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79698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在高考扩招后,大学生激增,全民素质也随着逐步提高。毫无疑问,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的范文,欢迎阅读分享。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 21 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

2、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 50 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 XX 年年 2 月 10 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 50 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二、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你生长在( )a、农村 74% b、城市 26%、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 18% b、没有 82%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

3、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 、 “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32%b、缺乏法律知识 40%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28%、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 12% b、偶尔 74% c、从不 14%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 12%,即 6 个人(调查对象为 50 人)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即 7 个人表示自己从不去关注,

4、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 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c、 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d、 不重要 0%在高考扩招后,大学生激增,全民素质也

5、随着逐步提高。毫无疑问,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法律意识是一种较为宽泛的社会意识表现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讲,法律意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际法律问题的观点、态度与解决方法,简单得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素质修养的必备要求,是能够懂法运用法律的前提;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是法律意识高低的具体表现,具有直观性。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党的基本政策贯彻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加入 WTO 后,掌握和应用法律日益重要。因此,为了客观地了解我校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了解我校

6、在校学生对法律问题的观点与态度,海大青年法学社、法律援助社组织了关于公民宪法意识的问卷调查。一:调查方法这次调查对象是海南大学 XX 级、XX 级法学、文学、农学、理工、经管等五个学院的本科生。调查的方式是发放和填答调查问卷。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由法学院韩立收博士设计的问卷充分考虑了被调查者的思维与文化水平,对各个方面问题打乱编排,对相关法律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问卷也从分注意到问题的中立性。本次调查不记名。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调查内容除

7、了对法律问题的回答外,还包括专业、年级、政治面貌、有无兼职经历、是否学生干部等基本情况,以便我们做比较研究。调查问卷工发放 400 份,除了部分由于填写基本资料和回答问题不符合要求的外,有效资料为 360 份。这些资料是比较完整可靠的,占应调查对象的 90%。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1:专业:本次调查的 360 名学生当中专业 人数 百分比文科 145 403理科 215 5972:年级:年级 人数 百分比XX 197 547XX 163 4533:政治面貌:政治面貌 人数 百分比党员 18 5非党员 342 954:有无兼职工作经历:有无兼职工作经历 人数 百分比有 91 253无 269 7

8、475: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学生干部 人数 百分比是 63 175否 297 825三: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如前所说,法律基本理论知识是一个大学生较高法律意识的形成的基础,虽然作为非法律工作者不必对法律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但一些法制的观念与法理的原理需要我们加以了解,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一些法律观念与术语的理解题 6:“依法治国”的“法”是指a:仅指宪法等“法律”级的法律;b:整个法律体系;c:主要指宪法,即“依宪法治国” ;d:法治的精神题 5:关于“人治”的含义a:一人之治,一把手说了算;b:专制,官员不听取群众的意见;c:权力运行中,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太大;d精英为民做主,精

9、英的统治题 7:“法律至上”的含义a:任何人都要守法;b:法律的效力高于道德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c:一切按既定的法律规则办,不能行使自由裁量权;d:法律作为最后的决策依据,即使有一些毛病也要遵守题 9:对“以德治国”的看法a:以“以德治国”为重;b:“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c:以“依法治国”为主;d:只需实施“依法治国”题 10: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a: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b:在立法以及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c:官民平等,官员无特权;d:关键是政府与民间法人及公民的平等对以上题目的统计结果如下表题号 意识 党员% 非党员 有兼职 无兼职 干部 非干部 03 级 01 级题 6

10、高 D 444% 290% 330% 286% 350% 286% 249% 356%较高 C 111 234 242 223 190 236 218 240偏低 B 389 424 385 435 381 431 472 362需加强 A 56 53 44 56 79 48 61 43题 5 高 D 278 216 231 216 206 222 218 221较高 B 167 136 99 149 143 135 122 153偏低 A 222 140 242 112 159 141 147 141需加强 C 333 509 429 524 498 502 513 485题 7 高 D 5

11、6 105 44 133 79 108 132 67较高 C 222 254 275 245 222 259 213 301偏低 B 389 360 352 364 476 337 406 307需加强 A 333 281 330 268 222 296 249 325题 9 高 D 0 26 33 22 16 27 25 25较高 C 111 149 264 108 127 151 122 178偏低 B 667 781 648 818 778 774 812 730需加强 A 222 44 55 52 79 47 41 67题 10 高 D 56 82 88 78 32 91 81 80较

12、高 B 167 377 407 353 365 367 325 417偏低 C 278 167 189 167 206 167 173 172需加强 A 500 374 319 401 397 377 421 331我们的调查题目都是生活经常看见或者说到的法律概念,这些概念每个人都应该见识过,也各自有自己的理解。通过我们的调查表明,除了对“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比较满意外,其他几个法律概念都存在同学们主观臆断的理解。同学们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比如题七,对于“法律至上” ,生活中往往想到的就是任何人要守法,这是法律权威的体现,也是人们在

13、生活中经常遇见的,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来,每个人没有特权的遵守法律可能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是普通人或者说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这样认识的。相对来说, “法律作为最后的决策机关,即使有一些毛病也要遵守”这个答案,既坚持了法律的权威性,又注意到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是不能理想化的,可能会有些毛病,但这不影响法律的施行,除非该法为恶法。选择不理想的状况说明我们还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虽然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在接受真正法律基础教育的时间很少,都是从各种报道或者自己搜索信息时得到,这些东西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与诱导性。建议对每个专业设置法律基础课程,以强化法律意识。需要

14、说明的是,这次问卷调查不是对每个同学的法律意识做一个是非评判,每个问题的答案也一般不存在绝对对错关系,选择其中的每一个答案都代表着一个人对法律的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不是说同学选择某个答案最正确时就代表着他的法律意识最高。譬如题九,我们认为, “只需依法治国 ”的法律意识最高,因为这个答案认识到,只有依靠依法治国才能达到法制所要达到的目的,而选择别的答案的可以看出对法律的功效还不能完全确信。从统计中发现,对于法律相关术语的认识,各个类型的的选择差别不太大,但其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差别。XX 级的同学就比 03 级的同学在认识依法治国上更加深刻,对法律至上的理解也更加理想。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

15、是由于高年级在大学里,接受的社会信息和对各种学科知识接触面比 03 级同学广很多,其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也自然深刻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党员在后三道题中与非党员的回答相比,让人大吃一惊,因为按照调查表显示来看,党员的在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上明显低于非党员。应该说党员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对党的政策、方针、思想了解更加透彻,事实却相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党员之所以在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上与非党员有较大差距,问题也是出在太专心于对政策的理解,而忽视了自己对法律知识的加强。在题九中,选择“以以德治国为重”的占到 22。2%,是非党员的五倍左右。这里表明党员对近年来以德治国提出的重要性认识得比较深,舆论方向掌握较准,

16、却忽视了法律作为最后的决策机关所具有的作用。再如题十,党员选择“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的占一半,但这又恰恰是我们认为最表层的认识的,可能在一些报纸刊物上能看见这样的说法,大家都能认识到的,所以不能认为法律意识较强,虽然选项四只提到了平等的主体,但这个选项明显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党员的这种差别提醒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时,也要注意法律知识的强化。建议党员在入党前后写申请书、思想报告时,加入对法律意识的认识汇报,作为是否批准入党的一项考核条件。对法治社会的认识题 12:目前我国的法治状况a:已经是法治社会;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使用的范围;c:各方面都差得很远;d:整体上看人治的影响大于法治题 15: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