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7001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部分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 12 题 每题 4 分 共 48 分1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朱熹注为:“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 ”材料表明孔子A.最早提出“无为而治”思想B.使“无为而治”成为系统化理论 C.主张统治者应推行以德治国D.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答案】C【解析】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子曰:“无为而治者和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足以证明

2、材料表明孔子是在希望统治阶级能做到以德治民。2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这表达了手工业者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墨子思想的理解。史料的大意为要唯才是举,反对凭借富贵取得官职,突出了墨子提高小生产者的政治地位的愿望,故选 B,排除 D;而 A 是道家老子的观点,C 材料中没有体现。 31924 年孙中山在演讲中重申:“中国国民党的民生主义,就是外国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譬诸欧西各

3、国,疾已缠身,不得不投以猛剂惟我国与各国社会之状态不同(可施展)社会主义之政策。 ”孙中山在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答案】B2【解析】考点:孙中山思想。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其首要问题在于平均地权;同时,孙中山不赞成进行激进的社会革命,而是主张通过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因此选 B.4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

4、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D.实行人民民主【答案】B【解析】考点: 20 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联系教材所学,毛泽东找到的这条“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之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即 B 项。事实证明,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失败了,A 错误。坚持持久战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策略,没有涵盖整个民主革命时期,C 错。实行人民民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原则,与题干所述时期不符,答案为 B。51956 年 5 月 26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某一医学学说

5、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主义 、 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 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就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工作方面,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这表明A.党中央在科学文化上实行“双百”方针 B.“双百”方针遭到“文革”错误的干扰 C.阶级矛盾正在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文学艺术创作要求政治化【答案】A【解析】考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显然是说党中央在科学文化领域上实行“双百”方针,故选 A 项;从时间上看,这时“文革”还没有发生,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主要

6、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C 项错误;D 项内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6 剑桥中国史:“从 1943 年以后,特别是从 1945 年起,他的思想就十分清楚地被看成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情况的最权威的范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文化的总结和顶峰。 ”此材料的核心内容是A.中国革命有了符合自己实际的思想理论 B.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C.毛泽东思想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D.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考点: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要抓住核心句“他的思想就十分清楚地被看成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情况的最权威的范例” ,这与教材中“在 1945 年召

7、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思一致,故选 B 项;将材料的信息与选项的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可知 A、D 两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C 项错误。7邓小平在 1977 年给中央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从当时的背景看,他的主要意图是A.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纠正“文革”中的某些错误 B.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抵制“左”倾错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D.强调民主法治,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初步构想【答案】C【解析】考点:改革开放的背景。根据材料 “1977 年” 、 “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和“把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分析可知,邓小平反对的是当时中央“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力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故选 C 项。8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写下的“诗篇”是指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C【解析】考点:邓小平理论。从材料中“一九九二年” 、 “南海边”可知 C 项正确;A 项出现于 197

9、8 年, B 项出现在十年探索时期,D 项提出于 2000 年春,A、B、D 三项错误;。9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4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以下关于这段独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B.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 C.说明了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答案】B【解析】考点: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根据所学,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

10、莎士比亚(15641616)就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作品,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描写、抒发、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A、C、D 正确;据此本题 B 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B。10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答案】D【解析】考点:启蒙思想的内容。题干信息主要强调的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

11、智” ,这体现的是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精神,故选 D 项;A、C 项是启蒙思想家的具体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C 项错误;B 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题干也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11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我们越是加以思索,就越会在这里面发现自由国家与国君制国家之间的不同。在前者之中,一切都是用之于共同的利益;而在后者之中,则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二者是互为倒数的,一个的扩大乃是由于另一个的削弱。 ”这段材料说明,卢梭认为自由国家与国君制国家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A.实行何种政体 B.是否存在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的对立 C.是否保留君主制D.国家权力为哪些阶级或阶层服务【答案】D【解析】考点

12、: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材料中卢梭对这两种国家的对比,说明他更主张建立能够代表“公共力量”的国家,即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合理国家,反对由极少数人专制并为少数人服务的国家,故选 D 项;根据所给材料,卢梭反对的是专制统治,没有强调反对的政体形式,因此,A、C 项的说法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任何国家都可能存在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的对立情况,B 项不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排除。512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A.人性的解放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 C.民主与科学D.平等与博爱【答案】A【解析】考点

13、:新文化运动。题中材料“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 、 “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体现了人性的解放,故选 A 项。第 II 卷(非选择题)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的这五位历史人物,可以说,代表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发展历程,他们各作了怎样的探索?【答案】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行了百日维新主张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陈独秀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孙中山建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并进行了一系列武装

14、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后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近代史上一些先进人物如何领导中国人反抗外来侵略以及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也就是说,近代中国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对于洪6秀全,主要强调他建立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对于康有为,主要是强调维新变法,学习西方

15、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于陈独秀,主要强调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对于孙中山,主要强调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对于毛泽东,主要强调他的革命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4(本题 14 分)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涵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1924 年 11

16、月)材料二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全集第 9 卷(1)与孙中山以往的民族主义思想相比较,材料二有何明显进步之处?据材料一说明出现这种进步的原因。(2)材料一、二中孙中山的主张在当时形势下有何积极作用?【答案】(1)进步之处;对外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明确推翻军阀的统治,主张各民族自求解放、一律平等。原因:经过总结一系列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孙中山认识到封建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的内乱和分裂的主要因素。(2)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动力,团结和激励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进行反封反帝斗争,有助于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