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6989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东城区普通校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命题校:北京市第 27 中学 2013 年 12 月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8 分)本部分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 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答案】C 考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题主要考

2、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 中“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能够 说明先秦时期国家统治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所以答案选 C,A B D 三项含义材料 无法直接体现。 2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 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政治结构是 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答案】C 考点:郡县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政治结构,没有封 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

3、男。 ”凸显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特征,贵族政治是以血缘世 袭为特征的,所以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也就是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答 案选 C,A B D 三项不符合题意。 3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 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考点:道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 下处, ”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依据所学可知其

4、应该出自老子的代表作 道德经 ,所以答案选 B。 4战国至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经济的中心。下列水利工程地处黄河流域的是 郑国渠 都江堰 白渠 灵渠 A B C D 【答案】B 考点: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题型 而言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内容可知郑国渠和白渠地处陕西位居黄 河流域,都江堰地处四川,位处长江流域,灵渠地处广西地区,所以两项符合题 意,答案选 B ,A C D 三项组合错误。 5下图秦朝中央官制图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2以皇权为中心 “三公”互不相属,彼此牵制 丞相位高权重,是百官之首 “三公”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A

5、 B C D 【答案】C 考点:三公九卿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于组合式 选择题宜用排除法,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图片反映的是秦代三公制度,依据所学不难判断出 三项表术符合题意和史实,项说法错误并且图中也无法直接显示,所以答案选 C,A B D 三项组合错误。 6下列属于元朝成就的是( ) 农书 ) 农政全书 授时历 水运浑象仪 简仪 A B C D 【答案】B 考点:元代科技成就。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紧扣材料中 的时间特征元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判断出农书 , 授时历和简仪是元代的重要 科技成就的代表,即答案选 B,农政全书出现在明代,

6、水运浑象仪是东汉 天文学家张衡的科技成果,A C D 三项组合错误。 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封国采邑制,强化了中央集权。B.孝文帝实行“三长制” ,使地方豪强失去对 大量依附人口的控制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C.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使农民免受 高利贷盘剥。D.康熙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西北段边界。【答案】C 考点: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 商鞅变法 中废除了井田制而非采邑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关系;B 三长制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即 已实行;C 王安石

7、变法中青苗法的推行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D 项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北段边界,所以答案选 C。 8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 (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 )。 A以民为本思想 B休养生息思想 C严刑峻法思想 D和忍求安思想 【答案】A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体现的是唐太宗以民为3本思想,所以答案选 A,B C D 三项含义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 9古

8、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答案】C 考点:生产工具的进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幅图片中的 内容均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翻土工具,所以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农业耕作方 式的变革,故答案选 C,A B D 三项含义与材料主题不相符合。 10与下面两幅地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 )A秦、西汉 B.唐、元 C.秦、唐 D. 西汉、元 【答案】D 考

9、点:行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第一幅图片中地方行政机 构中有郡和诸侯国并存的内容,因此它反映的是汉代郡国并行体制;第二幅图片中有中书 省和地方各行省,这应该属于元代行省制度,明清时期中书省已被废除,所以答案选 D。 11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 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 “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 C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D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列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答案】B 考点:程朱理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 项是道家学派 的观点,B 项是朱熹的理

10、学观点,C 是心学王阳明的主张,D 是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的主张, 所以答案选 B,A C D 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相符合。 12北宋“三司使”的职责是( ) A.总管中央行政事务 B.管理中央财政事务 C.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D.负责转运地方赋税 【答案】B 考点:宋代中央集权的强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三司4使是宋朝时为制约分割宰相权利设立的三个行政部门,即盐铁司掌工商收入,兵器制造; 度支司掌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部司掌户口、赋税、榷酒等,所以答案选 B,A C D 三项 与上述题意史实不符。 13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11、,清代军 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 这说明两者都( )。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 【答案】A 考点:明朝创立内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于组合 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说明内阁和军机处具有 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当然依据所学可知内阁和军机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 秘书机构而非真正位居六部之上的正式法定权利机构,所以两项符合题意,两项 与史实不符,故答案选 A。 14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

12、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权更加巩固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A. B. C. D. 【答案】D 考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所以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项说法均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故答案选 D,A B C 三 项组合错误。 15以下列举的是古代制瓷业的成果,其先后顺序是( ) 。 白瓷出现 青瓷出现 瓷器大量出口 制瓷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B C D 【答案】B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

13、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白瓷出现 在南北朝时期;青瓷制造技术在东汉时期已经成熟;宋代以后中国瓷器大量出口; 明代中期以后制瓷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所以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答案选 B。 16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 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 “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 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苏州丝织业“小户” “听大户呼织” “即日受值” 【答案】D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时代正值西 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的迅猛

14、发展代表了当时世界进步的主流 趋势,所以明中期以后中国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故 答案选 B,A C D 三项与上述资本主义发展无关。 17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 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 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5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 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B C D 【答案】C 考点: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 言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程朱理学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上升至天 理层面,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士民的影响,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也对理学 思想提出了挑战,如即是对男尊女卑思想的否定;孙悟空大闹天空是对皇权至上的否 定;但明显在宣扬忠君观念,是对程朱理学思想观念的体现而非超越,所以两项不 符合题意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