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7010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2014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24、春秋战国是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但无论诸子百家,还是孔孟老庄无不感 叹王纲解纽、礼崩乐坏。这种感叹主要指的是 A仁爱思想应该人皆有之 B春秋战国大国争霸 C传统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统治者苛政暴、杂役多 25、魏晋到隋唐时期,谱牒之学极为兴盛。 “有司选举,必稽(族)谱籍而考其真伪” 。郑 樵通志概括说,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这一历史现 象反映了 A魏晋时期皇权削弱、地方不再听命于中央 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使各地家族统治世袭化C加强中央集权必须重视血缘群体的生存状态 D宗法制融人了古代社会生活 2

2、6、唐代李绅年青时期曾作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中举后曾出任国子监助教、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户部待郎等职。他 A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反对重税、多役和苛政B受儒学影响极大,具有强烈的“民本” “重农”意识C倡导“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促进了经济发展D为维护统治秩序,强调“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7、2013 年 6 月 26 日,福建省禁毒委员会在林则徐纪念馆内设立“禁毒展馆” ,面向全社 会开禁毒宣传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之先河,在传承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推动禁毒 宣传工作。此举 A彰显了广州市政府注重发挥名人效应和“品牌”优势以发展经济B缘于林则徐是

3、近代领导禁烟运动、反对英国经济侵略的民族英雄C说明晚清虽国穷民困,但士人都已明了禁烟禁毒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有助于国人进行毒品体验,并普及禁毒知识 28、 “大合众国大臣遇有要事,不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但每年不得逾一次,到京后迅 速定议,不得耽延寓京之日,按品预备公馆,所有费用自备资斧;其跟从大合众 国钦差人等,不得逾二十人之数,雇觅华民供役在外,到处不得带货贸易” 。这一条款 出自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9、右图是上海市政府以简便、庄严和经济为原则操办的首次集 团婚礼。它引发了南京、北平、天津、杭州、汉口等地纷纷 效仿。此次婚礼举办时间最有可能发生在 A清朝

4、末年 B民国初年 C20 世纪 30 年代 D20 世纪 40 年代 30、1963 年,周恩来总理将新中国对台湾的政策归纳为“一纲四 目”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 会改革可以从缓,必候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双方互不派遣特务, 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这一主张2A通过停止炮击金门得到了实现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再次明确了“一个中国”的立场 D促使了“一国两制”方针的迅速形成 31、对社会丑陋人物或现象进行“人肉” ,是中国网络时代的一项新技术。

5、它通常是娱乐大 众的利器,但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不能说明A电脑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B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C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D网络自南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32、有史学家指出, “梭伦改革的主要成就不是民主制而是雅典经济的勃兴,并把经济和社 会自由化的巨大成果变成了新的法律制度” 。下面措施中,推进雅典经济勃兴的是A削弱贵族统治 B提高平民地位 C定期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 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33、面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我们不可能在太平洋方面奉 行孤立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干些什么都装作看不见;而是要采取强硬的、

6、反孤立主义 的立场,对付共产党在欧洲方面的威胁。 ”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与美国对立、斗争的外交政策B意识形态分歧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C美国联合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冷战D新中国拒绝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谈判、交流 34、列宁四月提纲中写道:“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 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这种思想的根源在于列宁认为两种政体A统治方式不一样俄国不适用建立代议制的政权机构B在俄国都已经过时,俄国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 C议会体制往往拖延对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离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有质的差别,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和富有阶层,后者代表工人、雇农和农民阶级 3

7、5、英国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但六国煤钢联营时没有加入。后来 在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专嗣“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 关系。产生这种心态的主导因素在于 A英国人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地缘、政体相近 C殖民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D企图控制欧陆,然后与美国互争雄长 40、 (25 分)阅读下列全球通史中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 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

8、系在一起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 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 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 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 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工业的西班牙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 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 l560 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 落。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 l 839l 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

9、年同英、法的战争,3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 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 年前后)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 得以扩张及其在 l 6 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予以简要评析。 (11 分)请考生在第 42、43 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请考生在第 44、45 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 (15 分) 【历史

10、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 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 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 为诸侯之利,诸侯称广焉。 ”国语齐语 材料二:管仲主张政革以富国强兵,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 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 (助理) ;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 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百度百科管仲改革 (1)材料一中管仲提出了什么主张?(5 分) (2)材料二引发了齐国的哪些变化?这些

11、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 分) 45、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刚在国共内战中获胜的毛泽东,把杜鲁门的宣告视为反映出美国人害怕共产主义 阴谋,色厉内荏;他把它解读为,美国开始想采取行动,扭转共产主义在中国内战得 胜的局面。杜鲁门保护台湾,等于是支持美国仍然承认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民党政府。 美国逐步加强援助越南。北京视之为资本主义包围中国的行径。凡此种种加起来,都 促使北京采取美方最不愿见到的措施。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 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结论。(美)基辛格在大外交 材料二

12、: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 历了 20 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 长。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 著名战蒋。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4胜利的基本条件。 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6 分) (2)材料二中,中国人认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的影响又是如何? (9 分)5历史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C

13、DBBBCCCCBDA 40、 (1)指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提以扩张原因:a、濒临大西洋,地位位置优越; b、航海技术的发达;c、天主教对探险扩张的鼓励;d、统治者的支持。 (8 分)16 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a、封建专制的落后;b、工商业发展落后;c、航运 业发展迟缓;d、英法荷的打击和竞争(6 分) (2)中国政府对列强态度:a、以天朝上国自居,妄自尊大;b、先抵抗后妥协,签订屈辱 的开放、让权、割地。 (5 分) 评析:a、晚清的态度,一方面加剧了西方的侵略掠夺使中国沦为半殖半封,造成近代中国 的落后;b 另一方面使中国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6 分) 41、一、提取信息准确、中外情况比较符合史实。 (8 分)示例:石室授经讲学图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儒学,推进大一统明史案显示了明清专制政策雅典学园显示思想解放文化的发展 二、综合概括示例:历史图示是一种社会制度和历史事物的形象化。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