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70152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宁夏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宁夏银川一中宁夏银川一中 20162016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2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 ,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25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察举制度存在弊端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地方分裂势力坐大26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 ”材料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27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图 8):图 8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A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B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C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28黄埔军校兴办之初,将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让学员彻底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革命军人的责任。因此军校可能是A用严格的校规军纪管理学生 B开设社会主义理论课程C派教员训练农讲所学员 D加强兵器操练提升身体素质29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 ,可以参

3、考。 ”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 20 世纪2A50 年代初期 B60 年代初期 C70 年代初期 D80 年代末期30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这一规定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31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图

4、9:洞穴之喻示意图A关注人的世界 B理性高于感觉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321810 年,国王乔治三世亲自签署公告:“对于那些危害公共秩序、他人生命和财产的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如果有人勇于检举可以获得最高 500 英镑的奖励。 ”这说明此时的英国A逐步地从人治走向法治 B面临社会转型导致的问题C君主权利凌驾于议会之上 D殖民扩张带来社会隐患33以下是苏俄(联) 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1 1)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5 5)土地少的农民的耕畜和农具不在没收之列)土地少的农民的耕畜和农具不在没收之列(6 6)禁止使用雇佣劳动。)禁止使用雇佣劳动。(7 7)使用土地的

5、方式应完全自由,由各乡村自行决定)使用土地的方式应完全自由,由各乡村自行决定。图 10据此判断,该委托书出台的历史背景是3A十月革命展开 B新经济政策实施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341962 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 、“行动”和“政策” ;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 ,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主张欧洲独立自主C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D倡议建立欧洲联盟3519 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局限性是限制和

6、扼杀了个人所独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与本能。因此他呼吁:“你要成为你自己!”和“重估一切价值” 。与尼采的这种思想相吻合的作品是图 11A 父亲 B 收获的十月 C 薄雾上的徘徊者 D 长胡子的蒙娜丽莎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在西方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

7、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 。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 、1908 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 “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 “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4古代古代 伏尔泰:没有专制、伏尔泰:没有专制、 没有宗教、讲道德、没有宗教、讲道德、 行法治。行法治。近代近代 黑格尔:泥足巨人、黑格尔:泥足巨人、 长辫子、抽鸦片、半长辫子、抽鸦片、半 野蛮、肮脏、懦弱。野蛮、肮脏、懦弱。当代当代 北京奥运,神九飞天,北京奥运,神九飞天, 亚投行,中

8、国威胁、亚投行,中国威胁、 中国崩溃论中国崩溃论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 、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 1265 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 10 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 12 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 、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 “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

9、的有限参与。20 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10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 (6 分)(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 (9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 (15 分)历史上

10、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 300 年间,平均每榜不到 26 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 ,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 。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 “殿试遂为常制” 。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5试” ,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 ,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

11、 。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 。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 ,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 、 “誉录” ,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 。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 310 年的 135 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6 分)46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下列材料是康有为在不同时

12、期的思想材料一 (1898 年) “人不能有常而无变,春秋发明改制, 易取其变易,天人之道备矣。 ”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 ” “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 “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 ”材料二 (1902 年) (中国) “与美迥异不同” ,革命必至“内乱相残” , “令外人得利” 。(1912 年 8 月) “今既合五族而大一统,存帝号而行共和今际破坏,虽吾党所不预,而他时建设,岂吾党所能辞?” “讲乎外势而先弭内乱,以国为重而民从之,保中国已有之粹,

13、而增其未备。 ”(1913 年 6 月) “名为共和,实则共乱” , “仅令千数百之暴民得民权平等自由,是排除一人之专制而增设千数百人之专制” , “追思戊戌时,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缪也。 ”摘编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康有为的思想及其特点。 (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9 分)47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时间事件6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制作的世界第一架有动力、可操纵、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器试飞成功1911 年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露面1914 年飞机在一战爆发时还只是用于

14、空中观察和枪械对射的工具1918 年飞机成为能用于空中侦察、临空轰炸和追逐格斗的有效武器系统,产量也剧增,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航空工业19391945 年飞机已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飞机的性能几乎达到了使用活塞式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极限20 世纪 4050 年代喷气技术的推广应用20 世纪的后 50 年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发展了四代,还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攻击机、预警机、无人侦察机和武装直升机等。同时,飞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也都大显身手,出现了客机、农林飞机、紧急救护飞机、海洋巡逻飞机,乃至休闲娱乐和体育运动用的轻型飞机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

15、程。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7 分)48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辜鸿铭(18561928) ,祖籍福建厦门,他精通英、法、德等 9 种语言,他将中国经典古籍论语 、 中庸 、 大学等译成英文,在清末民初的中书英译中最享盛誉。他“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 ,独尊孔子,却又放荡不羁,敢讽慈禧“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敢骂袁世凯为“贱种” 。时人称他为“怪杰” 。北大讲学时,学生印象最深的要算那条拖在他脑后的长辫子了,学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认为,中华民族养成了一种重感情、求忠厚、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是主“王道”的文化。而欧美一味恃强,是主“霸道的文化” ,终致“酿成千古未有之战祸,饱受夫创巨痛深之苦。 ”其解决办法还得仰靠中国文化。他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