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6988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云南省龙陵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文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龙陵一中 2014 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第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 24.许倬云据汉书古今人表统计: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新人” (非贵族出身) ,分 别为当时总人数的 32和 60,如齐相邹忌、秦相范睢、楚令尹吴起、韩相申不害等皆 属其中。这表明当时 A察举制冲击了世卿世禄制 B社会结构日益活化 C政治权利和经济势力分离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5.宋代黄斡说:“世间交易,未有不前期借款以为定者

2、。 ”宋代巨商陈泰“每岁出绢本钱, 货崇仁、安乐、金溪诸绩户,达于吉之属邑,各有驵主(代理人)其事,至六月自往敛索, 率暮秋乃归,如是久矣。 ”这体现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衰退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市坊界限被打破 D商业资本的活跃 26. 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 100 石以上者,每月有俸 16 斛350 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 佐史之秩,斗食月俸 11 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曰而食一斗二 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 目的是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选贤任能 27. 王平在“替天行道”考论

3、中指出:“由元杂剧中水浒戏 除暴安良 、 伸张正义,演变成水浒传 护国安民 、为朝廷效力,这是水浒故事中替天行道内 涵的一个重要转变。 ”下列对作者评论正确解读的是 A君主专制统治逐步强化 B宋朝忠君思想开始盛行 C儒家思想新发展的反映 D道家学说致使封建迷信盛行 28.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 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 , 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 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 ”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 19 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

4、朽本质 29.1918 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 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 ”由此可见,新文 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30.罗马法专家巴里尼古拉斯教授说:“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 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如果有关形式得到遵守,但存在愿意方面的缺陷 (如错误或者恶意) ,法律后果仍然产生。 ”这说明早期罗马法 A外在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贵族法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5、 D司法程序缺乏公正性31.1688 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 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说明“光荣革命” A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B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大 C巩固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地位 D没有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32.这一时期简易制作和廉价出售咖啡的形式在欧洲得以发展,最为典型的是咖啡吧和咖 啡摊,咖啡从贵族的饮品变成劳动阶级的必备,培养出了产业工人中的一种共同认识。造 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 B浪漫主义文化推动了生活品味的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劳动

6、人民当家作主 33.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力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 战胜私人资本,加强对外贸易垄断制,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工业,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 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建设轨道” 。这种做法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纠正了经济政策的弊端C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做法 D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34右面柱状统计图可能反映的是A.世界贸易额B.英国殖民地面积C.石油的利用D.英国农业从业人员图 635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达尔文主义对 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作者在这里强调“达尔文主 义与时代倾向相吻合”的

7、原因是 A进化论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B进化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C进化论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准备了思想来源 D进化论所强调的“丛林法则”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争夺提供了借口 第第卷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36 题至第题至第 41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作答。第 4242 题至题至 46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

8、里 博士(教师)与博士弟子(学生) ,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 经典为主,定期考棱,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生之 间次第相传等。唐时官学稳定发展,玄宗“敕天下昙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 勿举送” ,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宋朝地方学校 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明洪武八年太祖“诏天下立社学” 。 松江府志记载:“国朝洪武八年三月,奉礼部符, 仰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延有学行秀才教训军民子弟,于是本府两县城市乡村 皆设社学。 ”儿童进入社学,先

9、学习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 历、算等知识。同时也须兼读御制大诰 、明朝律令以及习冠、婚、丧、祭之礼。洪武十 五年颁禁例,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材料二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社会对大批专业人员的 需求,同时教会也需要补充教职人员,使得培养训练专业人员的教学机构大学得以兴 起,而每所大学都是模仿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和巴黎大学中的一个建立起来的。以波伦亚大 学为蓝本的大学,学生们自己组成社团。他们雇佣教师、支付教师薪水,如果教师玩忽职 守或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们可以予以罚款或解除其教职。以巴黎大学为样本的大学

10、,学校3由教师组成社团管理。它包括四种教职人员:艺术、神学、法律和医学。中世纪大学的经 济收入有三种渠道,一是依靠学生的学费,其次是依靠教会的圣俸为生,最后是依靠世俗 权力机构发给的薪水,不同的经济来源背后有着不同的责任。学生进入大学后,要花四年 时间研究基础文科,即学习拉丁文法和修辞学,掌握逻辑规则。如果通过考试就可获得学 士学位。要获得硕士学位,通常要花三四年时间研究教学、自然科学和哲学,还要阅读和 评论标准的古典作品,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学位课程强调抽象分析,若要获得博士 学位,则要接受更专门的训练。摘编自周谷平、张雁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

11、国官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成 因。 (12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相比,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有何不同。并结合 所学知识概述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的历史影响。 (13 分)41 (12 分)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历史上很多的探路者,在开路的 同时也在开创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 高原马帮幽幽古茶道 材料一材料一图 11 茶马古道上的茶马司遗址 图 12 茶马古道局部路线图 材料二 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 有官茶、在商茶,皆贮边易马设茶马司于、秦、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

12、桑甘、 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 明史食货茶法材料三材料三 4抗日战争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往于云南丽江、西藏、印度等地的马帮约有 25000 驮之多,沿途大小商号多达成 1200 余家,大多数人家都投身于古道运输或从事与茶 马古道相关的产业,贸易物资增加了从印度转运来的英国和美国的香烟、卡其布、毛呢、 手表、煤油,以及各种日用百货,由拉萨到印度则出口大量羊毛、云南丽江、四川康定和 西藏昌都这样一些城镇也纷纷在茶马古道上兴起了。 摘编自 CCTV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 情境二 远洋帆影浩浩新航路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 后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 开始,人类

13、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 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 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摘编自大国崛起纪录片解说 词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依托情境一、二,以两条路的共同之处为切入点,请你以“ 之路”为题,论述商路开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2 分)(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请考生在请考生在 4545、4646 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 答时用答时用 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14、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管仲制定政策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 疾,收孤寡” ,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遣” 。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 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 由国家负责安葬。 摘编自迟丕贤 牛喜霞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 妹有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 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 497 人,1975 年却锐减到 344 人,1995 年

15、减少到 228 人。21 世纪初,日本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 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 。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 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 (6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 分)546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韬(18281897) ,江苏长州(今苏州)人,同治元年(1862 年)亡命香港后,易 名韬。自幼博古通今,17 岁就考中秀才,后来一直生活在上海、香港,长期与西方人共事, 并曾去欧洲游历了三年。他认为:“今日者,我即欲疆而述之,划疆自守,亦势有所不能。 盖今日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也。 ”自古以来,中国人只强调用夏变夷,王韬却发挥了 春秋公羊传中“中国而为夷狄则夷之,夷而有礼仪则中国之”的积极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