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8754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广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东省广东省 20142014 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对图 6 认识正确的有( )包装能增加商品的价值 精美包装能迎合消费心理 包装能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倡导绿色消费,反对过度包装A B C D25比较中外企业利润来源情况表,回答: 中国企业 外国企业 投资重点 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高技术产品自主开发和市场开拓 制造环节 自力更生 借鸡生蛋 附加值 低 高 外国企业的成功给中国企业的启示有(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拓展市场范围,搞好

2、售后服务依靠技术进步,形成竞争优势 引进大量外资,调整产品结构A B C D262013 年 7 月 1 日起,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该项规定有利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平2等就业 维护劳动者权益,确保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A B C D27图 7 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图中的拐点出现,对

3、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 )应减少工业生产项目,避免生产污染 应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控制投资规模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A B C D28国家卫生计生委于 2013 年 9 月 1 日至 25 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市民从被调查者的角度提出了对做好卫生服务工作改进的建议。该市民的做法( )A行使了我国公民的审议权 B履行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C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体现 D体现了我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29. 2013 年 4 月 2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旅游法 。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法律。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行使最高决定权 B行使立法权C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D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302013 年 4 月 6 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应约就朝鲜半岛局势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电话。王毅强调,朝鲜半岛是中国近邻。我们反对任何一方在这一地区的挑衅言行,不允许在中国的家门口生事。这表明(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A B C D31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 ”这反映了

5、( )优秀文化能够给人思想启迪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3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32 论语记载: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卫国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弟子就问了,人口那么多,下一步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 “富之” ;弟子又问了,如果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怎么前进呢?孔子一句话, “教之” 。孔子的教诲蕴涵的道理是( )教育可以提升人们科学文化素养 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 教育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方向A B C D33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下列观点中蕴

6、含的哲理与此不同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34图 8 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B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D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35我们通过川端康成了解了美丽的雪国日本,通过帕慕克走进了土耳其神秘的历史,而如今世界人民也可以通过莫言来了解中国的历史与当代。这说明(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转化4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7、160 分。36 (2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广东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1)结合材料一,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12 分)材料二:李克强总理近期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

8、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12 分)材料三:我国现在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2020 年城镇化率将达到 60%,届时城镇人口将有 8.4 亿。对此,网民小王认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要大量增加城镇人口的比重。(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网民小王的观点。 (4 分)37.(24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9、:20082012 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经济指标20082009201020112012财政收入6. 13 万亿6. 84 万亿8. 31 万亿10. 37 万亿11. 72 万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 元17175 元19109 元21810 元24556 元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 元5158 元5919 元6977 元7917 元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 2020 年比 2010 年翻一番”的目标。(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收入与分配角度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8

10、 分)材料二:2013 年 6 月 3 日广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发展的意见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等领域。 意见还就落实投资平等待遇,为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加大金融扶持。(2)运用经济生活中我国所有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广州出台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拓宽准入领域加大金融扶持的积极意义。 (6 分)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有了很大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精品难寻,低质量文化产品充斥市场;文化产品价格虚高;文化市场不够规范,文化管理相对滞后。把文化产业发

11、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走。(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0 分)6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4- 35 D B A B D B B D B D B C 36 (28 分)解析:解答第(1)问要把握设问的主体和知识范围。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融入城镇社区自治,是农民工当家作主的体现。农民工共同经历决策过程,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第(2)问设问具体明确,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性质和意义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问可从系统优化要求,分析网民小王的观点。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

12、社会主义国家。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体现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3 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有利于农民工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 分)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农民工共同经历决策过程,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 分)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3 分)(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 (4 分) 。社会历史发

13、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能破解各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4 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革能进一步发展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撑。 (4 分)(3)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2 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大量增加城镇人口的比重,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注重经济效率的提升,又要增加就业岗位和居民收入、平等享有公共服务、改善生

14、活环境与质量等,统筹兼顾各个方面,以实现科学发展。 (2 分)37 (24 分)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我国的基7本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等知识。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纵向和横向角度概括出图表反映的信息即可。第二小问属于措施类试题,紧扣设问知识限定范围,从收入与分配角度组织答案,具体可从坚持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方面切入提出建议。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调动教材相关知识阐述即可,难度不大。第(3)问,属于措施类试题,要针对材料显示的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从文化企业和政府角度来说明。答案:(1)经济信息:图表反映了 20082012 年间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增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都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2 分)我国分配应该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应注重统筹城乡发展。 (1 分)合理建议: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 分)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 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