茶大县,但是茶叶人才严重缺乏,全县现在仅有茶叶推广研究员 1 人,高级农艺师 4 人,农艺师 3 人,茶叶专业技术人员 5 人,长年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茶农只有 100 多人,无论是在茶园种植、茶叶制作还是茶叶销售方面,都远远满足不了众多茶叶基地和生产厂家技术

10、服务上的需要。我县茶叶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干部队伍不足。我县目前学茶叶专业并从事茶叶工作的专业技术干部极少,县茶叶办的主要工作还侧重在茶叶开发上,科技人员无法延伸到乡镇网络,承担全县的茶叶科技推广和市场引导工作,导致一些乡镇开发户在需要技术指导时得不到及时服务,造成损失和浪费。最突出的是在茶树栽种和补苗上,浪费最大。以马底驿乡为例,乡政府虽然也设有茶叶办,但是办公室没有一名学茶的技术干部,全乡大大小小近 10 个茶场的培育和管理,基本上都靠开发户们自己摸索,茶树栽种和补苗的成活率都极为低下。该乡小榨村舒序华开发茶园 450 亩,两次补苗,每次成活率不到 50%,有 50 亩的成

11、活率居然为零。他说没有技术指导,自己就是“瞎子摸鱼” ,不晓得该哪么搞。二是开发户自身技能欠缺。我县 XX 年以后开始从事茶叶开发的人员中,除了马底驿乡天湖茶场的周桂清原来一直在桃源县从事茶业开发,有茶叶种植、生产和营销经验外,其他人员全部是半路出家,而且大部分是冲着县委政府扶持茶叶开发的优惠政策来的,有几个开发户,原来在外务工,了解到沅陵县委政府扶持开发茶叶产业信息后,也积极回乡参与创业。这些人积极性很高,但是在茶叶生产、培管、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一点准备,给他们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问题。五强溪镇开发户杨红军,从事茶叶开发四年,年年存在茶叶卖不出去的困窘,主要是采摘、加工和

12、销售三个环节都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想退出不做了,但是向农民租来的 300 多亩地,租期不到,退不回去。为减少损失,他现在每年只好利用亲戚关系,把茶园鲜叶买到安化去。太常乡小叶种植户基本上延续家庭作坊式加工,自采自制,提篮小卖,难以形成乡镇的特色农业。三是企业销售管理人才匮乏。因为沅陵经济条件落后,茶叶基地及企业规模不大,很难招聘到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就是招来也养不起。几家本土企业,目前都呈现家族式继承管理方式,严重缺乏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茶企老板里里外外一把手,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技含量都落后于周边县市,市场抗风险能力远不及古丈、安化、

13、桃源等毗邻县份。 3、资金保障难,融资无门路 茶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县茶叶开发户目前正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政府部门以奖代投资金以物资为主,培管资金政策变化多到位难,开发户自己资金有限,融资又无门,致使茶园得不到有效培管,茶场难以如期投产,严重挫伤了广大开发户的开发热情和发展信心。部分开发户由于资金断链而放弃茶园的培管和后期的建厂投入,官庄开发户滕长乐因为缺乏后续资金,愿与农民毁约弃租,农民不接受,进退两难。据沅政发【XX】12 号文件,凡开发面积集中连片 100 亩以上的,经县茶叶开发指挥部验收合格,由县茶叶开发投资公司给予每亩 1600 元的支持,其中,第一年给予每亩 1200 元的

14、以奖代投资金。第二年和第三年每亩由茶叶开发基金提供培管周转资金 400 元,即每年每亩 200 元用于茶园培管,从第五年茶园受益后茶叶开发户每年归还 100 元周转金,用于茶叶产业再开发利用。XX 年,XX 年开发户已兑现,XX 年的茶叶开发户没有兑现。20 元培管贴息补贴费没有兑现,XX 提出茶叶培管费每亩补贴 100 元未兑现,机耕道补贴,开店补贴正式文件一直尚未出台。 从我县目前平均情况来看,新开茶园每亩每年的培管工作,包括 2 次除草 1 次施肥加上修剪,工钱加上肥料钱,一亩一年要 400 多元。开发面积 300 亩的大户,每年仅培管这一项,就要开支 12 万元以上,不可谓压力不大。如

15、果政府承诺的政策不能到位,融资渠道又不通畅,单靠大户自己支撑的话,显然不利我县茶叶产业持续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新开茶园大户,经过四五年的苦熬,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程度。马底驿乡小榨村开发户舒序华说,自己为茶园开发投入 100 多万元,家底已经折腾一空,现在每年还要到处筹钱搞培管,政府当初文件承诺的资金他一分钱没得,真担心搞到最后血本无归,他表示实在难以再坚持下去,有机会就要想办法退出来。北溶乡碣滩村茶场张绍雄说,XX 年政府鼓励开茶园,说要每亩补贴 1200 元,另外每亩每年给 200 元培管费,他当时听了,信心很大,就筹措资金开发了 800 亩。谁知几年过去,老政策没兑现,新政策又开始

16、缩水,原来承诺的 200 元每亩的培管费周转金变成了 20 元贴息,还要开发户自己找门路去贷款。他说,一个乡下农民,一没关系,二没门子,你让我到哪里去搞得到贷款啊。现在家底全部投进去了,欠了一屁股债,还要时时刻刻求人借钱给请来培管茶场的人员发工钱,留不住培管的人,茶场真要荒废了,那他所有投入和心血就全部打了水漂。同是这个乡张朝垭村的老范开发户,XX 年响应政府号召,新开茶园 500 亩,自己又投资 10 多万修了一条路,加上每年培管费开支 10 多万元,截止 XX 年 5 月,前后总计投入了 200 多万元,现在也是两手空空,最多可以从劳动局与妇联联合搞的创业资金中弄到 5 万元的贴息贷款,根本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他现在因为缺钱,厂房建不起来,制茶机械拉不回来,连续两年了,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茶园的茶叶由嫩变老,成不了钱。五强溪镇开发户张长青说,XX 年,政府承诺他每开 1 亩茶园,给他补贴 2600 元,为此,他和政府签了 XX 亩的开发合同,之后砍山开地搞了 4 年,结果只得到每亩 1200 元补贴加300 元奖金,使他积极性大打折扣。五强溪镇何家坡村小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