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6995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吉林省实验中学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52015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2015 年 1 月 4 日【试卷综析】本套试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命题坚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依托历史材料来支撑题干,创设问题,融入情境,探究问题,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实践性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24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图 7 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城四周的城墙,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

2、分的象形符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 “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A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B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C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知识点】A1 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A 依据题干的解释可以得出城邦为政治中心,在中国古代城市大多首先是以政治或者军事中心的职能为主,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加。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25公元 829 年,日本记载:“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

3、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 ”该记载2A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 B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C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 D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知识点】H1 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答案解析】B 提炼材料关键信息“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材料又是出自公元 829 年日本的记载,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记载证实了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

4、26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 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 “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 ”材料主要说明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 B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C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D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知识点】B1 近代世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答案解析】A 材料中的“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说明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造成

5、了贫富分化现象严重,可能会出现人民起义的革命事件,所以 A 项正确。B项为表象,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C、D 两项为无关项。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2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认为:“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监管行政和立法工作的机关。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巴黎公社A主要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B真正实现了选民当家作主C实行议会和行政合一的政治体制 D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知识点】D1

6、近代世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3【答案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通过其政权的介绍可以看出选举代表民意的机关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意愿“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是指开创了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但是巴黎公社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所以 D 错误,其他选项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28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 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 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 D共御外辱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知识点

7、】C3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解析】B 准确定位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结合歌词内容“活捉老蒋何应钦”、“敌人围剿定粉碎”可判断,民谣炮火声战号声出现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粉碎蒋介石反革命围剿的信心,也反映出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发生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时间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291903 年,张謇开始致力于南通的城市建设,一度使南通成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1922 年,朱葆三在上海郊区购地 1000 亩,欲仿南通

8、经验建实验城,同期,荣氏兄弟在无锡尝试“劳工自治区” ,此外,卢作孚在重庆北碚,陈嘉庚在福建集美均有类似的城市改造与建设的努力。这些现象在本质上反应出当时A商人群体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阶层意识 B中央集权孱弱社会缺乏有效整合C战乱频繁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寻求自保 D中国现代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知识点】J2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答案解析】B 材料反映了张謇、朱葆三、荣氏兄弟等民国企业家的致力于地方城市建设的相关信息,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民国乱世,企业家们空有济世理想,却很难着手实现,他们就放下抱负,专注于眼皮底下的那

9、片土地。这在本质上反映出当时中央集权孱弱,社会缺乏有效整合。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30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知识点】R1 R2 近代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 新文化运动与

10、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解析】B 提炼材料关键信息:“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这就反映出,由于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与救亡图存紧密相关,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1 “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 ”材料所指“时代”是A春秋战国时期

11、B康乾盛世 C维新变法时期 D民国初期【知识点】R2 近代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解析】D 依材料可知:这个时代“主张文学改良的”、“ 主张保护国粹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这一现象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5多元,精彩纷呈,所以据此判断,材料所指“时代”是民国初期。故选: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3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我们退一步,是

12、为了进两步。 ”以上材料表明A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权宜之计B列宁这样做是要使俄国倒退到资本主义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延缓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知识点】M2 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而是由原来的完全公有制经济体系退回到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容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扭转经济崩溃的局面,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新赢得人民的支持,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进行公平市场竞争。最后公有制战胜私有制,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我

13、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可以判断,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权宜之计。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3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材料表明A法国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政策 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承担引导者作用C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因素 D法国要签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知识点】M3 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解析】B 本

14、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说明戴高乐强调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要加强。故选:B6【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34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 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知识点】M

15、3 N2 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解析】C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回答。“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福利国家”。修正“民族国家”是指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35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的“两个不许” 。1979 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决定则把“两个不许

16、”改为“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 ,口气明显和缓。这说明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得到彻底贯彻 B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历程艰难C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党中央的一致认可【知识点】K2 现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B 解读材料信息,由 1978 年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的“两个不许”到 1979 年决定的“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 口气明显和缓,这反映了思想逐步解放的历程,但仍还没有完全解放。A 项表述错误,C 项内容材料没有体现,“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